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烟草花叶病毒中的RNA分子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惰性颗粒状态,偶尔在寄主生物的细胞中复制。
它们复制时,进行得非常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子代颗粒。
巨大的数量弥补了RNA作为遗传物质在以下哪一方面的不足A. 通过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连续性B. 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C. 引起生物的变异D.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参考答案:D2.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肽键B.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尖端中大量合成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 人体中色氨酸也能合成吲哚乙酸参考答案:B色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氨基酸分子内部没有肽键,A错误;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可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B正确;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是有机酸,C错误;色氨酸是吲哚乙酸合成的前体物质,但在人体内不能通过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D错误。
3.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维持在7.35~7.45 C.远小于7.35~7.45 D.稳定在3~4参考答案:B4.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C.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参考答案:C5. 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①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⑥等待平板冷却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①③④⑤ B.④⑤⑥ C.③⑤D.①②④⑥参考答案:C6. “生物导弹”是指()A.连接单克隆抗体的T淋巴细胞B.连接抗癌药物的单克隆抗体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D.产生特定淋巴因子的T淋巴细胞参考答案:B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C. 细菌中的各种膜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参考答案:C【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细胞结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详解】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称为消化车间,A正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B正确;细菌中只含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故无生物膜系统,C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
【点睛】原核生物有生物膜,但无生物膜系统;真核生物有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
8. 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主要在于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参考答案:C9.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条件。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自由水在人体内是良好的溶剂B.生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固定不变C.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需要水D.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参考答案:B10.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参考答案:C11. a1、a2、a3和a4为一个基因的4个不同等位基因,杂交组合a1a2×a3a4的F1中,两个个体基因型都为a1a3的概率是()A.1/16 B.1/8 C.1/4 D.1/2参考答案: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a1a2×a3a4的F1中a1a3的概率为1/4,所以两个个体基因型都为a1a3的概率是1/16。
12.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绝对禁止研制生物武器B.生物武器是利用致病菌、病毒或毒剂等形成杀伤力C.为了国家安全,可以进行必要地小范围的生物武器研究D.生物武器不只对敌方人员有伤害参考答案:C13. 下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的最大优点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C.尽管愈伤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培养基中仍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D.诱导原生质体A和B融合既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也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参考答案:C14.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参考答案:D15.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参与体温调节B.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B16. 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参考答案:C17. 下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 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 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 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分析题图可知,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该区细胞分裂能力较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不明显,b 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过高会起抑制作用.解: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B、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B正确;C、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C正确;D、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D错误.故选:D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18. 鸡的性别决定的方式和人类、果蝇正好相反。
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
在生产上,人们为了对早期的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
那么,选择杂交的亲本组合是()A.Z B W,Z B Z b B.Z B W,Z b Z b C.Z b W,Z B Z b D.Z b W,Z B Z B参考答案:B略19. 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后,细胞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正常范围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参考答案:D20. 右图表示pH、温度与反应物的剩余量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酶的最适pH为6B、温度从0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pH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D、pH从6升高到8,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参考答案:C21.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参考答案:C22.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 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D. 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参考答案: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互影响,A项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项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23.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
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遇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
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参考答案:D24. 某蛋白质含有两条多肽链,160个肽键,则组成此蛋白质的氨基酸和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62和160 B.163和162 C.163和164 D.158和160参考答案:A25.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面建成通车,其中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设计了33条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
该设计的目的不包括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而出现新物种,保持藏羚羊遗传的稳定性D.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参考答案:C2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参考答案:C【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Na+、O2、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因此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载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27. 下列物质由肝细胞内核糖体合成的是( )A.糖原B.胆汁C.转氨酶D.尿素参考答案:C28. 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坐标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B29. 基因D与d的根本区别是A.基因D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d能控制隐性性状B.基因D、基因d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参考答案:C30.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aX W两种参考答案:B3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②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③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32. 在同一家族中DNA的“核心序列”完全一致,子女的DNA指纹图完全可以从父母的“核心谱带”中找到,据此可做亲子鉴定或亲缘关系的鉴定.文中所称“DNA指纹”是指()A.DNA中基因控制的“指纹”性状 B.指纹细胞中DNAC.D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 D.DNA中碱基对序列参考答案:D33. 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如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 )A、动物种类少B、动物种类多C、植物种类少D、寄生动物多参考答案:B34.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欲使C增加60kg,需要A多少千克 ( )A 1500B 2000C 2500D 6000参考答案:B35. 右图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中核DNA含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