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

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______。

A.金银制品B.空气√C.货币D.枪支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体之外,能为人所控制并且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有体物。

民法上的物必须存在于人体之外;能为人所控制;能够满足人类需要;是有体物。

只有B项表述不符合上述特征,故选B项。

2.下列权利中,属于相对权的是______。

A.配偶权B.抵押权C.邻接权D.债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属于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

本题中,配偶权属于人身权,抵押权属于物权,邻接权属于知识产权,它们都是绝对权,只有债权是相对权,故选D项。

3.下列各组财产中,构成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______。

A.赵某的房屋和房门B.李某的手表和孙某的表带C.钱某的电视机和遥控器√D.周某的汽车和车轮两种以上的物互相配合、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物,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物。

典型的主物和从物的关系包括鼠标和鼠标垫、门锁和钥匙、空调和遥控器、领带和领带夹等。

可见,C项表述的情形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选C项。

在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中,主物和从物都必须是独立的物,从物不能是主物的组成部分。

因此,房屋和房门、房屋和窗户、房门和门把手等,都不能认定为主物和从物的关系。

可见,A、D项表述不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不选A、D项。

在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中,主物和从物的所有权必须属于同一人。

因此,B项表述的情形不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不选B项。

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______。

A.甲男与乙女之间的恋人关系B.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关系√C.甲公司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D.甲教育局与乙中学之间的管理关系B项表述是技术转让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故选B项。

A项表述的恋人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故不选A项。

C项表述是广义的行政隶属或行政指导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故不选C项。

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D项表述的教育局和受其管理的中学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故不选D项。

5.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_____。

A.王某报考公务员B.孙某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C.崔某请李某吃饭D.林某代孪生妹妹举行结婚仪式民事法律事实即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备选项中,只有B项表述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因而是民事法律事实,具体而言,B项表述的情形是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故选B项。

A项表述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故不选A项。

民事法律事实能够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后果,C项表述仅是单纯的社会生活事实,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故不选C项。

民事法律事实须为民事法律规范支配的事实,生活中的仪式、道德等,不能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故不选D项。

6.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支配权的是______。

A.甲对无权代理的追认权B.乙对自身肖像的使用权√C.丙因受欺诈享有的撤销合同的权利D.丁被他人打伤享有的请求赔偿的权利根据权利的作用,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支配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B项表述中,乙对自身肖像的使用是乙行使支配权的表现,故选B项。

A项表述的追认权、C项表述的撤销权是形成权。

D项表述的是请求权,而非支配权。

7.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事实行为是合法行为√B.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C.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D.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事实行为可因合法行为而发生(如无因管理),也可能因不合法行为而发生(如侵权行为)。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因此又称为“非表意行为”,以区别于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中虽然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后果。

事实行为具有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其内涵广于事实行为。

8.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_____。

A.打鼾B.友谊C.先占√D.开花民事法律事实具有法律规定性,以此区别于客观事实。

打鼾、友谊、开花属于客观事实。

9.关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B.权利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人身权的客体为人身利益D.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权利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如权利质押);人身权的客体为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体现了一定的物质利益,势必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事件的是______。

A.某人精神失常√B.拾得遗失物C.善意取得D.立遗嘱备选项中,只有某人精神失常是事件,因为精神失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A项。

拾得遗失物和善意取得是事实行为,立遗嘱是法律行为。

11.属于行为的是______。

A.梦游B.地震C.结婚√D.生子行为是有人的意志因素的,梦游、地震、生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客观事实而不是行为。

12.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_____。

A.不当得利√B.债的标的的给付行为C.无因管理D.先占通说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件,而不是事实行为。

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先占、给付行为(如给付货款)、收取收益、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善意取得、创作作品等都属于典型的事实行为。

13.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事实行为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人的出生属于事实行为C.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为事实行为D.事实行为指的是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属于非表意行为,与行为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关,如拾得遗失物,并不要求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

B项错在:人的出生属于事件,而不是事实行为。

C项错在:一般而言,所有权的继受取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属于事实行为(因原始取得诸方式中不需要当事人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

D项错在:事实行为也能产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如先占导致所有权的产生,无因管理导致必要费用支付请求权的产生,等等。

14.关于民法上的物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存在于人体之外,故长在头上的头发不能成为物√B.日月星辰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C.尸体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D.各种能源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民法上的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长在头上的头发自然不能成为物,故A项表述正确。

民法上的物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民法上的物须能够为人所控制,日月星辰无法被人所控制,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故B 项表述错误。

尸体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如遵照死者的遗愿依法对眼角膜、肾脏等器官的捐赠,此时即可成为民法上的物,故C项表述错误。

各种能源,如光能、电能、热能等,由于能够为人所控制,能够成为民法上的物,故D项表述错误。

注意:“阳光”不同于“光能”,阳光能够满足人类的无限需要,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以阳光作为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毫无实际意义。

15.关于特定物和种类物的区分,错误的是______。

A.特定物为“独一无二”的物√B.种类物可经当事人选择确定为特定物C.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特定物D.特定物灭失,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特定物并非仅是“独一无二”的物,如果权利人将种类物指定化,即便不是“独一无二”的物,也属于特定物,故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

所有权法律关系、租赁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特定物,故C项表述正确。

特定物灭失,义务人无法交付,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故D项表述正确。

16.关于主物和从物区分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主物所有权转移,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B.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合同被解除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C.主物和从物属于同一人时,主物被抵押的,从物也应一并抵押,除非另有约定D.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无论从物是否转移占有√《物权法》第115条规定,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据此,A项表述正确。

《合同法》第164条规定,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约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

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约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据此,B项表述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担保法解释》)第63条规定,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

据此,C项表述正确。

《担保法解释》第91条规定,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

但是,从物未随同质物移交质权人占有的,质权的效力不及于从物。

据此,D项表述错误。

17.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______。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8.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______,提出失踪人死亡宣告的申请。

A.1年B.2年C.3年D.4年√提出死亡宣告申请有下列三种情形:一是在一般情况下,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满4年;二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三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4年。

19.刘某15周岁,智力超群,为某歌舞团演员,生活可以自理,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刘某是______。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题中刘某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因此应当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______。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1.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未成年人______顺序的监护人。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父母属于未成年人当然的法定监护人,因此父母不能列入监护人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未成年人父母双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前提下,成为第一顺序的监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