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9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若m-n=-1,则(m-n)2-2m+2n的值是()
A. 3
B. 2
C. 1
D. -1
2. 已知点A(a,2019)与点A(-2019,b)是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则的值为
A. 1
B. 5
C. 6
D. 4
3、在66方格中,将图2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2②所示,则图形N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下移动1格
B 向上移动1格
C 向上移动2格D向下移动2格
4、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5、为了解中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设置A:报纸,B:电视,C :网络,D:身边的人,E:其他五个选项(五项中必选且只能选一项)的调查问卷,先随机抽取50名中学生
进行该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条形图如图3,该调查的方式是( ),图3中的a的值是()
A 全面调查,26 B全面调查,24
C 抽样调查,26 D抽样调查,24
6、已知两数x,y之和是10,x比y的3倍大2,则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7、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则=( )
A B C D
8. 用配方法解方程,配方后的方程是
A. B. C. D.
8、若,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 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无法判断
9、如图5,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CA是的平分线,且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 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和,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
12. 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4x+3=0的两根,且O1O2=t+2,若这两个圆相切,则t=____________.
13.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
围是___________ .图6
15.如图6,的斜边AB=16, 绕点O顺时针旋转后得到,则的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 .
16.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第一象限,与轴交于O,A两点,点A的坐标为(6,0),的半径为,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7.解方程:.
18.如图8,四边形AB 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AB=5,AO=4,求BD的长.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 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如图9),把△ABD沿对角线BD翻折180得到△AˊBD.
(1)利用尺规作出△AˊB 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设D Aˊ 与BC交于点E,求证:△BAˊE≌△DCE.
21.在某项针对18~35岁的青年人每天发微博数量的调查中,设一个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为m,规定:当m10 时为A 级,当510时为B级,当05时为C级.现随机抽取30个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年人开展每人日均发微博条数的调查,所抽
青年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的数据如下:
11 10 6 15 9 16 13 12 0 8
2 8 10 17 6 1
3 7 5 7 3
12 10 7 11 3 6 8 14 15 12
(1)求样本数据中为A级的频率;
(2)试估计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 级的人数;
(3)从样本数据为C级的人中随机抽取2人,用列举法求抽得2个人的日均发微博条数都是3的概率.
22.如图10,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MN上有A、B两艘船,均收到已触礁搁浅的船P的求救信号,已知船P在船A的北偏东58方向,船P在船B的北偏西35方向,AP的距离为30海里.
(1)求船P到海岸线MN的距离(精确到0.1海里);
(2)若船A、船B分别以20海里/小时、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出发,匀速直线前往救援,试通过计算判断哪艘船先到达船P处.
四、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23. k.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正方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2,2),反比例函数(x0,k0)的图像经过线段BC的中点D.
(1)求k的值;
(2)若点P(x,y)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运动(不与点D重合),过点P作PRy轴于点R,作PQBC所在直线于点Q,记四边形CQPR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4.已知AB是⊙O的直径,AB=4,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点D在⊙O 上运动(不与点B重合),连接CD,且CD=OA.
(1)当OC= 时(如图12),求证:CD是⊙O的切线;
(2)当OC 时,CD所在直线于⊙O相交,设另一交点为E,连接AE.
①当D为CE中点时,求△ACE的周长;
②连接OD,是否存在四边形AODE为梯形?若存在,请说明梯形个数并求此时AEE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已知抛物线y1= 过点A(1,0),顶点为B,且抛物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1)使用a、c表示b;
(2)判断点B所在象限,并说明理由;
(3)若直线y2=2x+m经过点B,且于该抛物线交于另一点C( ),求当x1时y1的取值范围。

一、BDCBD, CBBAB
二、11、-3 12、0或2 13、
14、15、8 16、
三、17、解:整理原方程,得:. 1分
解这个方程:(方法不唯一,此略)
4分
18、6
19、原式
20、(1)画图略
(2)
21、(1) (2)500 (3)
22、(1)15. (2)B船先到达
23、(2)
24(1)略(2)①②存在,两个,AEED=4
25、(1)
(2)B在第四象限。

理由如下
所以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又因为抛物线不经过第三象限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
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所以,且顶点在第四象限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9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