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漫画类题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漫画类题型解题技巧点拨


题、人物语言、 说明性语言)

二、如何读
1、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时 间、地点、环境)、概括内容、揭示 主旨的作用。 2、看图片: 单一画面:看关系,找联系.
多个画面:作比较,看变化.
示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文字。
1、 说 明 内 容 式
说明性文字
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画的右 边是一个坐在草地上的学者模样儿的人, 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一本百科全书, 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 个水桶,还有一根钓鱼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 成圆形,上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 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线,伸入井中。画 的下面写着:“书上说, 鱼儿离不开水”。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 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 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分类: (1)从篇幅看:单幅,连环,组合。 (2)从漫画的功能看,主要是讽刺, 也可赞扬。 (3)从讽刺的内容看,有时弊,有 做人,有做学问,有哲理,有人与自 然的关系等等。
一、构成要素
: 图/文(标
【分析】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讽刺的寓 意。漫画中人物双脚叠加坐在椅子上,却把 鞋子穿在椅子脚上,无疑是想制造双脚着地 的假象。很明显,该漫画是讽刺那些弄虚作 假借以掩人耳目之人,故可轻易判断为D选 项。其它三项均非从讽刺角度拟标题,故可 排除。
3.(07年全国卷)漫
画作文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 了,周围站着三个人, 分别代表了社会、家 庭和学校,三个人异 口同声地说“出事了 吧!”。文体自拟, 自命标题,800字以 上。
第一、仔细观察漫画的标题、主体及注释等内容。
就这幅画来看,其构成要件有一个孩子、一块西瓜皮、 三个大人(三个大人,一个代表孩子的家长,一个代表学校 ,一个代表社会)、一句“出事了吧!”的话。
第二,读懂画面内容。
在这幅画里,人物是一个孩子、三个大人;事件可以概 括为:一个孩子因为踩着一块西瓜皮而跌坐在地上,孩子的 家长、学校、社会面对跌坐在地的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出事 了吧!” “孩子踩着西瓜皮跌倒在地”是一件小事,但就是这样一件 小事,却让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都认为是“出事了 ”。这里关键是对“出事了吧!”的理解。这句话是反映孩 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跌倒这件小事的态度的关键句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 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巩固训练】

2.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 画,作为标题,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
【题型示例】
• 一、漫画类语用题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写公益广告等 • 二、漫画类作文
1.(05年天津卷)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 意。
• 内容描述: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三只小狗 从右往左前进,最后一只是只盲眼的小狗, 它拄着拐杖。在它们的前面有个地洞,但前 面的明眼的小狗没有看见脚下的地洞,都掉 入洞中,而盲眼的小狗绕过地洞安全而行。 • 寓意: 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关注脚下,不要 好高骛远。
练习
1、写一 段说明性 的文字。
说明性文字
漫画标题为《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 的鱼缸,左边鱼缸里有两条鱼右边的有一条 鱼。左边鱼缸中的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 对面的鱼缸,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 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 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两条鱼已 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 一下位置。
爱 心
练习
沉重的爱 扭曲的爱 爱与碍
名人 效应
名人效应
“商”风败
4、拟写标语式
(1)一吸足成千 古恨,请远离毒 品 (2)不吸不知道, 一吸就完了—— 请勿试毒 (3)远离毒品不 尝试,你好我好 大家好
不着边际 ——贪污有损健 “不要以身试毒”, “绝不能以吸毒来解决人 康,请勿尝试 “不要尝试让你死亡的 口问题”,“要吸毒?你 更换主题 ——吸烟是慢性 毒品”; (1)主题要明确。 是忘了鸦片对国人的残害 可巧用修辞——请勿尝 自杀,请珍重自己 了!”,“一旦跳进毒坑, (2)用语有分寸。 转换主题 ——尝试是丰富 试,毒是死神的化身。 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可化用名句——劝君莫 人表现,但要拒绝尝试毒 (3)表达现文采。 “想吸就吸吧,只要你不 品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 怕变成白骨精”,“要吸 打擦边球 黄昏。 ——不要站在毒 毒品,就用你的骨头来交 可移用广告——远离毒 字上吸气,否则你会中毒 换”,“想死吗,那就跳 反语不当 ——一次尝试, 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 进 毒 品 绞 肉 机 吧 ” 你就会得到永远的解脱 家好。
2.(10年天津卷)给下面这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解说应 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 画面解说:①路遇钉耙,视而不见;②误踩钉 耙,迎头痛击;③采取措施,铁钉固定;④心 安理得,扬长而去。 • 标题:补救措施/问题解决啦 • 解析:这是一组连续的漫画,一个提工具箱的 人在路上误踩钉耙,被击中头部,这个人立即 用大钉子将击中自己的钉耙钉在地上,然后离 开了。这组漫画讽刺了一种“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可笑行为方式 。(画面描述) • 漫画寓意:整个图画是讽刺顾此失彼,做事情 不抓关键,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人。

【方法点拨】
(二)揭示寓意
所谓揭示寓意,就是用概括性的语 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 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解题思路: 首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包括标 题、主体和注释),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 行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 揭示的主题。
吸烟带来一 时的快乐, 留下永恒的 伤痛
1、说明内容式 2、概括主题式 3、拟写标题式 4、拟写标语式
5、作文成篇式
1、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 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 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 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 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2、加强文字锤炼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1、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 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2、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3、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 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 4、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5、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6、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 第三,揭示画面寓意。 图画通过一个孩子踩着一块西瓜皮 而跌坐在地,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 却认为是“出事了吧!”这种生活现象 ,讽刺了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 行为(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 )的过度关注(心疼、埋怨、责怪、嘲 笑)的生活现实。
第四,根据漫画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正确 立意。
高考漫画类题型 解题指导
【考情扫描】
• (05年天津卷)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 • (07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 (10年天津卷)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 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解说应符合情 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 (1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12年福建卷)16.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 (1)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 。 • (12年湖北卷)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 (12年江苏卷)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方法点拨】
(四)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审题立意,审题 与立意的成功靠的是对漫画的理解。因此,要读懂 漫画,就要透过漫画的内容,深入发掘它的深刻寓 意。其解题步骤与“揭示寓意”的题型相近。具体 如下: a.看漫画的标题。 b.看漫画的画面。 c.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d.看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
• 从孩子的角度看,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孩子跌倒了(遇到挫折、犯错误、出了问题等 )并不可怕; 2.孩子的成长需要“跌倒”(挫折)。 • 从孩子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行为过度关注 的角度看,可得出以下立意: 1.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 2.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跌倒(遇到挫折、犯错误、 出了问题等)

如果只注意到画面局部要素,不能准确把 握图画寓意的立意,顶多也就属于“基本符合 题意”。 • 如:谈学生成长的责任; 关于孩子的人身伤害问题; 由孩子摔倒谈到家庭、学校、社会应帮助孩子 角度看:要提倡建立和谐社会; • 由西瓜皮角度看,谈社会公德或环境保护。 当然,内容完全和图画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的,就属于“偏离题意”了。
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
拿起它,你已吃掉整片森林。当你掰开 这双筷子的一刹那,又为伐木工人找到 了毁掉森林的理由,作为回报,他将送 给你漫天黄沙,流失的水土以及动物流 离失所后的尸体等意想不到的“礼物”, 而您也将它们传给您的子孙!
形象地讽刺了 一些人急功近 利,为了一时 的利益而破坏 文物的行为。
回顾前几幅画的主旨,看 看寓意是怎样找出来的






此外,要写好漫画作文,还要多留心生活,多 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写作时要在 揭示漫画的内在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去写。 如: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就可做如下安排: 起: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进行描述(力求简明、清 楚) 承:紧承叙述,引出观点、话题(力求自然、准确) (提出问题) 转: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力求深度、力度) (分析、解决问题) 合:综合上文,再申主旨 (力求完整、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