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人工育王——(1)
交替)。
人工育王是在严格选择种群的基础上,利用 工蜂房内的早期幼虫或卵,改善其环境和营养条 件,让蜜蜂培育出成批的蜂王,以达到增加蜂群、 推广良种和更换蜂王的目的。
培育蜂王的时间多在春季和秋季,因为这两个
季节气候比较适宜,外界蜜源丰富,培育的蜂王品
质比较好,交尾成功率也高。
中蜂三型蜂各阶段发育期 (单位:天) 型 别 蜂 王 工 蜂 雄 蜂 卵 期 3 3 3 未封盖幼虫期 5 6 7 封 盖 期(甘肃省养蜂研究所)
育王的条件
丰富的蜜粉源 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强壮的群势 9 9 10 11
9
复式移虫 移虫后的管理
33 34
裁脾育王 移卵育王 组织交尾群 12 13
38 40 42
育王计划 移虫育王
选择种群 组织种用群 组织育王群 育王群的管理 人工育王的用具 移虫 13 14 19 22 23 29
脾,减轻工蜂哺育负担,使工蜂加强哺育雄蜂幼 虫。连续10天每天傍晚奖励饲喂,刺激哺育蜂的 哺育积极性。雄蜂房的封盖是突起的,所以雄蜂 脾两侧的两条蜂路要稍放宽。
• (2)母群:母群是提供育王幼虫的蜂群。选择蜂
蜜、蜂蜡、蜂花粉等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 分蜂性弱、抗病力强、繁殖力强、群势发展快、 无病的蜂群作母群。
• 四、裁脾育王
•
如果视力不好,移虫困难。采用切裁未封盖子脾的方 法育王。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 空蜂箱,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无王的 育王群,提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 下部切除下半部分,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 保留日龄一致的卵或小幼虫,让工蜂在切口处筑造王台。 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位置合适的王 台。割除修造和饲喂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 及多余的王台。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推算处女 王出房的日期。这种方法对处女王出房日期确定不精准, 所以要按正常发育时间提前1~2天分割王台。无王育王群 在分割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 (4)提取子脾:提取育王移虫的幼虫脾时,巢脾
上的蜜蜂不能抖落,应该用蜂刷轻扫去,以防幼
虫移位。选用的子脾应该是较深色脾,衬托白色
幼虫,比较明显,方便移虫。
• (5)移取幼虫:用移
虫针的舌部顺幼虫弯向 的外侧(幼虫背部)紧 贴巢房边缘,稍斜地伸 入巢房底部,把幼虫带 乳浆移出,再将移虫针 舌放入蜡碗内底部,轻 压移虫针的弹簧推舌杆, 把幼虫连乳浆推入蜡碗 底。移好一框后迅速放 入育王群。动作要轻稳, 以防幼虫移位。
群作父群培育雄蜂。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
需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
培育雄蜂在移虫前的20天开始。
•
培育雄蜂的巢脾最好是新造的雄蜂脾。也可 用半张巢础或把旧巢脾下部切去四分之一,插在 箱内两张靠边的蜜脾中间,让工蜂筑造雄蜂房。 修筑至一半时,于傍晚移到两张子脾中间,供蜂
王产雄蜂卵。育虫群要密集蜂数,抽出部分幼虫
•
若外界粉源不足时,给育王群在王台封盖前每 天饲喂花粉。不论外界蜜源是否丰富,王台封盖
前每晚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糖浆,刺激蜂群兴
奋哺育。外界蜜粉源丰富,工蜂会在王台间筑造
赘脾包围王台,影响蜂王发育,甚至不能出台。
因此,应该在育王区的粉蜜脾间加巢础,减少工 蜂在王台间筑造赘脾,并随时撕下赘脾。若进蜜 过多,可抽出部分蜜脾调给别群,换入巢础。气 温突变,要及时对育王群做好保温。
• (2)移虫针: • 移虫针是将小幼
虫移植到王台碗内 的工具。常用的是
牛角弹簧式移虫针。
由移虫舌(薄牛角 片制成)、细塑料 管、推虫杆、细弹 簧、塑料扎线组成。
(3)蜡碗棒:是制蜡 碗的模具,由细致易吸 水的木棒制成。蜡碗棒 下端直径6毫米毫米,逐 渐往上过渡到10毫米处 直径7.5毫米。
• (4)蜡碗:是承受蜂王
交尾箱的类型 43 组织交尾群 47 成熟王台的提取和诱入 48
交尾群的管理
检查蜂群及蜂王的情况 交尾群的管理特点
51
51 58
秋季育王的好处
63
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通常只允许一个蜂王 存在,蜂群不轻易培育蜂王。只有3种蜂群自己培 育蜂王,即有分蜂热的蜂群、蜂王老残的蜂群或 无王蜂群。有时也会出现母女同巢的现象(自然
• (5)粘蜡碗(塑料王
台):先用蜂蜡将蜡 碗或塑料王台粘在小 块的薄木片上,再用
蜂蜡将薄木片连同的
蜡碗间隔10~15毫米 分别粘在育王条上。 将两个粘好蜡碗的育 王条安装在育王框上。
• 6、移虫 • 移虫是人工育王最重要的环节。 • (1)移虫的环境条件:移虫时选择避风、明亮、
阳光不直射的整洁场所。气温在20℃以上,操作 要快。气温低时,在室内进行移虫操作。
• • • •
粉、酿蜜、使用蜂胶等大
部分巢内工作;19日龄后
从事出外采集,守卫御敌
等工作,直至老死。
一、育王的条件
• 1、丰富的蜜粉源: • 蜂群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建造优良的王台。
所以育王期间外界要有丰富的蜜粉源,充足的粉 源尤其重要。自移虫、蜂群加台、出台、交尾、 开始产卵、提用蜂王,用时一个月,所以需要有 连续40天左右的蜜粉源。
•
人工育王不但要求数量,更要保证质量,每群育王不超 过20个。王台封盖后,一直放置在育王群内护理,等待成熟 分配。产卵区内的王台随时毁尽,以免分蜂。框式隔王板必 须是标准隔王板,防止蜂王越出繁殖区破坏王台。
• 5、人工育王的用具 • (1)育王框:是安放王
台的框子,常用的是2条 育王框,框内上下等距 离地横着安装2条宽10毫 米的板条,每条安放10 个王台基。长、高与标 准巢框一致,宽度为标 准巢框的1∕2(约为13 毫米左右)。可用标准 巢框改制,上下框梁和 侧板的宽度一致。
幼虫用的人造台基。制 蜡碗的蜂蜡要不含杂质 的纯蜂蜡,最好是封盖 蜜的蜡盖或赘脾做原料。
•
蘸蜡碗时,先将蜡碗棒 放入冷水泡1小时,取出 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 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 如此反复蘸3~4次,一次 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 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用手 指轻轻旋脱下来。制成的 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 无气泡。蜡碗的长度要适 宜,太长蜜蜂不易接受。
•
育王群布局
育王群
框 式 隔 王 板
• 4、育王群的管理: • (1)每3天彻底检查育王区1次,毁除王台; • (2)每3天调整1次蜂巢,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
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入繁殖区。
• •
(3)自组成之日起,连续8天每天傍晚奖励饲喂,刺激 哺育蜂的哺育积极性。 (4)枣花、枸杞、沙枣流蜜期育王,要加喂酸饲料,中 和枣花、枸杞、沙枣蜜中的生物碱。
饲喂幼虫,并使巢温降低。
•
复式移虫后次日,检查接受情况;第四天上午, 进行第二次检查,查看台内幼虫发育的情况和王 浆量,动作要稳、快,以免幼虫离浆下移和扰乱 哺育蜂泌浆饲喂。第六、七天,再检查一次,这 时王台已封盖,把未封盖、歪斜、细小的淘汰。 同时再次检查产卵区和育虫区中的每张巢脾,毁 尽遗漏的自然王台和改造王台。如果有遗漏,日 后肯定发生毁台事故或分蜂。
• 4、强壮的群势: • 育王群必须是健康、无病,具有各期的蜜蜂,
特别是大量适龄的泌浆哺育蜂的强群,6足框以上。 只有强壮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
二、育王计划
育王之前,要按蜂场需要的蜂王数量、育王日 程,合理安排。实际育王数量要稍多于所需数量。 预留好接受率、出房率、交尾成功率的误差。
• 三、移虫育王
•
育王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育蜂王的质量。 养蜂者想培育出理想的蜂王,就必须掌握人工育 王的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 工蜂的工作日龄: • 工蜂出房后3日龄内在巢内做些简单的清理巢
房工作;4~5日龄的幼蜂调制花粉,喂养大幼虫; 6~12日龄王浆腺发达,能分泌王浆,喂养3日龄 内的三型蜂的小幼虫和成年蜂王;13~18日龄蜡 腺发达,主要担任泌蜡筑造巢脾、清理巢箱、拖 弃死蜂或残屑、夯实花
(5)迁飞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强。
综合以上条件,选择出蜂群,分别做父群和母
群,培育雄蜂和育王幼虫。
• 2、组织种用群 • (1)父群:种用雄蜂的数量和质量不但影响处女
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影响授精效果,子代蜂群的品 质优劣。选择蜂蜜、蜂花粉、蜂蜡产量超过全场平 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蜂
• (2)选择虫龄:所移的幼虫选择由卵孵化24小时
以内、乳浆充足的小幼虫。此时幼虫体是弯弯的 新月形,蛋清色。
•
判断卵和小幼虫日龄的方法—— 卵:一日 “端(立)”、二日“斜”、三日 “倒”;虫: 四日 “弯”、五日 “盘”、六日“圆(圈)”。
• (3)修整台基:在移虫前2~3小时,将粘好蜡碗
的育王框放入育王区让蜜蜂清理修整蜡碗。整修 后的蜡碗粗具王台的雏形,且温热柔软。蜡碗的 温热,关系到王台的接受率高低。
框以上,群内有大量6~12日龄适龄泌浆蜂的强群 做育王群。
•
在移虫的前一天组成。清除每张巢脾上的自 然王台和改造王台。将蜂王剪翅后用框式隔王板
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另一侧无王区
作为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张有粉蜜的成熟封
盖子脾和2张幼虫脾,幼虫脾居中,育王框插在2
个幼虫脾之间。育王群内的蜂脾比例为1∶0.8。 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利于密集蜂群(群势达6足框 以上)和减少工蜂哺育幼虫的负担。群势不足, 提前6~7天调进老熟的封盖子脾,增强群势。
• 图片
• 五、移卵育王
•
移卵育王培育的蜂王,整个幼虫期的营养等条 件较稳定,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小,适合早春育王。 但接受率低,占用育王群的时间较长,并且操作 比较复杂。种用群的组织与移虫育王的一样。
• 1、将卵房粘在王台条上 • 先将卵脾切成具有单列完整的巢房条,再隔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