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_中国秘书史
2、普通秘书官员的任用
普通考试分为三试:笔试国文一道;笔试专业科目;口试。
三试平均及格,才能录取。
贰
(三)文书工作
1、公文文体 1912年11月6日,用“教令”第一号公布了《公文书程 式》。 1914年5月26日,袁世凯又公布了《大总统政府政事堂公 文程式令》、《官署公文程式令》等,充满了封建帝制 思想。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于5月4日不得已公布 《修改大总统公文程式》和《政府公文程式令》。 1916年7月9日公布的《公文程式令》,使用时间较长。 它规定“凡处理公事的文件”通称公文,其各类如下:
三是其他秘书人员,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具体事务,他们是各机 关中的一般秘书人员,人数也最多,属于普通秘书。
壹
(二)秘书人员
2、秘书人员的来源 (1)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中聘任 胡汉民 吴玉章 (2)从旧政权的秘书人员中选用 选用方法有两种:考试;访察 访察——湖北军政府对原有书吏进行选用的办法,即通过调查了 解,对以前各房科书吏中素有声誉的人,经访查核实是品行端正, 办事谙练,且兼通新政者,可以免于考试,按其所长酌量派充各课 课员。
式作了新的规定。
2、1933年至1935年的改革。以“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为中心的“
行政效率运动”。
3、1938年至1945年的改革。推行“行政三联制”,将行政工作中
的设计、执行、考核三者联系起来。
4、1947年的改革。 “文书工作竞赛运动” 。
叁
(三)学术研究和培养秘书人才
1.国民党政府在对秘书工作的多次改革中,曾派员赴欧美考 察,回国介绍先进的文书档案工作。 2.1934年成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对秘书工作进行探讨。 3.创办《行政效率》杂志,刊登了大量介绍国内外秘书工作 的文章。出版学术著作,如许同莘的《公牍学史》、周连宽
壹
2、行政九部的秘书机构与官职
各部内的秘书机构,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有的叫“承政 厅”,有的改称“秘书处”。
秘书长1员,承总长之命,总理厅务,掌管机要文书。
秘书4~6人,协助秘书长处理要务。文牍员、书记员、 监印员、收发员、缮写员、应接员等秘书,都是以工作性质 命名。 职责:掌管印信,组织会议,收集。信息,掌管机要。
贰
(四)档案工作
北洋政府档案工作的进步: 第一,已有类似区分全宗整理档案的具体做法。 第二,规定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移交的原则; 第三,明确地提出了档案的编目工作; 第四,创制了卷套; 第五,规定了档案的保管期限; 第六,规定了销毁档案的原则、方法和手续; 第七,改善了查阅档案的方法。 北洋政府档案工作的缺点: 水平不高,规则与方法还比较简陋,不够完备,有 的要领不准确等,档案工作的腐败现象。
秘书工作的转型时期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民国时期
பைடு நூலகம்录
CONTENTS
壹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贰
叁
壹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壹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秘书机构
秘书人员
文书工作
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很短(1911年10月10日——1912
训令——大总统对于官员、上级官对于所属官吏所告 诫时用。
贰
(三)文书工作
指令——凡上级因下级的呈请而有所指示时用。 布告——宣示事实时用。 咨——国会对大总统或国务员,国务院或各特任官署对 各部院,及平行官署间的公文往来时用。 咨呈——各特任官署对国务院行文时用;但国务院对各 特任官署行文时仍用“咨”。 呈——人民对大总统或各官署、官署或官吏对大总统、 下级官署对上级官署等有所陈报时用。 公函——不相隶属的各官署间的公文往来时用。 批——官署对于人民的陈请事项,分别准驳时用。 凡大总统令、国务院令、各部院令等,仍均必须在《政 府公报》上公布。
的《档案管理法》等。
4.在训政学校中开设公牍课,开设档案管理专科。
5.国民党政府制定规则,对县政府的文书档案人员进行培训
叁
(四)国民政府秘书工作的特点 1、秘书机构的越权现象不再出现。
2、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秘书的业务 水平提高,档案管理趋于规范化。 3、首次吸收国外先进的方法。 4、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学术研究使得秘书工作中的 业务开始学科化。 5、学校培养专门的秘书人才,使秘书的素质有所提高。
总统府秘书机构是重要的中央秘书机构。 总统府内一般设秘书厅,置秘书长1人,掌管秘书厅事务, 其中参与机要者又称机要秘书。 总统府秘书厅事务的繁简,视各任任总统的实际权力而定, 若总统是由军阀的傀儡担任时,其事务就较少;而总统是最大的 军阀头子时,则事务繁忙。
贰
(一)中央秘书机构
2、国务院的秘书机构
壹
(三)文书工作
1、创建新的公文文体 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发布了《公文程式 令》,临时政府的公文文体共计有九种,计 有下行文六种,上行文一种,平行文一种, 对外文体一种,其用法分别为:
壹
上行文: 呈——下级公署职员行用于上级公署职员,及人民行用于 公署时用。 下行文: 令——上级公署职员行用于下级公署职员,及公署职员行 用于人民所用。 谕——公署职员行用于人民所用。 批——凡上级公署受有呈词而予以裁决判断,答复下级公 署用此文体。 示——公署职员公告一般人民所用。 公布——经参议员议决之法规,由大总统宣布者曰公布。 状——委任职员及授赏徽章之证书曰状。
这些规定,革除了公文格式上的封建色彩,使公文形式 服从于内容,反映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共和精神。
壹
3、创设新的公文下达方法 临时政府的公文除了运用投送、邮发的下达方
法外,还创设了两种新办法。
第一种,总统府秘书处于1912年2月在总统府东西栅
门外设立了揭事处。
第二种,利用公报发布通行文书。《临时政府公报》
只有拥有实力的大军阀任国务院总理时,国务院才具有相
应的权力,其秘书机构才是中央秘书机构。
秘书长1人,秘书6-10人,佥事12-14人,主事24-72人,
参议8人,必要时可以设置雇员等额外职员。
秘书厅分科(课、处)办事,民国初年为三课,一课办理
机要,二课主要办理一般文书,三课办理出纳、庶务、交际等
项。
贰
(一)中央秘书机构
3、国会的秘书机构
国会是立法机关、制宪机关、民意机关,它是民主共和制
度的标志。
参议院、众议院、宪法会议均设院秘书厅,各设秘书长1名、
秘书数名。
贰
北洋政府秘书机构特点: 第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机关,均设置有秘书机 构或秘书人员。着力加强秘书机构的建设。 第二,秘书机构的名称及其职掌趋向一致。各级各类秘 书机构的名称主要为三种,即秘书厅(处)、总务厅(处、 科)、书记厅(处、室)。 第三,各机关大多只设一个机构负责全部秘书事务,只 有少数机关才分置几个秘书机构,主要是将起辅助决策作用 的高级参谋、顾问人员和负责机密或重要文书的高级文书工 作人员分开。 第四 ,秘书机构的职权范围明确。 第五,秘书机构的级别名称比较混乱。同为中央机关的 秘书机构,有的叫书记厅,有的又叫书记处。
壹
4、建立新的文书工作制度 临时政府坚决奉行务实、高效的办文宗旨,如财 政部制定的文书处理程序为: 挂号、呈阅、办稿、缮校、发送、归档。
前五项办理时间不得超过5日。
贰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贰
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府机构更换频繁,对政府的 秘书工作影响很大。短暂的帝制复辟,也曾使秘书工作 一度倒退。(1912——1928)
叁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叁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则承袭南京临时政府及北 洋政府,有所发展。其秘书机构的设置较为健全,人 员的选拔比较严格,业务工作也有一定发展,并开始 进行对秘书工作的学术研究和吸取外国的经验。
叁
(一)秘书机构和人员
考试
监察
行政
立 法
中央 政府
司法
国民政府中初设秘书处,置秘书长1人、秘书8名、科员8-12名, 此外,还另设书记官若干名,五院中以行政院最重要,下属各部中也 各设有秘书处。
年4月),但首开我国近代国家秘书工作之先河。各项制度对
后世都有开拓创新的作用。
壹
政府机构
立法机构
行政 机构
司法 机构
壹
内务
行政机构
总统府
海军 实业
教育
财政
交通
陆军 外交
司法
壹
(一)秘书机构
1.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处
《总统府秘书处暂行章程》规定,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承总 统之命,负责整个秘书处的工作。秘书若干人,办理具体事务。 秘书处的工作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撰拟及收发公牍文件; 二是保存命令、法规及公牍文件; 三是编录各部会议事项; 四是接待总统来宾。 秘书处是唯一的直接为总统工作服务的办事机构。
叁
侍从室
时间:1932—1945 职责:驻留时与办公厅密切联系,掌机要之承启传达,委员长 行动时随侍行动。属于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处。
叁
·秘书人员的选用
据《国民政府秘书及科员任用规则》规定,秘书须是国民党 员,有国内外大学或专门学校以上的学历,要具备担任文职 三至四年的阅历,由国民政府委员二人推荐或主管长官批准。
侍从室的秘书,则须由蒋介石直接审查、亲自召见后而定。
一般要求出身于黄埔军校,或已在政府中任职多年,有工作
经验,能干而精力充沛,善于保密者。
总之,国民政府作用秘书已考虑到了政治、业务能力、资格、
学历、身体、保密等多方面条件,是较为严格的。
叁
(二)对秘书工作的改革
1、1927年至1933年的改革。对地方秘书部门的名称和政府公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