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第11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3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4
染色体的数目异常:down
syndrome with Trisomy 21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5
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患者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6
十三体综合征患者示颅面和手的畸形:游 离型、嵌合型或易位型
10/8/2020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2
2)缺失:染色体丢失一个片断,使保留在 核中的有着丝粒节段缺少了部分遗传物 质。
3)重复:在一套染色体里,一个染色体片 段出现不止一次。
4)易位: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节段接到另 一染色体上称为易位。
分单方易位、相互易位和复杂易位。
裂隙和断裂、环状染色体等结构异常类型。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7
• 只有起源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才能够 遗传。
• 突变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 致突变作用:外源化学物及其它环境因 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而且这种改变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的过程称为致突变作用。
• 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畸变。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
• 遗传毒理学的一个分支。
• 遗传毒理学检测在亚毒性暴露水平即能 特异性地引起基因损伤,造成机体遗传 特性改变的物质,研究其毒性作用特点 及对人类的潜在影响。
• 它主要研究致突变的作用机制,应用检 测系统发现和探究突变物,提出评价致 空变物对健康危害的方法。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8
第二节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
基因大段损伤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9
一、点突变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 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 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 阻塞。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 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 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 贫血而造成死亡。
程度的差异通常称为变异。 • 变异的原因: • 1)父本、母本的遗传物质由于重组而发生; • 2)由于基因突变而发生; • 3)由于生物的染色体组成发生变化(染色体
突变)或细胞质发生变化而发生。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4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5
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畸形包括亲代畸形的血缘遗 10/8/2020 传和配子或胚体细胞食的品毒染理学色体畸变及基因突变。 6
!
23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2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 •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后

• 第四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方法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3
第一节 概述
• 遗传的稳定:相对的,两面性。 • 遗传的不稳:变异,两面性。 • 变异:物种的个体和各代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同
b-globin gene mutation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0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1
二、染色体畸变
•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异常。 • 类型: 1)倒位:当某一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
其中间节段倒转180度再重接,因其位置 被颠倒,称倒位。如果被颠倒的片段包 括着丝点,则称为臂间倒位;如果被颠 倒的片段不包括着丝点则称为臂内倒位。
• 一些具有平面环状结构的化学物可以非共价结 合的方式嵌入核苷酸链之间或碱基之间,干扰 DNA复制酶或修复酶,引起碱基对的增加或缺 失,导致移码突变。
10/8/2020
9-氨基吖啶
食品毒理学
21
3. DNA-蛋白质交联物形成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22
10/8/2020
哈哈,


食品毒理学

1)亲电子性化学物(诱变剂)与DNA作 用形成共价结合物-加合物(adduct)。
2)对DNA和蛋白质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 质,使DNA烷化。
• 诱变剂有专一性,烷化剂在中性环境中 几乎都能与核苷酸链上的全部氧和氮原 子(除连接在戊糖上的氮以外)产生烷 化。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20
2. 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食品毒理学
17
18三体综合征患者(左)面部特征; (右)手的典型握拳式:游离型、嵌
合型或易位型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8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
丝为靶。
10/8/2020
食品毒理学
19
一、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1. 与DNA分子结合形成加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