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23
2021/3/10
焦虑和抑郁关系
• 焦虑是综合医院最常见的精神症状 • 区别焦虑反应和病理性焦虑 • 焦虑和抑郁互相伴随和重叠 • 焦虑可以是抑郁状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老
年期的抑郁多数伴有焦虑 • 诊断上的优先与治疗上的同步
24
2021/3/10
抑郁与焦虑症状相互重叠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睡眠障碍
一般人群 慢性疾病 住院病人 老年住院病人 癌症门诊病人 癌症住院病人
脑中风 急性心肌梗死
帕金森病 高血压病
0%
12: . , . . 1993;16(8):1167-1178.
5.8% 9.4%
10%
20%
33% 36%
33% 42% 47% 45%
39% 35%
30%
40%
50%
2021/3/10
“精神障碍”相关的“心脏病症状”
“精神障碍”的“躯体化症状”
医源性的“情感障碍”
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8
2021/3/10
第一部分:心血管疾病与“精神 障 碍”的共病
9
2021/3/10
医院心理障碍发生率
心血管:40-50%;肿 瘤:44% 消化科:31.2%; 内分泌:30% 神经科:25.3%; 外 科:22% 性病科:20%; 妇产科:12%
2021/3/10
惊恐发作的植物神经症状
• 消化系统: • 恶心或腹部不适 • 类神经系统: • 头晕、感到站立不稳或昏倒; • 震颤或发抖; • 感觉过敏,发麻或针刺感
29
2021/3/10
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 强烈的恐惧 • 没有明确的客观对象 • 没有明显的外在威胁 • 反应过度 • 濒死感,或死亡恐惧 • 失控感,或害怕会发疯 • 感到大难临头或世界末日 • 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
3摘自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版《全球疾病负担》
2021/3/10
健康从“心”做起
心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延 缓动脉硬化
心理:改变不良社会行为-避免 心理疾患
健康:真正意义的健康
4
2021/3/10
5
2021/3/10
6
2021/3/10
“双心医学”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 心理状态不平衡,并进一步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从 而出现心身转换,发生疾病..
• 过度担忧 •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晕、震颤) • 大汗、口干 • 坐立不安
食欲改变 心血管/消
化系统症状 注意力障碍 易激惹
•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 • 罪恶感 • 自杀观念
• 呼吸急促
精力减退
1. : , D L. , 2001;13:57-71
252. J M, J . J 1995; 56 ( 2): 10–13
2021/3/10
慢性心力衰竭
项目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性 恐惧 偏执 精神病性
慢性心力衰竭 1.85 0.36 1.63 0.38 1.68 0.50 2.54 0.45 1.85 0.31 1.31 0.84 1.31 0.24 1.78 0.55 1.38 0.74
中国常模 1.37 0.48 1.62 0.58 1.65 0.61 1.50 0.59 1.39 0.43 1.46 0.55 1.23 0.41 1.43 0.57 1.29 0.42
20
; , , 2002 , , 2001; , J , 2001
2021/3/10
普通内科抑郁障碍的特点
• 躯体主诉突出—“隐匿性抑郁” • 在各科反复就诊和检查 • 患者多不接受抑郁障碍的诊断 • 对药物副反应的曲解和过分敏感 • 不接受药物治疗,自觉反应重、自行停药多 • 频繁换药或换医生(尤在服药最初1-2周)
(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
32
(13)寒颤或潮热。
2021/3/10
广泛性焦虑障碍
A.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于不少事件和活动 (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心(忧虑的 期望)。
B.患者发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
C.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伴有下列6种症状之3项以上(在6月 中,多数日子里至少有几种症状)。
2021/3/10
焦虑、抑郁常见于心血管疾病
2005年1~2月我们在北京十家二三级医院的心 血管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在 3260例病人中,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 率为7.1%,在心血管科最常见的冠心病和高血压 人群中,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2%和4.9%,焦虑发 生率分别为45.8%和47.2%。
(1)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
(2)容易疲倦;
(3)思想难以集中或头脑一下子变得空白;
(4)激惹;
(5)肌肉紧张;
33
(6)睡眠障碍(难以人睡或常醒转,或转辗不安202地1/3/10
广泛性焦虑快速识别、诊断步骤
A. 核心症状的询问:(此核心症状属"精神性焦虑")
1. 过分焦虑:[焦虑包括焦躁(烦躁)和紧张两种情绪]
冠心病/心梗()患者更易共病抑郁
不稳定心绞痛 慢性心衰 心肌梗死 冠心病
10%
15-20% 16-20%
20% 14-36%
15-23%
20%
30% 发病率 1-4
40%
心梗后5 :
抑郁症发病率: 16-20%
抑郁“症状”发病 率:17-47%
➢ 11 个前瞻性研究,随访了4000余例患者 ➢ 平均随访12个月(6-12个月,其中一项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7.9年)
1.
杨菊贤. 蔡文玮,陈启稚. 焦虑及惊恐发作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 上海预防医学,2000 ,12 (11) :531
2021/3/10
误诊、漏诊合并抑郁:导致严重后果
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后心血管病死率:
病死率平均增加 4.1倍
多数患者在心梗6个月内死亡
死亡率与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
当同时并存其它风险因素(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 ) 时,轻微的抑郁症状(贝克抑郁量表评分<10)也显著 增加死亡率
● 焦躁:你最近是否经常,甚至每天都无缘无故的感
到心烦,甚至在与他人(尤以家人)接触时感到不耐烦
呢?
● 紧张不安:你最近是否经常,几乎每天都感到心情
像绳一样拉得紧紧地,不能松弛下来,甚至在下班后或
17
2021/3/10
心内科焦虑抑郁的误诊和漏诊
对于伴发情感障碍的患者,在国外其识别率约为15%~ 25%。
在国内对门诊两年内连续就诊的1673例病人做调查,按 的诊断标准,在这些患者中,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为9.7%, 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为15.9%,有84.1%被诊为 内科疾病。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而内科医生 未经专业的心理训练,识别能力有限所致。
t值 4.875 0.342 0.856 3.213 4.712 0.314 1.289 2.798 1.226
P值
0.01 0.05 0.05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16
沈维红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 临床护理杂志.2004;3(1):55-6.
18
2021/3/10
心内科焦虑抑郁的误诊和漏诊
99 %的心内科抑郁焦虑患者因躯体症状而就医
19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6%
10%
0%
识别率
84%
漏诊误诊率
➢ 国内: 84%心血管内科单独/ 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未得到诊 断和治疗。1

➢ 澳大利亚:( )的《冠心病诊 治指南》中要求:所有冠心病患 者均应该筛查抑郁,并给予治疗。 2
身心疾病:是因为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 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如老年性痴呆、经前精神紧张、 更年期综合征等。
“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和身心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学科又称为精神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性的学科。
7
2021/3/10
心内科常见精神心理问题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
21
2021/3/10
抑郁状态的典型表现
• 核心症状群
• 心境低落、兴趣和乐趣丧失、精力下降
• 生物症状群
• 早醒、性欲和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肠胃道 功能紊乱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晨重晚轻 的节律
• 伴发症状群
• “三无”(无望无助无用)、“三自”、注
22
2021/3/10
诊断体系的关键
• 强调核心症状是必备条件 • 无论症状具有哪科的特点 • 轻、中、重度的标准 • 症状条目数的标准:2+2,2+4,3+4 • 社会功能的临床经验性判断 • 症状学诊断原则
* 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焦虑。
10
2021/3/10
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布
53% 11% 3%
有焦虑有抑郁
有焦虑无抑郁
有抑郁无焦虑
33%
无焦虑无抑郁
➢ 89%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焦虑或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发生率(86%)明显高于抑郁(56%)
11
2021/3/10
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症的患病率
30
2021/3/10
惊恐发作的特点
• 突然发作,症状迅速达到高峰(≤10分钟) • 历时很短,一般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 • 发作自然缓解 • 发作后大汗,或虚弱无力、哈欠、排尿、入睡;
但一切如常
• 复发
31
2021/3/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