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南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前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几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
A.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
B.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明确的一致标准
C.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D.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答案】D
【解析】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时的主要任务。
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全部属于舌尖中浊鼻音的一组汉字是()。
A.拿、耐、挠、拟
B.逆、捏、吝、闹
C.努、暖、牛、靓
D.酪、鸟、囊、脑
【答案】A
【解析】汉语中舌尖中、浊鼻音声母只有n声母,A项全部属于舌尖中、浊鼻音;B项,“吝”为边音l;C项,“靚”为边音l;D项,“酪”为边音l。
3.“动用”两字的韵母依次属于()。
A.开口呼、齐齿呼
B.开口呼、撮口呼
C.合口呼、撮口呼
D.合口呼、齐齿呼
【答案】C
【解析】“动”的韵母是:合口呼ong[uŋ];“用”的韵母是:撮口呼iong[yŋ]。
4.下列汉字声韵调全同的一组字是()。
A.要、药
B.紧、寻
C.落、诺
D.素、树
【答案】A
【解析】A项,“要”和“药”的拼音均是:yào;B项,“紧”和“寻”声韵调全不相同;C项,“落”和“诺”声母不同;D项“素”的拼音是平舌音“sù”,“树”的拼音是翘舌音“shù”。
5.下列笔画数目相同的一组是()。
A.瓜、本、凸
B.休、从、益
C.取、刃、本
D.比、耳、明
【答案】A
【解析】A项,“瓜、木、凸”的笔画数都是5画;B项,“休”6画,“从”4画;“益”10画;C项,“取”8画,“刃”3画,“本”5画;D项,“比”4画,“耳”6画,“明”8画。
6.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个词素组成的。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奥林匹克”四个字为一个词素,因为它是音译外来词,分开说无任何意义;“运”是一个词素,还可以组成“城运”等;“动”是一个词素,可以组成“动态”等;“会”的一个词素,还可以组成“会议、议会”等。
7.以下各项中结构关系完全一致的一组词是()。
A.预习、特点、通用
B.阿姨、桌子、枝头
C.分类、采购、把门
D.地震、年轻、体验
【答案】D
【解析】A项,“预习”和“通用”为状中关系的偏正型复合式,“特点”为定中关系的偏正型复合式;B项,“阿姨”是前附加式,“桌子”是后附加式,“枝头”是联合型复合式;C项,“分类”是补充型复合式,“把门”是动宾型复合式,“采购”是联合型复合式;D项,
“地震、年轻、体验”都是主谓型复合式。
8.“打翻在地”中的“翻”和“在地”分别是()。
A.程度补语和趋向补语
B.程度补语和处所宾语
C.结果补语和处所补语
D.结果补语和趋向宾语
【答案】C
【解析】“翻”作动词“打”的结果补语,表明已经“翻”掉这一结果;“在地”则表示“打翻”之后的处所“在地”,因此“翻”和“在地”分别作动词“打”的结果和处所补语。
9.紧缩句“不看也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
A.条件
B.假设
C.顺承
D.递进
【答案】B
【解析】紧缩句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又称“紧缩复句”。
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
“不看也会”中关联词为“不……也”,表示假设关系,因此是表示假设的紧缩句。
二、分析判断题,如为错项说明原因(每小题2分,共20分)
1.普通话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声母中没有浊音。
()
【答案】×
【解析】普通话中塞音、擦音、塞擦音是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的分类;与声带是否振动分出的浊音和清音并不冲突;例如擦音中的r就是浊音声母。
2.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a代表了4个不同的音位。
()
【答案】×
【解析】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为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
字母a只是代表了一个音位/a/,[a]、[A]、[ɑ]、[ɛ]只是音位/a/的条件变体,它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出现的条件不同,不能算作音位,只是音位变体。
如下表:音位音位变体出现条件举例
/a/[a]
出现在韵尾[-i]或[-n]之前
[ai][an]
[A]
出现在无韵尾的音节
[iA][u A] [ɑ]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ɑu][aŋ]
[ɛ]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
[iɛn]
3.普通话中的“雨水”和“粉笔”两个词的声调完全一样。
()
【答案】√
【解析】两个上声字相连会发生变调,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
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例如:214+214→35+214;“雨水、粉笔”都属于这一类,变调后声调也完全一样。
4.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
【答案】×
【解析】复韵母即复合韵母,它包括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其中复元音韵母是指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如“ai、ou、uei、iou”等;带鼻音韵母是指鼻音韵尾的韵母,包含的元音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个,如“an、ing、uen、ueng”等。
5.相邻或者相近的两组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通常不用顿号。
()
【答案】√
【解析】相邻两个基数词连用表示概数,例如“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如“七、八个人”“三、四十个梨子”都是错误用法。
6.一个词的形式代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属于一词多义现象。
()
【答案】×
【解析】“一个词的形式代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分为两种情况:①可以指一词多义,即多义词,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②指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现象;如“别”的三项意义:别离;绷住或卡住;不要,不用。
这几项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只是用同一个字书写的同字同音词。
7.“茫茫”和“常常”都是叠音字单纯词。
()
【答案】×
【解析】“茫茫”是叠音字单纯词,如果将两个字分开会变得无意义;而“常常”则是重叠式合成词,可以单说,单用。
8.“点横竖撇捺”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规定的5种基本笔画。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