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η)相=k换热*a*(-6111.1*ΔRp3 + 10611*ΔRp2 - 6177.7*ΔRp+ 1301.4)上式中:(η)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Rp与循环效率(η)循环和母液苛性碱(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循环/(Nk)母k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a:经验系数,与(C/S)稀有关,在(C/S)稀处于1.8~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a=-0.0114*(C/S)稀2+0.0052*(C/S)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干矿耗=1/[(Al2O3)矿/100*(η)实/100*(K)矿耗]上式中:q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Al2O3)矿:入磨铝土矿Al2O3含量,%;(K)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η)实:实际溶出率,%。
其计算公式为:(η)实= (η)相*[(A/S)矿-1]/(A/S)矿(η)相:为相对溶出率,%;(A/S)矿:为铝土矿铝硅比值。
⑴、入磨石灰量计算公式q入磨灰=q干矿耗*1000*(SiO2)矿/100*(C/S)稀赤/[(CaO T)灰/100-(C/S)稀赤*(SiO2)灰/100]上式中:q入磨灰----------入磨配矿的石灰量,kg/t.AO;(C/S)稀赤----------稀释赤泥C/S;(CaO T)灰-----------石灰中CaO T含量,%;q干矿耗------------干矿耗,t/t.AO;(SiO2)矿------------入磨铝土矿SiO2含量,%;(SiO2)灰------------石灰中SiO2含量,%。
⑵、石灰化灰量的计算公式q石灰化灰量={q干矿耗*1000*(CaO)矿/100+q入磨灰*[(CaO T)灰/100-(CaO f)灰/100]}*R/100/(CaO f)灰*100*K石灰+τ式中:q石灰化灰量:石灰化灰量,t/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CaO)矿:矿石CaO含量,%;q入磨灰:入磨石灰量,kg/t.AO;(CaO f)灰:石灰的有效钙含量,%;(CaO T)灰:石灰全钙含量,%;R :溶出过程CO2的转化系数,%;K石灰:蒸发苛化石灰乳的添加系数,取值为1.2;τ:经验数值,为叶滤石灰乳添加量,取值7kg/t.AO。
⑶、总石灰用量的计算公式q总灰量= q入磨灰+q石灰化灰量⑷、外购石灰单耗计算公式外购石灰量与总石灰量之比以系数ξ表示,由于外购石灰与自产石灰用量分配是由分厂和公司协调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各占一半,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
外购灰用量以下式表示:q外购灰= q总灰量*ξ⑸、石灰石单耗计算公式q石灰石=(q总灰量-q外购灰)/κ石灰石上式中:q外购灰、 q石灰石、 q总灰量、为外购灰、石灰石、总石灰量的单耗,kg/t.AO;κ石灰石为石灰石与石灰的折合系数,取值为0.6。
⑴、稀释赤泥钠硅比(N/S)稀与钙硅比(C/S)稀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及溶出过程反应机理进行理论计算可得出稀释赤泥钠硅比(N/S)稀与钙硅比(C/S)稀、入磨矿中钛硅比(T/S)矿有如下关系:(N/S)稀=0.608+0.2112*(T/S)矿+0.0431*(T/S)2矿-(0.3017+0.1232*(T/S)矿)*(C/S)稀+0.0880*(C/S)2稀式中:(N/S)稀:稀释赤泥钠硅比(T/S)矿:矿石钛硅比(C/S)稀:稀释赤泥钙硅比⑶、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的计算公式V原矿浆= q干矿耗*V母液+(q干矿耗)*1000/(ρ)矿+ q入磨灰*(CaO f)灰*2.25 /(ρ)固+ q入磨灰* [1-(CaO f)灰] /(ρ)固+q干矿耗/ (1- K矿石水份)* K矿石水份上式中:V原矿浆: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m3/t.AO;V母液------处理一吨干矿的母液量,m3/t.干矿;q入磨灰-----入磨石灰量,kg/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ρ)矿-----矿石密度,kg/m3;(ρ)固-----石灰等固体密度,kg/m3;(CaO f)灰-----石灰中有效钙成分,%;2.25 -----水合铝酸钙与有效钙的折算系数;K矿石水份-----入磨铝土矿中水份,%。
⑷、月产量计算公式T AO产量=Q进料/V原矿浆*(η)运转率/100*2*24*DT AH产量= T AO产量/0.647上式中:T AO产量: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T AH产量:当月计算氢氧化铝产量,t;2:两个系列;24:每天的小时数D:当月运行天数;Q进料:溶出进料流量,m3/h;(η)运转率:溶出机组运转率,%;V原矿浆:产出一吨氧化铝的原矿浆量,m3;0.647 :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折合系数。
⑵、外排赤泥钠硅比(N/S)外与钙硅比(C/S)外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及溶出过程反应机理进行理论计算可得出外排赤泥钠硅比(N/S)外与钙硅比(C/S)外、入磨矿中钛硅比(T/S)矿有如下关系:(N/S)外=0.608+0.1763*(T/S)矿+0.0268*(T/S)2矿-(0.2518+0.0766*(T/S)矿)*(C/S)外+0.0547*(C/S)2式中:(N/S)外:外排赤泥钠硅比;(T/S)矿:矿石钛硅比;(C/S)外:外排赤泥钙硅比;⑶、碱耗中化损的计算公式N化损=[q干矿耗*1000* (SiO2)矿/100+ q总灰量* (SiO2)灰/100]*(N/S)外*80/62上式中:N化损:碱的化学损失,kg.NaOH/t.AO;q干矿耗:干矿耗,t/t.AO;(SiO2)矿:入磨铝土矿SiO2含量,%;q总灰量:石灰单耗,kg/t.AO,入磨灰与化灰石灰之和;(SiO2)灰:石灰中SiO2含量,%;(N/S)外:外排赤泥钠硅比;80/62 :氧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折算系数。
⑷、赤泥附损的计算公式N赤泥附损=q干矿耗*1000*(Fe2O3)矿/(Fe2O3)赤泥 *(Na2O)赤泥/100*80/62上式中:N赤泥附损:为赤泥附损碱耗,kg.NaOH/t.AO;q干矿耗:为氧化铝干矿耗,t/t.AO;(Fe2O3)矿:为铝土矿中氧化铁含量,%;(Fe2O3)赤泥:外排赤泥中氧化铁含量,%(矿石品位波动不大时,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Na2O)赤泥:为外排赤泥附碱,%(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
⑸、氢氧化铝带走碱损失的计算公式N氢氧化铝带走= 1000/0.647*(Na2O)AH /100*80/62上式中:N氢氧化铝带走:氢氧化铝带走碱耗,kg.NaOH/t.AO;(Na2O)AH :为氢氧化铝中氧化钠含量,%(取前一个季度分析的平均值)。
⑹、碱耗的计算公式q液碱=N化损+ N赤泥附损+ N赤泥附损+ N氢氧化铝带走+ N其他上式中:q液碱:碱耗, kg.NaOH/t.AO;N化损:碱的化学损失,kg.NaOH/t.AO;N赤泥附损:为赤泥附损碱耗,kg.NaOH/t.AO;N氢氧化铝带走:氢氧化铝带走碱耗,kg.NaOH/t.AO;N其他:其他碱损失,kg.NaOH/t.AO(取前一个季度的平均值)。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同一材质的钢球和钢棒的用量与磨矿量有关,关系式如下:① q钢球=d钢球 *q干矿耗② q钢棒=d钢棒 *q干矿耗上两式中:q钢球、 q钢棒:为钢球、钢棒的单耗,kg/t.AO;q干矿耗:为铝土矿单耗,t/t.AO;d钢球:为钢球消耗系数,钢球单耗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为4.88元/t.干矿,如果钢球单价是5元/公斤,则钢球单耗为0.976kg/t.干矿; d钢棒:为钢棒消耗系数,取2004年至2006年平均值为0.714 kg/t.干矿。
氧化铝厂工业用布主要用于全厂过滤设备的过滤布,其用量是根据换布周期在年初制定的,因此每年的用布总量与氧化铝产量无关,每月的工业用布单耗计算公式如下:q工业用布=Q工业用布/T产量上式中:q工业用布:为工业用布单耗,m2/t.AO;Q工业用布:为2004年至2005年月平均用布总量,m2 ;T产量:为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
赤泥分离和洗涤的絮凝剂用量与赤泥量有关,其计算公式为:① q木薯粉=d本薯粉* q干矿耗*(Fe2O3)矿/(Fe2O3)赤泥② q合成剂=d合成剂* q干矿耗*(Fe2O3)矿/(Fe2O3)赤泥上式中:q木薯粉、q合成剂:为木薯粉、合成剂的单耗,kg/t.AO;q干矿耗:为氧化铝干矿耗,t/t.AO;d本薯粉:为木薯粉的干赤泥用量,取值为2005年至2006年平均值0.385kg/t.干赤泥;d合成剂:为合成剂的干赤泥用量,取值为2005年至2006年平均值0.023kg/t.干赤泥;(Fe2O3)矿:为铝土矿中氧化铁含量,%;(Fe2O3)赤泥:外排赤泥中氧化铁含量,%(矿石品位波动不大时,取前一个季度分析数据的平均值);运输带用量由皮带输送机的检修计划确定,与氧化铝产量无关,其单耗计算公式为:q运输带=Q运输带/T产量上式中:q运输带:运输带单耗,m/t.AO;Q运输带:为2004年至2005年月平均的运输带用量,m;T产量:当月计算氧化铝产量,t。
焦炭用量与自产石灰用的石灰石量有关,其单耗计算公式为:q焦炭=λ* q石灰石上式中:q焦炭:为焦炭单耗,kg/t.AO;q石灰石:为石灰石单耗,kg/t.AO;λ:为焦比,焦炭与石灰石重量比值,一般取值为10%。
煤气用量不仅氢氧化铝含水率、排烟温度和排料温度有关,还与煤气热值有关,依据焙烧炉设计参数及焙烧炉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所得的煤气单耗计算关系式如下:q煤气={641+[1-(AO)灼减/100]*[1+(AO)烧失/100]*156/102*f AH/(100-f AH) *[(100-60)+539+0.3625*(T排烟-100)-(60-25)]+0.888*(T排烟-141)+0.229*(T排料- 259)}*4.186*ω/r煤气上式中:(AO)灼减:为氧化铝灼减,% (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AO)烧失:为焙烧损失氧化铝量,取值为0.05 % ;q煤气:为煤气单耗,Nm3/t.AO;f AH:为氢氧化铝附水,%(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T排烟:为焙烧炉排烟温度,℃(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T AO排:为焙烧炉氧化铝的排料温度,℃(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 r煤气:为煤气热值,MJ/Nm3 (取前一个季度平均值);ω:为煤气热值和流量的修正系数,经与设计参数比较,取值为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