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麻醉(Obstetrics Anesthesia)

产科麻醉(Obstetrics Anesthesia)


注意: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拇指手掌 法)。 要领:两手拇指并排于患儿胸骨中下1/3交界 处,其余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用两拇指向 下按压,120次/min,深度1-2cm。 d 、HR > 120次/min,Bp > 80/20mmol/Hg瞳孔缩小并于中间位表示复苏 满意,否则应加用药物。
③复苏常用药物 首选药物肾上腺素,每次0.1-0.2mg/kg 气管导管内 滴入。 ④纠正酸中毒:对出生后1分钟时Apgar评分<2分、 5分钟<5分者可给NaHCO3 2mmol/kg缓慢静注 (5%NaHCO3 1ml=0.6mmol) 依据血气结果计算 NaHCO3需要量(mmol) =[0.6×体重[(kg)×(正常BE-实测BE)]/4
产科麻醉的特点
2、妊娠妇女可并存其它疾患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炎,也 可并发病理妊娠如妊高征,前置胎盘等。 3、产科麻醉需全面考虑母子安全,产妇也不同于一般“病 人”,一旦发生意外,易导致重大医疗纠纷。 4、产科用药须同时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5、产科麻醉大部分属于急症手术麻醉,产妇各方面条件难 以控制得较好理想。
4)局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饱胃和不宜采用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 产妇。
三)高危妊娠的麻醉 1)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麻醉 a、凡母体有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有 明确凝血功能异常或DIC,全麻是唯一选择。 b、没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者仍可选用硬膜外 麻醉。
2)妊高症的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分5类: ①妊娠水肿 ②妊娠高血压 ③妊娠蛋白尿 ④先兆子痫 ⑤子痫,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先兆子痫和子痫 麻醉处理注意: ①术前病人可能采取限制食盐摄入和液体输入, 且可能行利尿治疗,麻醉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脱 水,低钠血症和低血容量。
步骤: ①初步复苏:立即放置于远红外线保暖台上,立即 用一次性吸管,吸除口腔、鼻腔内粘液;如无呼 吸,可拍打足底刺激促进出现呼吸。 ②评价:a、出现正常呼吸、HR>100次/min、粘膜 肤色红润,停止复苏。 b、无自主呼吸或喘息样呼吸、HR<100 次/min,气囊加压给氧。 c、心率< 80次/min时加用胸外心脏按压。
2)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目前在产科应用越来越多。起效快、效 果好、麻醉平面较易控制,并可任意延 长时间,麻醉后头痛发生率低。药物 10%GSlml+0.75%布比卡因2ml。
3)全身麻醉:孕妇合并有凝血障碍、腰椎感染、精神障碍、 休克或其它严重并发症,应采用全身麻醉。 全麻的最严重问题:①气管插管失败②返流误吸。 麻醉管理包括: ①诱导前1小时口服抗酸药西咪替丁。 ②产妇采用左侧倾斜30°体位。 30 ③诱导前充分供氧。 ④手术的各项准备措施(如消毒、铺巾)准备妥当后才开始 麻醉诱导,以尽量减少胎儿暴露于麻醉药下的时间。 ⑤胎儿取出后,立即加深麻醉。
剖宫产手术麻醉
1)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麻 醉效果好,麻醉平面容易控制,对母婴安全可靠。 穿刺点L1、2或L2、3,药物1%-2%利多卡因,或1%利 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或0.75%耐乐品 注意: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处理:左侧倾斜30°体位或垫高产妇右髋部使之倾 斜30°。
五、新生儿窒息与急救
一)新生儿窒息的评估 1)症状:出生后无规律自主呼吸 2)Apgar评分:采用五项指标(心率、呼吸、肌张 力、神经反射、皮肤色泽)作为窒息程度的判断, 7-10分正常,4-6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1 分钟评分表示窒息程度,5分钟评分判断预后。
二)新生儿复苏术: 原则:分秒必争 方案 A(Airway)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与监护
②病人术前已采用镇静解痉及抗高血压治疗,应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对麻醉的影响。硫酸镁血药浓 度过高,会产生呼吸抑制甚至心脏停博。 ③术中维持血压在合理的水平,充分供氧,抽搐发 作时可用硫酸镁治疗。 ④重度先兆子痫或子痫时,易发生心、肾功能不全, 肺水肿、脑出血、凝血障碍甚至DIC,此类病人 最好选择全麻。
理想的产科麻醉
1、充分镇痛(ample analgesia)。 2、镇静(Sedation)。 3、肌松(musle relaxation)。 4、不危及产妇及胎儿安全(without endangering mother and fetus)。
二、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物的影响
胎盘转运药物(placental transport of anesthetics)有四种形式: 1、单纯弥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浓度 低浓度 ①Fick公式:Q/f=KA(Cm-Cf)/D Q/f:扩散速度 A:扩散面积 Cf:胎儿血中浓度 K:扩散常数 Cm:母体血中浓度 D:膜的厚度
三)胎儿及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胎盘
药物 脑
脐静脉
胎肝
其中50儿新生儿肾滤过率为成人的30%~40%,肝脏酶系活 性较成人低, 因此,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
三、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均有一定数量通过胎 盘,因此用药时须慎重考虑用药方式、方 法、剂量、时间。
④胃肠系统变化(Gastro intestinal System)分 娩期间胃排空延迟, 同时腹内压升高易出现呕吐、误 吸(aspriation) ⑤呼吸系统改变:孕妇肺功能最明显变化是功能残 气量减少,腹式呼吸减弱,胸气呼吸为主,因此硬膜 外阻滞平面不宜过高。 ⑥神经系统改变:无论是硬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孕妇对各种麻醉药的敏感性增加,应适当减少药量。
2、全身麻醉药 ①硫喷妥钠:是产科最常用的全麻诱导药。 临床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时用该药47mg/kg诱导,对新生儿并没有明显影响。 ②氯胺酮:可迅速通过胎盘,但静脉用氯胺 酮1.5mg/kg对胎儿没有明显影响;氯胺酮 有交感兴奋作用,高血压孕妇禁用。
③丙泊酚:可用于产科麻醉诱导和维持, 诱导时丙泊酚2.0~2.5mg/kg对新生儿没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④氧化亚氮:除用于分娩镇痛外,也常用 于产科麻醉的维持;使用高浓度氧化亚氮 时,应警惕缺氧的发生。 ⑤氟烷、恩氟烷和异氟烷:氟烷对宫缩的 抑制作用较强,恩氟烷和异氟烷次之,临 床麻醉维持用高浓度的上述麻醉药,会明 显抑制宫缩,增加手术出血量。
1、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①吗啡:极易通透胎盘,目前产科已弃用。 ②哌替啶:有促进宫缩作用。在胎儿娩出前1h或 4h以上肌肉注射。 ③芬太尼:可迅速通过胎盘。 研究证明:在剖宫产手术时,胎儿娩出前15分 钟以内静脉用常规剂量芬太尼,没有发现对新生 儿有明显不良影响。 低浓度的局麻药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从硬膜外 给药,镇痛效果良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临床 应用广泛。
其中:胎盘膜厚度2-6m,面积15m2 提示:同一种药物用量过大时,导致Cf↑,危及胎儿安全。
②胎盘为脂质屏障 脂溶性高、电离度小、分子量小、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易于 通过,大多麻醉药物属此类(包括吸入麻醉);脂溶性小、 电离度强的药物较难通过。如琥珀胆硷、泮库溴铵、阿曲 库铵、维库溴铵。 2、易化扩散:通过运载系统来加速弥散。如氨基酸、水溶 、易化扩散: 性维生素等 3、主动转运:需要耗能 、主动转运: 4、特殊方式:包括①细胞吞饮②渗漏 、特殊方式:
产科麻醉
(Obstetric Anesthesia) )
曹德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
一、概述
因产科麻醉关系到产妇及胎儿的安 全,故学习产科麻醉前需了解产科麻 醉的特点及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 响。
产科麻醉的特点
1、妊娠妇女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
①血容量(Blood volume) 变化:血容量增加、血液粘 度降 低,红细胞比积减低。 ②血液动力学变化:心排血量增加(cardiac output increases 50%)、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Obstruct the aorta and inferior vena cava)可出现仰卧位综合症及硬膜外 间隙、蛛网膜下腔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缩小。 ③血液呈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易形成血栓栓塞。
3、肌松药(Muscle relaxants)
在临床剂量下,无论是去极化还是非去极化肌 松药均可安全应用于产科麻醉,因为各类肌松药 都具有高度水溶性和高离解度,不易通过胎盘, 对胎儿没有影响。
四、产科手术麻醉
剖宫产率约为20%-30%,具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一)术前准备 ①了解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及术前禁食、禁 饮情况。 ②对孕妇及胎儿情况做出全面评估。 ③掌握孕妇术前治疗用药情况,做好麻醉设备、药品的准备。 ④决定麻醉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