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文重点字词整理

古文重点字词整理

卒:①步卒。

例:兵之胜在于篡卒。

②古代人郓人编制,一百人为卒。

例:猛将必发于卒伍。

③死。

例:公子季友卒。

④终,完毕,结束。

例:有始有卒者,具惟圣人乎!⑤副词:终于。

例:卒成帝业。

⑥通“猝”。

突然,仓猝。

例:军礼卒发。

孰:①熟,煮熟了的。

例:既而爨孰。

②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

例: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③仔细,周详,例:愿孰寡之。

④疑问代词。

何,谁。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

⑤用于比较,哪一个,哪一样。

例:各与身孰亲。

注:以上“孰”字解释的①②③后来都写作“熟”。

辨认:孰,谁。

“谁”专指人,“孰”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属:①连接例:起临洮属之辽东②跟着。

例:项士渡难,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委托,交付。

例:以兵属蒙恬。

④交给官吏治罪。

例:乃以秦王属吏。

⑤嘱托。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⑥聚集。

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

⑦倾注。

例:酌玄酒,三属于尊。

⑧专注。

例: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

⑨隶属,归属。

例:长沙、江夏、桂阳以杀属权。

⑩官属,部属。

例:六卿分职,各亲其属。

11亲属。

例:周文武所封子弟回性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12炎。

例: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13等辈。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14通“瞩”,看。

例:盘桓瞻瞩。

15副词:适逢。

例: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16适于,刚刚。

例: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汤:①热水,开水。

例:浴兰汤兮浴芳。

②汤药。

例:其疗疚,合汤不过数种。

③菜汤(后起意义)例:洗手作羹汤。

④水天的样子。

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⑤人名。

例:汤,武革命。

⑥加热。

例:汤其酒百樽,⑦游荡。

例: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窃:偷。

例:窃其猪彘。

②副词。

偷偷地,暗中。

例: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③谦词。

私自,四下。

例: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子长安君。

乃: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

例: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②副词。

于是,这才。

例: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③副词。

却,意然。

例: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④副词。

只,仅仅。

例: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⑤是,就是。

例:辰非知君,知郡苏君。

⑥语气词。

例:乃武乃文。

⑦如此。

例:臣不意永昌风俗敦育乃尔。

绝:①断绝;例:在陈~粮亡:①wáng 逃亡;例:令~亦死②极,非常;例:所以~远②出外,不在;例:孔子时其~也而③超越;越过;例:寿矫捷~人③失去,丢失;例:~羊补牢④横渡,横穿;例:老子犹堪~大漠④灭亡;例:国恒~⑤死亡;例:到沙丘而~⑥wàng,通“忘”,忘记;例:而~其⑦wú,通“无”没有;例:用之~度⑧通“无”,不;例:正~属将军顾:①回头看;例:前而~后兮②探望,拜访;例:三~茅庐③关心,照顾;例:莫我肯~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

例:~而悦客耳⑤副词,反而却。

例:首~君下及:①赶上,追上;例:方不能推车而~②到,至;例:自古~今③趁着;例:~其未既济也④如,比得上;例:不!汪伦增我情⑤和,与;例:不肯见王~使者以:①用;例:贤不必~②率领;例:宫之奇~其旅行③认为,以为;例:皆~美誉徐工④原因;例:送人执而问其~⑤介词,因为;例:孙膑~此名显天下⑥介词,用;例:~子之矛陷子之楯⑦介词,凭借……身份;按照;例:不~人废言⑧介词,在……的时候;例:~正月生于咸阳⑨连词,用法相当于“而”;例:而勇~有谋⑩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例:~上,~东11通“已”,已经;例:固~怪之矣去:①离开;例:阳虎~亦走赵②除掉,去掉;例:!邪勿疑③距,距离;例:~门十里以为界④前往,到……去;例:一为迁客~长沙⑤jǔ(举)通“弆”,收藏;例:结焉以度而~之就:①接近,靠近,趋向;例:金~砺则利②完成,达到;例:三窟已~③即使;例:~能破之,尚不可有也辞:①讼词,口供;例:听其狱讼,察其~②言词,语句;例:多~谬说③推辞,不接受;例:与之粟九百~④告别;例:停数日,~去⑤文体的一种,如汉武帝《秋风辞》固:坚固《荀子.王制》:“兵劲城固”鄙陋《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忌讳。

”副词。

本来《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通“故”《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或:有的,有的人。

《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也许《左传.宣公三年》:“天或启之,必将为君。

”又《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语气词通“惑”《汉书.霍去病传》:“别之东道或失道。

”则:准则《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

”副词,表示肯定《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关也。

”连词,表示因果《论语.述儿》:“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连词,用在对比句中。

《荀子.正论》:“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

”副词,立即《汉书.娄敬传》:“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则亡不如都周。

”既:尽,完了。

《左传.喜公二十二年》:“楚人未既济。

”副词,已经《诗经.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副词,既然《世说新语.识鉴》:“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副词,不久《后汉书.华佗传》:“既而缝合。

”【既…且…】《孙子兵法》:“三军既惑且疑。

”虽:虽然《齐民要术》:“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即使,纵然。

《孟子.告天下》:“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通“惟”《管子.君臣下》:“决之则行,塞之则止。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鲜:鲜鱼,活鱼《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夭折,早死《左传.昭公五年》:“葬鲜者自西门。

”少《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献“天子乃先羔开冰,先荐寝庙。

”故:事故《行次西郊作》:“中原遂多故”旧《韩非子》:“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原因《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吾不能餐汝兮。

”故意《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

”通“固”《韩非子.难一》:“微臣言,臣固将谒之。

”所以、因此《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是:正确《论语.阳货》:“偃之言是。

”这个《荀子.王霸》:“若是则百史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是凡是《送孙逸人》:“是药皆喑性。

”去:(1)离开例: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除掉,去掉例: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3)距,距离例:距门十里以为界。

(4)前往,到······去例: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5)举例:纺焉以度而去之。

欲:(1)想要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欲望,愿望例:上下同欲者胜。

(3)情欲,贪欲。

例: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4)将要例:山雨欲来风满楼甚:(1)厉害,严重。

例:盗暴尤甚。

(2)很,非常。

例:甚美必有甚恶。

(3)什么,为什么。

例:水东流,甚时休。

假:(1)借。

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宽容。

例: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3)如果,假如。

例:假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

(4)非正式的。

例:乃以吴王为假王。

(5)假,与真相对。

例:时人皆以为假。

(6)假期,休假。

例:请假还家。

间:(1)夹缝,间隙。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2)间隔,间断。

例:间以河山(3)隔阂,疏远。

例:君臣多间。

(4)秘密的。

悄悄地。

例:道芷阳间。

(5)中间,期间。

例: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6)置身其间,参与。

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近来。

量词。

例:三件瓦屋。

(8)空闲。

例:未有间宁。

向:(1)朝北的窗户。

例:塞向墐户。

(2)朝向,向着。

例:水向天边流。

(3)趋向,奔向。

例:是岁,权向合肥新城。

(4)从前。

例:向来(5)假如,假使。

例:向不出其迹。

(6)享受。

谢:道歉。

《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①推辞。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使使者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原守代边。

”③辞别。

李白《留别金陵崔侍御》诗:“挥手谢公卿。

”④感谢。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解狐举邢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之。

”⑤告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⑥衰亡,凋落。

“形谢则神灭。

”⑦逊于,不如。

“瓷无谢玉为缸。

”因:①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沿袭。

“周因于殷礼。

”③原因。

“无因而至前也。

”④介词,由于。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恶:①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

“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②丑,与“美”相对。

“今子美而我恶。

”③讨厌,不喜欢,与“好”相对。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④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恶乎)⑤wū,叹词。

“恶,是何言也!”舍:客舍。

“夫子休就舍。

”①②住宿、休息、止息。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②③行军三十里为舍。

“其辟君三舍。

”③④shě,放弃,不要。

“舍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

”之:①到……去。

“沛公引兵之薛”②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③③指示代词。

这,此。

“之子于归”④④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羔羊之皮。

”盖:①用芦苇或茅草编的覆盖物。

“被苫盖,蒙荆棘。

”②车盖。

“拥大盖,策驷马。

”③器物的盖子。

“宰右执镫,左执盖。

”④遮蔽,掩盖。

“不能相为弃恶盖非。

”(胜过,超过)⑤副词,大概。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⑥连词,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推论原因。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⑦句首语气词。

“腾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⑧hé,通“盍”,何不。

“盖云归哉。

”疾:病。

“婴疾甚,且死。

”引:痛苦、疾苦或缺点毛病。

①②厌恶、憎恨。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②妒忌。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③④④快,急速。

“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

”如1、到……去“公将~齐,与夫人皆行”2、像、如同“不动~山”3、连词。

假如,如果“~不可求,从吾所好”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今匈奴……见利~前,乘便而起”5、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安见方六七十~五六十而非邦也者?”6、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公~大夫入。

”7、介词。

于。

“人之穷困,甚~饥寒。

”8、形容词词尾。

表示“……的样子”。

9、怎样“夜~~其,夜未央。

”是1、正确,于非相对“偃之言~也。

”2、指示代词。

这,这个,这样“若~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3、代词,放在前至宾语和动词之间,复指前置宾语“四方~维“4、系词,是“此必~豫让也”5、凡是“~药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