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型分离技术--第3部分-特殊精馏技术
新型分离技术--第3部分-特殊精馏技术
产物外观(纯度)
分子蒸馏装置
刮膜式分子蒸馏器 利用刮膜器将料液在蒸发面上 刮成厚度均匀且连续更新的涡 流液膜,大大增强了传质和传 热效率,能有效控制液膜的厚 度、均匀性及物料的停留时间。 目前应用最广。
分子蒸馏的应用
如鱼油中 EPA(二十 碳五烯酸) 和DHA(二 十二碳六烯 酸的分离精 制); 鱼肝油、小 麦胚芽油、 维生素、辣 椒红色素、 玫瑰油等的 提取分离
二异丙苯
丙烯
异丙苯
异丙苯、丙烯
1-催化精馏塔 2-异丙苯塔 3-多烷基苯塔 4-反烃化反应器
二异丙苯等
异丙苯、二异丙苯等
4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又称短程蒸馏,是在高真空下进行,根据分子运动平 均自由程的差别,使液体在远低于沸点的温度下蒸馏分离,受 热时间短,特别适于处理高沸点及热敏性物系。 基本原理:不同分子的有效直径不同,平均 自由程也有差异,即混合液的分子受热后从 液面逸出,不与其它分子发生碰撞所运行的 距离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讲,轻分子的平均 自由程比重分子大,若在离蒸发面小于轻分 子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 置一个冷凝面,轻分子可到达冷凝面,破坏 平衡,使其继续逸出。而重分子则不能到达 冷凝面,很快会与液相重分子处于动态平衡, 表观上不再从液面逸出,从而使混合物得以 分离。
苯
苯烷基化制异丙苯
苯(A)与丙烯(B)催化反应合成异丙苯(C),苯 的沸点远大于丙烯,故苯从反应段上部进料,可 只设反应段和提馏段。 烷基转移反应过程中同时伴有烷基转移反应: 烷基化反应:A+B→C(主);B+C→D(副) 烷基转移反应:A+D=2C(副)D为二异丙苯; 催化填料为酸性沸石或酸性阳离子树脂
废水处理
低放射性废水处理,截留率高,浓缩至很小 体积,容易达到排放标准。 工业废液中回收HCl,含油废水、丙烯腈工 业废水、含Cr(VI)、含苯酚废水、起爆药废 水、含苯、含正戊酸废水、含氰化物废水等。
(1)反应精馏的特点
生成产物及时移出反应区,对可逆和复杂反应, 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反应 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由于生成的产物及时移出,使得反应物总浓度提 高,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利用了反应热,降低了精馏过程的能耗。 反应器与精馏塔合二为一,节省了设备投资。 对于某些难分离的体系,可通过反应精馏使其中 某组分进行反应,而将另一组分分离出来。
分子蒸馏的特点
高真空下进行,一般压力在0.01-10Pa;无需在沸点下进行, 一般操作温度远低于沸点;分子受热时间短;理论上,轻分子 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所以是不可逆的;分离因子取决于蒸 汽压差别及分子量差别
被分离物料名称(不同蒸馏比较) 蒸发温度/℃ 真空度/Pa 产物收率/% 分子蒸馏 真空蒸馏 分子蒸馏 真空蒸馏 分子蒸馏 真空蒸馏 分子蒸馏 真空蒸馏 亚油酸 140 200 1-3 20-30 95 80 微黄色液体 棕红色液体 鱼油乙酯 130-140 220 1-3 20-30 90 75 淡黄色液体 棕红色液体
工业酒精共沸精馏制取无水酒精(苯为共沸剂)
乙醇-水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8.15,x=0.894)
苯-环己烷的萃取精馏分离(糠醛为萃取剂)
苯沸点80.1℃,环 己烷沸点80.73℃, 相对挥发度0.98。 糠醛沸点161.7℃, 含量对相对挥发度的 影响如下:
苯
2 加盐精馏 在被分离的二元混合物中加入盐,利用盐效应来提高两组 分的相对挥发度而使难分离的物系易于分离,称为加盐精 馏。 盐效应:将盐溶解在两组分的液相混合物中时,溶液的沸 点、两组分的互溶度、气液相平衡组成等均发生变化。 宏观:各组分对盐的溶解度不同,故各组分蒸汽压下 降的程度也不同。如氯化钙在水中溶解度27.5% (mol%),乙醇中16.5%,加入氯化钙使水蒸汽压下 降程度更大,故相对挥发度提高。 微观:盐是强极性电解质,介电常数较大的水分子聚 在盐离子周围,活度系数减少,而乙醇分子远离,活 度系数增加,使相对挥发度提高。
挥发性溶质的脱除和回收
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
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基异丁 基酮、氯仿、苯酚、挥发性卤代物等。
从废液中回收盐酸 恒沸混合物处理:打破固有气-液平衡
甲酸/水、丙酸/水
与质谱仪联机进行水中可溶气体分析。
其他应用
果汁和液体食品的浓缩
低温操作,可保持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渗透蒸馏浓缩果汁,达到示范生产的规模, 30℃可浓缩至60gTSS/100g,通量 0.5kg/m2.h。
5 膜蒸馏
基本原理:在膜蒸馏(MD) 过程中,微孔疏水膜一侧 与被加热的水溶液(进料液或截留液) 接触,膜的疏 水性使水溶液无法向孔内迁移,并在每个孔的入口处 形成气液界面。在气液界面处,易挥发物质(一般是 水) 蒸发,扩散或对流透过膜,并在系统另一侧(透 过液或馏出液) 被冷凝或脱除。 实现膜蒸馏需要有两个条件:(1)采用疏水微孔膜 (对分离水溶液而言);(2)膜两侧要有一定温度 差存在,以提供传质所需的推动力。
(2)反应精馏的基本要求 化学反应必须在液相中进行; 在操作压力下,主反应的反应温度和目的产物的 泡点温度接近,以使目的产物及时从反应体系中 移出; 主反应不能是强吸热反应,否则精馏操作的传热 和传质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塔板分离效率降低; 主反应时间和精馏时间相比,主反应时间不能过 长,否则精馏塔的分离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被分离的二元混合物中加入第三组分,该组分 对原溶液中A、B两组分的分子作用力不同,可选 择性地改变原溶液中A、B两组分的蒸气压,增大 了它们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或改变乃至消除共沸 点,使精馏仍能进行的蒸馏过程称为萃取精馏。 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 共沸与萃取精馏的区别:萃取剂无需形成共沸物, 选择范围较宽;萃取精馏耗能较低;共沸精馏操 作温度较低,更适于热敏性组分的分离;萃取剂 一般从塔上部加入,不适宜间歇精馏,而共沸剂 可与料液一起从塔釜加入,可用于连续或间歇操 作。
气 隙 水 溶 液
透过蒸汽不直接与冷溶 液接触,而保持一定间 冷 隙,与在冷凝壁面上冷 凝 面 凝,从而降低膜冷侧的 压力。传质步骤的前三 步与直接接触式相同。
水 溶 液
真 空
膜冷侧抽真空以造成膜 两侧产生更大的蒸汽压 差,类似蒸汽渗透。膜 内传质过程表现为努森 扩散。传质步骤的前三 步与直接接触式相同。
化学物质的浓缩和回收
非挥发性溶质截留100%,渗透压影响小, 浓缩能力强:
浓缩硫酸、柠檬酸、盐酸、硝酸、甘醇类、透 明质酸、氟硅酸等
操作温度低,适于浓缩温度敏感物质:
浓缩腹蛇抗栓酶、牛血清蛋白、天冬氨酸甲酯
是唯一能从水溶液中回收结晶产物的膜过 程:NaCl产量可达到100Kg/m2.d
加盐精馏制取无水乙醇
加盐萃取精馏提纯叔丁醇
3 反应精馏 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反应过程与精馏过程进行集 成,使反应与精馏在蒸馏设备中同时进行的技术, 称为反应精馏。若化学反应在固体催化剂与液相 的接触表面上进行,称为催化精馏。 原理:当某一产物的挥发度大于反应物时,在反 应的同时用精馏的方法及时分离出产物,打破原 有平衡,使反应继续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因而 可提高单程转化率;又可将反应放出的热量直接 用于产物分离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应用:酯化、醚化、水解、皂化、异构化等。
甲酸甲酯与二甲 胺合成二甲基甲 酰胺 苯胺的乙酰化 苯与硝酸制取硝 基苯 三甲基甲醇脱水 生成异丁烯 达依赛尔法合成 甘油 异丁烯与甲醇合 成甲基叔丁基醚
异构化
卤化
反应精馏法合成乙酸乙酯
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生产工艺
甲醇
甲醇和异丁烯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上催化反应(醚化) 生成甲基叔丁基醚。催化填料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异戊烯醚脱醚制取异戊烯
异戊烯沸点最低且不易与 醚及醇分开,故需较长的 精馏段; 醇沸点较高,易与其他物 质分开,提馏段可缩短, 故催化剂装填在塔的下部。 产物异戊烯生成后较快离 开反应区,从塔顶分离出, 使反应区维持较低的生成 物浓度,促进正向反应。 催化填料为酸性阳离子交 换树脂。
第3部分 特殊精馏技术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混合物分离,若其各组 分的沸点差小于5℃并形成非理想溶液,用普通 蒸馏很难进行分离且是不经济的,需要采用特殊 精馏技术。特殊精馏包括萃取精馏、恒沸精馏、 加盐精馏、反应精馏、分子蒸馏、膜蒸馏等过程。 1 共沸与萃取精馏 在被分离的二元混合物中加入第三组分,该组分 能与原溶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最低共沸物, 从而形成共沸物-纯组分的精馏体系,使共沸物从 塔顶蒸出,纯组分从塔底排出的蒸馏过程称为共 沸精馏。第三组分称为共沸剂。
(3)反应精馏的应用
反应类型
酯化 酯交换 皂化 水解
化学反应
醋酸+乙醇→醋酸 乙酯 苯二甲酸二甲酯 与乙二醇反应 二氯丙醇皂化生 成环氧氯丙烷 甲酸甲酯水解生 成甲酸 β甲代烯丙基异构 成β,β’-二甲基氯 乙烯 溴化钠和硫酸与 乙醇反应生成溴 乙烷
反应类型
胺化 乙酰化 硝化 脱水 氯化 醚化
化学反应
气隙式膜蒸馏
真空式膜蒸馏
Hale Waihona Puke 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制饮用水MD是产水质量最好的膜过程:
UF可除掉水中悬浮物和胶体; NF可除掉有机碳,硬度降低60-87%; RO可截留总固溶物(TDS)的99.7%; MD可使TDS达到0.6ppm,电导达到0.8μs/cm
能源成本是膜蒸馏制水的关键:
需要考虑潜热的回收; 考虑可利用的廉价能源,太阳能,地热等。
膜蒸馏的操作方式
用载气吹扫膜冷侧,以带 膜一侧为热溶液,另一侧 走透过的水蒸汽,传质推 为冷溶液,主要步骤:水 动力除了蒸汽的饱和蒸汽 水 水 吹 从料液主体扩散到热侧膜 水 压外,还有载气吹扫形成 溶 溶 扫 溶 表面;在热侧膜表面气化; 液 液 液 气 的负压,故推动力比直接 气化水蒸汽扩散通过疏水 接触式和空气间隙式大。 膜孔;水蒸汽直接与冷溶 传质步骤的前三步与直接 液接触冷凝。 接触式相同。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吹扫气式膜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