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传播规律(课堂PPT)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传播规律(课堂PPT)
101 .2dB
.
18
2.3 声波的频率和噪声的频谱
➢在噪声控制中所研究的就是可听声,在噪声控制 这门学科中,通常粗略地把声波的频率分为三个频 段:300赫以下的叫低频声,300~1000赫的叫中频声, 1000赫以上的叫高频声。声波频率的概念非常重要, 因为控制高频噪声和控制低频噪声的技术措施存在 着很大的差别。而在测量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实用价 值的是采用倍频程的频率划分方法。
LI
10lg
I I0
I01012Wm2
声强级单位:分贝。
.
16
2.2 声波的叠加
对于互不相干的多个噪声源,它们之间不会发生
干涉现象。这时,空间某处的总声压Pe为
n
Pe2P12 eP22ePn2e Pi2e i1
上式表明,对于多个声波,当各个声波间不存在
固定相位差时,其能量可以直接叠加。
➢总声压级为: Lp = 10lg = 10lg[100.1L + 100.1L ] (dB)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第二章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 传播规律
.
1
主要内容
2.1 声音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2.2 声波的叠加 2.3 声波的频率和噪声频谱 2.4 声源的反射、投射和衍射 2.5 声波的辐射 2.6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
2
2.1 声音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1 声波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
➢ 在空气中,声波是一种纵波,这时媒质质点的振 动方向是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的。反之,将 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称为 横波。
.
4
声波:这种向前推进着的空气振动称为声波。 声场:有声波传播的空间叫声场。 声音传播的实质: 声音传播是指物体振动形式的传播。由相邻质 点间的动量传递来完成,而不是由物质的迁移 来传播的。
.
13
b.声功率级
声功率W与基准声功率W0之比的常用对数
LW
10lg W W0
W0 1012W
声功率级单位:分贝。
.
14
声强和声强级:
a.声强: 在声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 积的声能量,称为声音的强度,简称为声强, 单位是瓦每平方米 (W/ m2)。
I W P2
S oc
.
15
b.声强级: 该声音的声强与基准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 的对数再乘10,即:
➢对应n个声源的一般情况有:
Lp = 10lg(∑10. 0.1L )
17
【例1】在车间某操作点分别测量两噪声源的声压级为 100分贝和95分贝,问总的声压级是多少分贝?
解:(1)计算法
L pT 10 lg 10 0.1Lp1 10 0.1Lp2
10 lg 10 0.1100 10 0.195
c(m/s)。实际计算常取340m/s。 c cT
f
.
6
频率范围 (Hz)
声音
定义
<20
20-20000
>20000
次
<500 500-2000 >2000
超
低频声 中频声 高频
声
音频声
声
1℃ 时声速近似值(m/s)
媒质 空气 水 混凝 玻璃 铁 铅 软木 硬木
名称
土
声速 344 1372 3048 3653 5182 1219 3353 4267
.
7
声压和声压级:
p(PP0)
静态压强
a.瞬时声压:某一瞬间的声压。
b.有效声压(pe):在一定时间间隔中将瞬 时声压对时间求方均根值即得有效声压。
.
8
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声压数据 (Pa)
声音种类
声压 声音种类
声压
正常人耳能 听到最弱声
普通说话声 (1m远处)
公共汽车内
2X10-5 织布车间
2
2X10-2 柴油发动机、球 20 磨机
.
5
2 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波长:在同一时刻,从某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 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 距离称为声波的波长,λ(m) ➢周期:振动重复1次的最短时间间隔称为周期。T(s) ➢频率: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称为频 率,f, 赫兹(Hz),1Hz=1s-1 ➢声速:振动状态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称为声速,
E
1V 2
0
pe2
0c2
.
11
Hale Waihona Puke 声能密度定义: 声场中单位体积媒质所含有的声能量,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p
2 e
0c 2
对于在自由空间内传播的平面声波而言:
声波的声能密度
.
12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a.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单位是瓦。
意义: 声功率是衡量声源声能量输出大小的基本物理 量;声功率可用于鉴定各种声源。 人耳能听到的最低10-12W
0.2
喷气飞机起飞
200
.
9
c. 声压级:
该声音的声压的有效值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 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即:
Lp
20lg
p p0
p02105pa
声压级单位:分贝。
.
10
声能量
➢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 置附近往复运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产 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 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媒质得到 的声能量,以声的波动形式传递出去。
.
19
常见噪声的频谱图
.
20
一、倍频程
➢ 可听声的频率从20赫到20000赫,高低相差达l000倍。为 了方便起见,通常把宽广的声频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较小 的段落,叫做频程。频程有上限频率值、下限频率值和中 心频率值,上下限频率之差,即中间区域称为频程宽度, 简称带宽。
➢ 从实践中发现,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做相对比较时,起决 定作用的是两个频率的比值,而不是它们的差值,例如, 音乐中C调的低音6的基频是220Hz,中音6的基频是440Hz, 高音6的基频是880Hz,所以听起来中音6比低音6的音调高 一倍,高音6比中音6的音调高一倍,我们称低音6和中音6 相差一个倍频程,中音6和高音6相差一个倍频程,而听起 来音调提高的程度也是相同的(即提高“八度音程”)。低 音6和高音6相差两个倍频程。
.
21
频程和频谱:
b. 频程:
为方便起见,通常将宽广的音频变化范围划分
为若干个较小的频段,称为频段或频程。
声源的振动 弹性媒介振动
声波
空气、固体、
声源:
液体
我们把产生声音的振动物体称作声源。
.
3
➢ 声波的形成:当声源振动时,就会引起声源周围 弹性媒质—空气分子的振动。这些振动的分子又 会使其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这样,声源产 生的振动就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 在噪声控制工程中主要涉及空气媒质中的空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