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子作业的几点体会
唐春梅观澜中学
通过参加龚锡蓉老师的《新课程下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远程课程的学习和讨论,我充分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家长和学生关系的和谐对于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作用。
也深刻觉悟到自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新课程理念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切为了学生。
而围绕学生的最主要的三大关系就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长和学生的关系。
其中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的两方面,而家长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却长久以来却被我忽视了。
在学习第二章第二节亲子作业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教学中居然犯了如此大的错误。
通过看学习资料、参与讨论,我对亲子作业有以下几点体会,希望能督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家长和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提高教学成效。
首先,亲子作业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以开放的视野把家长纳入完成作业的参与者行列,设计出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题型,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经历完成作业的过程,从而让家长更多地理解和支持新课程。
其次,亲子作业要求充分体现家长和学生的协调关系,要求家长很好的配合学生的行动,两者共同完成作业。
从而也就要求亲子作业应有趣且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和家长在共同的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因为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所以亲子作业也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比如说,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某篇文章,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共同阅读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对加强双方的沟通,树立家长的榜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又如,学生可以向家长反馈当天的学习内容,这样既是对学习材料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家长和学生间既增添了感情,又增长了见识。
再如,学生和家长可以共同做实验、共同调查、共同参观、共同做游戏等,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
这样的作业形式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又具操作性,学生自然是乐在其中,家长也对新课程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有更深刻认识。
当然,亲子作业还有很多形式,其目的都在于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
教师布置亲子作业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要考虑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性质。
让家长根据自己情况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程中来。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家长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亲子作业应该是体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