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日益扩大。

截止2009年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而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来源。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中美两国贸易差额不断扩大,使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也在适时地调整对华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

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更加密集。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积极应对并提出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改善两国的贸易现状。

笔者认为国家应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与磋商、促进贸易政策法律化、积极应诉等方面来进一步保护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政策贸易摩擦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Sino-US trade cooperation expanding. Ended in 2009 China has become Americ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ird largest export destination and a premier source of import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partner, and is the largest of the export market, the fourth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s.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panding Sino-US trade balanc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tensified,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timely adjustment of trade policy toward China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leading to trade protectionism, further intensified. U.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even more intensive.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and make positive response to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de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 believe that countries shoul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xports, cooper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promote trade policy and law,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our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Key Words] foreign trade trade policy trade friction目录一、前言 (1)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1)(一)中美贸易现状 (1)(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2)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和目标 (4)(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 (4)(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目标 (5)四、美国贸易政策演变趋势 (5)(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演变 (5)(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 (7)五、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 (8)(一)美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 (8)(二)美对华贸易政策的现实性 (10)六、我国目前的应对措施 (10)(一)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的启示 (10)1、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 (10)2、对华贸易政策的启示 (12)(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13)参考文献 (16)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一、前言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技术强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中美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极。

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一)中美贸易现状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

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在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美国的大部分进口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上具有一定优势,略微领先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在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等产品上,中国与爱尔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同时,中国需要美国的高技术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最普遍的就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汽车、飞机等。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与现实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密切相关。

美国是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需要维护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

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发言权不断增强。

在亚洲,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货物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货物的供应者,并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助于该地区实现显著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使亚洲邻国面临着挑战,中国与这些亚洲邻国不仅在对美国的出口方面产生竞争,而且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也产生竞争。

中美两国寻求新的经贸关系实际上是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和适当的调整。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中美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维护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济利益已成文中美关系的核心。

(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中美经贸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使美国把中国当作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而不仅仅是一个潜在市场来看待。

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事实上反映了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影响,在经济利益上并未对美国造成显著的损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从中受益可能大于中国。

这一互相依赖、相互受益的经贸合作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将不断变化并趋于稳定、开放。

虽然中美双方都从双边贸易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中美贸易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对出口增长和发展国内工业的关注与对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公认的劳工权利的关注不相匹配,所以美国对中美贸易关系缺乏平等、持久和平衡的机会表示关切。

更具体的讲,美国关注的领域有:中国对一些美国出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保护知识产权的不力;保护劳工权利和执行劳动法和标准的失败;未被报道的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对中国本国企业的优先权/特惠;环境问题;对遵守某些国际贸易规则缺乏连续性以及中美贸易逆差七个领域。

以下是2009年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的典型案例:1、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新的形势下的中美贸易战就此展开。

2、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3、10月2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应中国汽车行业申请,中国正在对美国制造汽车进行初步反倾销调查。

4、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继美国之后,阿根廷也启动了对从中国进口钢管的反倾销调查。

5、11月3日,美国商务部以存在政府补贴为由,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

6、11月5日,美国宣布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7、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 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双反案结束双边磋商阶段,正式发起调查。

同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又挂出消息: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

8、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从翌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五年。

9、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

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美国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自1980年7月2日美国对中国薄荷醇进行首次倾销调查以来,共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涉及中国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纺织、家电、家具、化工、五金及农副产品等制造业,涉及的金额呈扩大趋势。

反倾销摩擦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形式,另外,反补贴、知识产权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其惯用的手段。

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视角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中美贸易差额正是产业转移的结果,更进一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结果。

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一部分是由内资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部分是由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的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品。

这部分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60%以上,是构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其中利益的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得,中国只得到其中很少的加工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