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手机外壳塑胶件IQC进料检验规范

公司手机外壳塑胶件IQC进料检验规范

公司手机外壳塑胶件I Q C进料检验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某公司手机外壳塑胶件IQC进料检验规范【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第2版适用范围 : IQC 进料检验日期 :核准: 何安平审核: 唐浴光编写: 蒋昊、李成荣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一、目的: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IQC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二、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MQE主管协调处理。

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MQE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参考文件3.1 GSM FQA外观检验标准3.2 DBTEL电池板外观检验标准3.3客户要求的相关文件四、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4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5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6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4.17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8颜色分离: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4.19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距离)4.20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21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22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3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24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五、抽样计划5.1 外观抽样依据MIL-STD-105E 一般Ⅱ级随机抽样5.2 AQL : MAJOR: 0.4 MINOR: 1.0六、外观区域划分6.1 AA面: Lens透明区 (如图示)6.2 A 面: Lens非透明区及手机前盖正面 (如图示)AABA B AC6.3 B 面: 手机前盖侧面,后盖及电池盖正常使用中可看到之区域 (如图标)6.4 C 面: 手机后盖被电池覆盖之部份,外置电池内侧表面及内置电池表面 (如图示)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7.2 A面检验条件距离:30cm 时间:10秒光源 :600-800 流明位置: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 7.3 B面检验条件距离:40cm 时间:10秒光源 :600-800 流明位置: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 7.3 C面检验条件距离:60cm 时间:10秒光源 :600-800 流明位置: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八、喷漆可靠度测试:8.1 耐磨擦试验8.1.1 试验条件:RCA磨擦机施加175g荷重,150cycles8.1.2 测试设备:RCA耐磨擦机.8.1.3 判定方法:8.1.3.1 透过表层到基层可见, 判定为不良;8.1.3.2 透过表层到表层下面其它颜色的油漆, 判定为不良;8.1.3.3 磨损到肉眼可见时,判定为不良.8.2 百格附着力试验8.2.1试验条件:胶带黏贴30-90秒内 180°迅速拉起胶带8.2.2测试设备: 百格刀(.锋角15°`30°),3M(600 or 610型)胶带.8.2.3判定方法:划痕边缘及交点处有部份脱漆, 受影响区域 > 15%判定为不良.8.3溶剂试验8.2.1试验条件:使用MEK(乙丙醇、丁酮)涂擦喷漆层表面 ,静置3min8.2.1判定方法:喷漆外观应可抵抗3min 的MEK 腐蚀﹐无明显的覆盖层破裂和起泡,起皱或油漆潜在的分解.8.4 铅笔硬度试验8.4.1试验条件:三菱铅笔500g,以45°划过喷漆件表面,由5H-HB依序降低硬度,直到不能划破表层为止8.4.2判定方法:表面硬度>2H为OK8.5 冷热冲击试验:9.3.1 试验条件:+85℃~-40℃,45min,25cycle,热柜开始.9.3.2参考规范:IEC68-2-14.9.3.3测试样品数量:5pcs.9.3.4判定方法: 外观无明显变形、起泡、剥落.九、电镀可靠度测试:9.1 耐磨擦试验9.1.1 试验条件:RCA磨擦机施加175g荷重,150cycle9.1.2 测试设备:RCA耐磨擦机.9.1.3 判定方法:透过表层到基层可见, 判定为不良;9.2 附着力试验(仅限电镀平面面积超过1c㎡以上之产品)9.2.1试验条件:9.2.1.1使用刀片在镀件上画出相距1mm的格子,划痕要到达底层;(如产品电镀平面面积低于1c㎡则无需此步操作)9.2.1.2胶带黏贴30-90秒内 180°迅速拉起胶带9.2.2测试设备: 百格刀(.锋角15°`30°),3M(600 or 610型)胶带.9.2.3判定方法: 观察镀层是否有脱落现象,受影响区域> 15%判定为不良.9.3 热冲击试验(9.3.1 试验条件:+85℃~-40℃,45min,25cycle,热柜开始.9.3.2参考规范:IEC68-2-14.9.3.3测试样品数量:5pcs.9.3.4判定方法: 外观无明显变形、起泡、剥落.9.4 盐水喷雾试验:9.3.1 试验条件: Na Cl浓度5%,温度35℃±1℃,时间48h9.3.2测试样品数量:5pcs.9.3.3 判定方法: 除去盐渍后无明显色泽变化及剥落现象9.5 铅笔硬度试验8.4.1试验条件:三菱铅笔500g, 以45°划过喷漆件表面,由5H-HB依序降低硬度,直到不能划破表层为止8.4.2判定方法:表面硬度需>2H为OKIQC零件性能测试规范版本: 02十、实装测试8.1实装抽样数为8.1.1如来料有2个穴号(或2个以下),则实装数每穴需抽取5pcs;8.1.2如来料有3个穴号(或3个以上),则实装数每穴需抽取2pcs;8.2装配件含手机前盖、后盖、电池盖、LENS、电池扣、Hinge及相关配件;前后盖需加PCBA合盖锁螺丝实装8.3装配标准规范A、LENS (指LENS与前盖之装配)1)LENS与前盖组合间隙<= 0.25mm2)LENS平面超出前盖平面有台阶效应<=0.1mm且无刮手现象3)LENS装配时不得有卡合困难现象及装配后不得有上翘不平整之现象4)LENS装配后透过透明区域垂直目视不可有背胶及Housing外露现象B、前后盖 (前后盖、前盖和KEY、Folder 和Base;(需加PCBA板锁盖及安装Hinge)1)前盖和KEY装配无卡键之现象2)铜柱不得歪斜,高度以Boss端面为基准不得上浮或下沉0.10mm3)Hinge装入Housing时不可有无法装入现象及装入后松动现象,手机翻盖折迭时Hinge处不可有异音现象;4)前后盖组合间隙直板机一般不得≧0.50mm,翻盖机一般为不得≧0.30mm,但组合间隙极差不得超过0.20mm;针对翻盖机Folder舆Base合盖后最大缝隙不得≧0.65m错缝不得≧0.45mm5)前后盖组合台阶效应<=0.15mm且无刮手现象6)前后盖卡合不可困难、明显错位或不到位7)螺丝锁盖不得有滑牙、面板顶白、螺孔开裂、柱子断等现象8)前后盖螺丝柱子无错位影响机构之现象C、后盖 (后盖和电池盖、后盖相关配件)1)后盖PCBA板卡脚卡合到位2)各配件与后盖应卡合顺畅3)电池盖装配不可有明显松动之现象4)电池盖与后盖扣合顺畅不得有阻滞或不到位之现象5)后盖与电池盖间隙台阶效应<=0.15mm 且无有刮手现象电池扣装配顺畅不得有阻滞或不到位之现象6)天线拧合与后盖天线孔间隙<=0.4mm7)天线不得有难拧入或歪斜之现象十一、关于产品颜色样品及色差规定9.1 检验依据: 依ID或市场部所认可之颜色样品作为Golden Sample;9.2 判定标准: 依ID或市场部所认可之Golden Sample舆产品进行色差比对,深色产品(如珍珠蓝色,钢琴红色)色差值ΔE≦2.0,浅色产品(如银色,珍珠白色)色差值ΔE≦0.8。

十二、包装要求10.1 依照承认书要求、不得有影响质量防护或缺漏之问题10.2 包装方式须符合承认书之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