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扶贫已近三年情况下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精准扶贫已近三年情况下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精准扶贫已近三年情况下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状
况调查研究
摘要:精准扶贫已近三年情况下,郑家埫村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房、产业扶贫等。

此次长江大学农学院暑期实践服务队开展了以“精准扶贫已近三年情况下,贫困户家庭产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郑家淌村为例”为主题的调研,此次调研采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作的模式,深入农户家里进行走访调查,共下发100份问卷,有效问卷81份。

关键词:贫困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升级、产品
郑家埫村位于水月寺镇西南部,海拔800米到1400米,属半高山、高山地势。

2001年12月由原郑家埫与垭头埫村合为一村,村委会驻郑家埫,辖五个村民小组。

五个村民小组由东北至西南依次分布,地势不一,村民居住较分散。

村内有硫铁矿、褐铁矿等矿产资源,盛产核桃,麻梨。

2015年,长江大学驻村工作队与县工作队等相关单位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该村海拔地势较高,农户分布不集中的特点,决定扶持村民发展多种产业以增加收入,例如种植中药材,养殖牲畜等。

近年来,郑家埫村在种植玉米、
烟草、养殖家猪等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柴胡种植、蜜蜂养殖等项目,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郑家埫村基本情况
郑家埫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距离宜兴公路10公里,海拔800至1400米,土地资源4382亩,耕地3204亩,林地15102亩,其中退耕还林1740.1亩。

全村5个村民小组384户127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508人。

全村党员35人,大学生村官一名,扶贫特岗村官一名,村民小组长5人,村民代表25人。

2016年接受市县验收,整村脱贫出列。

二、产业结构升级情况
由于郑家埫村的地理地势问题,该地主要发展种植业以及养殖业两大产业,随着精准扶贫政策进入郑家埫村,产业方面增加了很多扶持补贴,种植业:烟叶266元/亩,柑橘600元/亩,茶园改造200元/亩,核桃60元/亩,药材360元/亩,但药材种植面积必须超过两亩。

养殖业:扶持母猪,产仔后补贴400元/头,普通生猪150元/头,双莲鸡4元/只,鸡圈整改3000元/户,猪圈改造3000元/户,种羊、种牛2000元/头,能繁母牛1000元/头。

(一)种植业
对比精准扶贫政策进入郑家埫村之前和之后的几年,该村仍然以种植玉米为主,既可以作为粮食用以食用,同时也
可以作为饲料喂养生猪,多剩有余的还可以卖掉作为收入来源之一,不过随着新的种植产品的加入,部分农户减少了对玉米的种植,近几年,该村的玉米收购价稳定在一块每斤左右,好时可达一块二每斤,价低会到七毛每斤。

烟叶种植主要集中在郑家埫村的三组。

该村在政策的帮扶下修建了烤烟房,村民种植烟叶,然后收获,到自己加工,卖掉,既参与了生产,又参与了加工,增加了烟叶本身的价值。

烟叶种植的收成与天气密切相关,如若雨水过分充足,则烟叶会烂在田间,村民会根据该年气候以及降雨量考虑烟叶种植面积的问题。

中草药是近一两年开始广泛起来的,原先该村只有零零散散的野生草药收获,现在该村引进了白芨、柴胡等中草药进行产业升级,将部分田地用于种植中草药。

中草药种植算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中草药本就因其药用价值比较珍贵,市场上普通中草药一般是几十块钱一两,也有高达几百的,所以村民对中草药种植也比较有兴趣。

中草药的种植周期较长,可是很少需要施用农药化肥,所以种子投入的占比较大。

(二)养殖业
在养殖业中,生猪养殖占比最大,即使年老身体差,也会养上一两头猪作为年猪,但一般都会养上五至十头,有的养殖大户会养上几十头,养猪补贴带动了当地村民养猪,同时,该村还有其他政策,如修建猪圈补贴,帮助了扩大养殖
规模。

一般猪吃的就是自家产的玉米,但有的也会喂其他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的不仅是小猪的成本,还有外购的饲料费用,每年的甚至每个月的猪价波动都较大,所以养猪、卖猪也得看市场行情。

家禽的喂养最多的便是鸡,少数有养鹅和鸭的。

该村喂养喂养的家禽都没有用任何其他饲料,都是投喂玉米菜叶。

除此之外,放养的鸡也可以自寻食物,这样喂出来的鸡营养价值高,鸡蛋亦是如此,所以相对卖价也高。

该村的村民也在逐步提高“跑山鸡”的养殖数量以提高家庭收入。

牛和羊的养殖时间周期较长,一般牛还有耕地的用途,但牛和羊的卖价都较好,但由于不能尽快收入,所以养殖数量较少。

蜜蜂养殖是长江大学带入的养殖产业,该产业还在扩大中,由于蜂蜜价值颇高,同时养殖蜜蜂也不需要过多投入,所以这一产业从开始进入郑家埫村就比较受欢迎。

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郑家埫村都在慢慢的进行产业升级。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郑家埫村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目前郑家埫村主要玉米种植,生猪养殖,蜜蜂养
殖等,产业脱贫已见成效。

但从产品结构上来看,缺乏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名农产品。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不管是经营大众化产业还是精、名品,该村就业超过仍然集中在农业、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严重落后。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郑家埫村虽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现代农业的角度上来看,地势较高导致的灌溉问题,以及山洪泥石流毁坏庄稼,都使得郑家埫依旧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

加之郑家埫山大人稀,尽管已经修建贯穿全村的盘山公路,但因山体滑坡等原因,路况条件差,生产的例如“跑山鸡蛋”等优质产品无法运输出去,其他优良的产品也很难引进来,严重制约了郑家埫村农业产业的发展。

科技水平低,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在郑家埫村,种植中草药已经初具规模和成效。

但是,白芨、柴胡、玄参等因为种子不合格、管理技术不达标,土质不适宜等原因,一些幼苗甚至无法长出根部。

另外,传统的耕作手段已经在郑家埫村根深蒂固。

新型的有机无公害化肥无法取代化肥农药,由于自然环境限制机械耕作也无法代替牲畜耕作及人工耕作。

导致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非常低,农业发展仍然被天气、土质等自然因素所制约。

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对郑家埫村的产业转型来说,迫在眉睫。

缺乏市场信息以及农产品运销组织。

在走访过程中,我
们了解到有郑家埫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喂养家猪,并且贩卖。

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每家每户所卖出的猪肉价格相差极大。

抛去时间因素以及肉猪品质的影响,农户们所掌握的猪肉价格信息均来自镇上收购猪肉的个体户。

也就是说,在平等的交易中,农户们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就导致每个季度,农户们在没有掌握市场信息的时候,盲目的养殖家猪,以至于一年到头会出现不赚反亏的现象。

当前农业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对策与建议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组织发展,帮助农民了解市场。

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个体运销大户、培育民间运销组织。

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等方式,缩短农户与市场之前的距离,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态势,以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

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农业发展才能扩大规模,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打造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郑家埫村具有很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例如“跑山鸡”、“野生蜂蜜”、“山核桃”等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的产品。

对这些发展前景较好的项
目进行重点的扶持和培育,打造以“跑山鸡”为主的农家乐品牌,以“白芨”、“柴胡”等为主的中草药品牌等。

在开阔市场的同时,提高郑家埫村的知名度,借助村中自然条件的优势,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进而发展旅游业。

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

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劳动者文化水平偏低,科学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

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切实加强劳动者的技能技能和劳动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