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

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

第六章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重点掌握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有关内容,理解涉外物权的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能够应用本章的理论解决司法实践中产生的涉外纷争。

一、掌握以下概念
物权,涉外物权,国有化
二、理解以下问题
1.物权的特征和种类
(1)物权的特征:
(权利主体总是特定的,
(权利主体对物的直接支配权及排他性,客体是物)
(2)物权种类:
自物权和他物权,
完全物权限定物权,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主物权和从物权。

2.涉外物权法律冲突的产生。

3.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是各国解决涉外物权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决定:
(物权客体的范围,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消灭的条件,
(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
(物权的保护方法。

以下情况排除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
运送中的物品,
关于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
与人身关系密切的动产问题,
外国法人财产清算的法律适用问题,
无主土地上的物的问题,
外国国家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4.国有化法令的域内效力、域外效力以及补偿问题
第七章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学习目的:了解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了解决定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制度和中国的有关法律规定
本章问题:什么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当事人没有选定准据法时如何决定合同应该适用的准据法。

学习内容:第一节当事人自治原则
第二节当事人没有选择时的准据法的决定方法
第三节准据法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我国的法律制度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