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关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概述
汽车关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概述
1)致命故障 2)严重故障 3)一般故障 4)轻微故障
4.3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价时,可将产品分为可修产品和不可修产 品两种类型。
4.3.1不可修产品的可靠性评价
不可修产品是通过其寿命的统计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价
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可靠度、不可靠度、失效概率密
度、故障率、平均寿命等。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6.3汽车传动系统可靠性
汽车传动系统简介
分类
组成
机械式
液力机械式 静液式和电力式
离合器
变速箱 传动轴和差速器等
汽车动力的传递方向为:引擎—离合器—变速箱— 传动轴—驱动车轮。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汽车传动系统可靠性分析
对汽车变速器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即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可能 造成系统故障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系统故障原因的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或其发生概率,以计算系统的故障概率、采取措施。
需要在轴承进入耗损阶段之前 就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 其进入故障高发期的耗损阶段。
5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 寿命研究
收集轴承的故障时间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得到 10%的轴承发生故障
的那个时间点,用 B10 表示这个时间点,如果轴承工作到这个时间 点仍未失效(大概占 90%左右),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0
障,如滚珠轴承的故障;
2
1 x2 2
磨损积累、疲劳积累和损耗积累逐渐产生的故障。
1 ( z )
1 (
t
)
故障率函数为:
( z ) f (t ) (t ) R(t ) 1 ( z )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6.1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的评定指标和国内外研
究现状
真正用于发 动机行业
我国内燃机 标准中制定 了一套可靠 性评定指标
20世纪40年代
B
60-70年代
80年代
D
1987年起
A
起源
C
我国可靠性技术先 后应用在农业机械 和工程机械行业上, 推动了我国发动机 可靠性工程研究的 开展。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
造管理形成的 产品可靠性。
2可靠性及其特征
2.3可靠性特征
产 品 可 靠 性 具 有 如 下 特 征 :
01 02 03 04 05
可靠性与专业技术密切相关 可靠性与故障相关 可靠性水平与使用条件相关 可靠性与预防手段相关 可靠性与人机工程因素相关
:
3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3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运用概率统计和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产品(单元或 系统)的可靠性作定量研究。它是可靠性理论的基础 之一。
M=B(MTBF十MTTFF)十80e-CD
式中:B、C一加权数(计算系数)。 汽油机:B=0.176,C=0.09; 柴油机:B=0.125,C=0.115。
5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 寿命研究
5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 寿命研究
5.1汽车可靠性参数B10的定义
MTBF 和 MTTFF 描述了产品在规定任务时间内的故障强度,但 是有以下的不足 不适合描述寿命分 布形式为非指数分
3.1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密度函数为
F (t ) 1 et
可靠度函数为
f (t ) ert (0 t ,0 )
式中λ表示故障率。 指数分布的故障分布规律适用于发动机随机性冲击产生的故障 正常使用下突发故障 可维修的故障
3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3.2正态分布 3.3威布尔分布 发动机中有些零件故障是由几种相对独立、作用均匀的微小差异量
使用者对 汽车的安 全性要求 不断提高 满足国内 外竞争形 势的需要 为了提高
A
B
C
产品经济
性
D
2可靠性及其特征
2可靠性及其特征
2.1可靠性定义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为非确定性,而属于具有概率性质
和随机性质的
2可靠性及其特征
2.2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
产品在使用条件下,如 运输、保管、维修、操 作和环境条件等综合因 素作用下,保证固有可 靠性的发挥与实现 使用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 通过设计、制
用于汽车变速、 变输出扭矩。
传动系
行驶系
接受传动轴的动力 , 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 作用产生牵引力 ,使 汽车正常行驶 由制动操纵机构和 制动器组成,有鼓 式和盘式制动器两 种结构型式。
转向系
制动系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确定汽车底盘零部件可靠度许用值的模糊方法
汽车底盘的各部分零件或总成之类的机械产品的可靠度 影响确定汽车底盘机械零部件可靠性水平等级的因素有 许用值,受产品发生故障后所引起的危险性、造成的经 :故障或失效所产生的后果的危险程度u1;故障后果造成 济损失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 的经济损失u2;某零部件可能的工作时间u3;零部件的维 因此用模糊方法确定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等级及其对 护和修理条件u4所以因素集为 应的可靠度许用值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U = ������1 , ������2 , ������3 , ������4 因素集中各元素的大小、长短、优劣等状态,可用“很 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等来表示。该状态的集 合称为因素等级集,记为ui
规定 条件
规定的汽 车产品工 作条件, 它包括 环境条件、 运行条件、 管理条件 等。
指规定的 汽车产品 使用时间, 它可以是 时间单位, 也可以是
规定 时间
规定 功能
指汽车设 计任务书、 使用说明 书、及国 家标准规 定的各种 功能和性 能要求。
。
行驶里程
数、工作 循环次数。
研究的对
象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4.2汽车的故障分类
1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发展概况 产品质量通常包括三个指标
1
功能指标 可靠性指标 维修指标
2
3
产品功能指标是主要指标,代表产品的使用价值。
功能指标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则产品将被认为不可
靠或不太可靠,即可靠性问题。
1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发展概况 汽车可靠性的重要性
汽车结构 复杂程度 增加,不 可靠性因 素增多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加权分值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BF表示故障发生的频繁程度,平均首次故 障里程MTTFF表示首次发生故障的早晚,当量故障率D表示故障 的危害程度。 加权分值M综合考虑了MTBF、MTTFF和D三方面的影响,采用 计分的方法评价汽车的可靠性,满分为100分,加权分值越高,可 靠性越好。
变速器齿轮传动件的 1 故障 变速器不能工作的概率
2
变速器可靠度分配框 3 图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变速器
0.938
壳盖密封 件
0.985
齿轮传动 件
产品可靠性工作的实际开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当时美国生产的军用飞机有半数不能正常使用。 轰炸机电子设备寿命只有几十个小时;海军用电子设 备有70%经常发生故障。美国国防部组织人力,开始 对电子设备进行可靠性研究,标志着可靠性研究的起 步
我国从60到70年代,首先在国防和电子工 业部门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和普及工作。然后推 广到机械工业等部门。
汽车关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概述
双语教学课题小组
组员:周梦越 杨武 谭静
肖灿 王建波
目录
1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发展概况 2可靠性及其特征
3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4汽车可靠性的内容及理论基础
5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 寿命研究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7总结
1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发展概况
1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发 展概况
发用 动下 机述 的指 可标 靠进 性行 通评 常定 :
可靠度(R) 发动机在规定使 用条件下,规定 时间内完成规定 功能的概率 有效度(A) 指发动机在某一 时刻具有或维持 其规定功能的概 率。
维修度(M) 指发动机在规定 使用条件下,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维修 的概率。
寿命指标 一是平均寿命tMTBF, 二是可靠性寿命 t。,三是大修寿 命B50 。
可靠度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 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度。 不可靠度 不可靠度又称失效概率。它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 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用F(t)表示。 故障率 故障率,又称失效率。它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 在规定时间内,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 比率,用λ(t)表示。 机械产品的故障率曲线一般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平均寿命 对不可修产品,平均寿命是指从开始投入使用到发生 失效(故障)的平均工作时间,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 间,用MTBF表示。
B10寿命的定义是:B10 寿命是个产品的工作时间点,产品工作到
这个时间点后,预期有 10%的产品将会发生故障。
5.2BX寿命的数学描述
假设某产品的故障累积函数(也可以称为不可靠度函数)为F(t), 根据B10 寿命的定义:F(B10)=10%,则B10=F-1(0.1)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6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布的产品的可靠性
不 足
难以判断产品的
耗损寿命,难以
确定大修期
汽车各级产品的寿命
分布形式一般为威布 尔分布形式,为非指
数分布的产品
5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 寿命研究
需要一种更合适的可靠性参数来描述
01 B10寿命 最早用于描述轴承的可靠性和 寿命。 02 轴承产品
可靠性是随其工作时间逐渐下 降,到耗损阶段故障发生的频 率陡然增高,进入故障高发期。 , 03 避免进入故障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