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治疗学 胃痛

针灸治疗学 胃痛







证型
主症
寒邪客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停滞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气滞血瘀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苔脉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苔薄白,脉弦
舌质紫暗,脉 涩 苔白,脉虚弱 或迟缓
舌红少津,脉 细数
配穴
主。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配穴




10
证型
主症
寒邪犯胃 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饮食伤胃 胀痛,嗳腐吞酸,吐 不消化食物
肝气犯胃 胀痛连胁,嗳气频频
血瘀停胃 刺痛有定处,拒按
脾胃虚寒 隐痛,喜暖恶凉,按 之痛减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苔脉
苔薄白,脉弦 紧 苔厚腻,脉滑
苔薄白,脉弦
舌质紫暗,脉 涩 苔白,脉虚弱 或迟缓
留针30分钟。
因寒所致者,在神阙、中脘加用温和 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治疗1~2次。
指 结 构 是



21
2. 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箭
选穴: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
头 所
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指
内关;

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构
内庭。




22
方法:针刺华佗夹脊穴:进针深度
辨气血:痛呈胀痛、窜痛者,多属气 滞。病程长,痛持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 血瘀。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7
1.实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箭 头
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 所
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血瘀停胃。 指
2.虚证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构是
腹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 什
阴不足。


8
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
鉴别要 点 疼痛部 位
疼痛性 质
病势
真心痛
胃痛


当胸而痛
上腹胃脘部近歧骨 所


多刺痛、剧痛,

痛引肩背,并 伴有气短、汗
构 多隐痛、胀痛 是


较急,“旦发
夕死,夕发旦
死”
9
么 较缓,常有反复发 ? 作史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所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处方: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



方义:
15
随证配穴:胃脘胀痛、苔厚腻加阴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

(3)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

方义:

随证配穴:嗳气甚者加内关、膻中。

操作:针用泻法。




(4)瘀血停滞
40mm,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 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部为佳。
箭 头
留 完针毕,起虚针针寒后,型腹 一者部 般配加 留穴艾 针用盒 约捻灸3转0,提m待i插n。盒补内法灸,条轻燃刺烧所指结构
虚热型者配穴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 是
梁门;

肝气犯胃 — 太冲;胃阴不足 — 三阴交指结、
内庭;气滞血瘀 — 膈俞;脾胃虚寒 — 构
气海、关元、脾俞、胃俞。




13
临床治疗参考
14
(1)寒邪客胃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

方义: 随证配穴:痛甚者加梁丘。 操作:针用泻法加灸。
指 结
(2)饮食停滞
16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

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三阴交。 方义:

随证配穴:便血者加血海。

操作:针用泻法。






(5)脾胃虚弱
17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处方:

脾俞、胃俞、章门、 中脘、内关、公孙、关元。 所
方义:

随证配穴:心悸气短者加内关、神门。

操作:针用补法加灸。
0


胃痛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反生的疼痛,又箭
称胃脘痛。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所 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等病。 指 首批4慢3种性针胃灸炎适是应世症界之卫一生。组织(WHO)推荐的结构是



1
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又称作“心
箭 头
痛”、“胃心痛”等。本病与“真心痛” 所


3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箭 头
实证;

脾胃虚弱 → 虚证。


2.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是 什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么
则痛。

4
1.病因:
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 实证;箭

脾胃虚弱 → 虚证。

2 病机:

实证 →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18
胃俞

下脘、梁门头 所
太冲


膈俞


气海、关元什、 脾俞、胃俞么

三阴交、内庭
2.其他疗法


(1)穴位按压(指针)

(2)耳针:

选穴:胃、肝、下脚端、神门、脑、膈 结
(恶心呕吐)、胰、胆(消化不良) 构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 20-30分钟。适用于胃神经官能症。
是 什 么
(3)穴位注射:

19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治疗 箭
1. 急性胃炎的常用方案

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

寒 里泻内犯庭呕胃。吐者重,者加,神加阙公;孙食;积痛者重,者加,下加脘梁、丘;指结构是



20
方法:疼痛、呕吐剧烈者,先针内关、
足三里、公孙,用捻转结合提插法强刺激,箭
间 缓后歇,行再针针,中每脘隔,数平分补钟平行泻针,1次刺。激待不疼宜痛过稍强,头所
舌红少津,脉 细数
配穴
11
胃俞、梁丘箭 下脘、梁门头
所 太冲、期门指
结 三阴交、膈构俞
是 气海、关元什、 脾俞、胃俞么

胃俞、内庭
方义:腑会中脘、足三里 — 远近配穴 箭
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 — 头
为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所
操作
指 结





12
配穴: 箭
寒邪犯胃 — 胃俞;饮食停滞 — 下脘、头
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







2
胃与脾相为表里,肝对脾胃具有疏泄作用箭,
故胃病与肝脾有密切关系。

如属肝气犯胃,多由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所, 肝气失其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指 内 寒寒 邪若滋 均脾生可胃,引虚每起寒因胃,饮 病则食 发因不 作禀慎 。赋,不思足虑,劳中累阳,素或虚触,结构是什及

虚证 →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构是



5
[辨证要点]

(1)辨虚与实

(2)辨寒与热 (3)辨气与血
所 指 结





6
辨虚实: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 箭
著,纳后痛减者多属虚证。病程短,痛处 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
辨寒热:冷痛,喜温,泛吐清水者多 属寒证,灼痛,喜凉,泛吐酸水者多属热 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