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桂林中考)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现有一批游客分别乘坐甲乙两辆旅游大巴同时从旅行社前往某个旅游景点.行驶过程中甲大巴因故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驶向景点,乙大巴全程匀速驶向景点.两辆大巴的行程s(km)随时间t(h)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大巴比乙大巴先到达景点B.甲大巴中途停留了0.5hC.甲大巴停留后用1.5h追上乙大巴D.甲大巴停留前的平均速度是60km/h【解析】选C.由图象可得,甲大巴比乙大巴先到达景点,故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大巴中途停留了1﹣0.5=0.5(h),故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大巴停留后用1.5﹣1=0.5h追上乙大巴,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甲大巴停留前的平均速度是30÷0.5=60(km/h),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2022•玉林中考)龟兔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决定和乌龟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表示了龟兔再次赛跑的过程(x表示兔子和乌龟从起点出发所走的时间,y1,y2分别表示兔子与乌龟所走的路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兔子和乌龟比赛路程是500米B.中途,兔子比乌龟多休息了35分钟C.兔子比乌龟多走了50米D.比赛结果,兔子比乌龟早5分钟到达终点【解析】选C.A.“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500米,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乌龟在途中休息了35﹣30=5(分钟),兔子在途中休息了50﹣10=40(分钟),兔子比乌龟多休息了35分钟,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2022•江西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y(g)与温度t(℃)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当温度升高至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当温度为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小于20g D.当温度为3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解析】选D.由图象可知,A、B、C都正确,当温度为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为30g,故D错误. (2022•温州中考)小聪某次从家出发去公园游玩的行程如图所示,他离家的路程为s米,所经过的时间为t 分钟.下列选项中的图象,能近似刻画s与t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小聪某次从家出发,s米表示他离家的路程,所以C,D错误;小聪在凉亭休息10分钟,所以A正确,B错误.(2022•重庆中考A卷)如图,曲线表示一只蝴蝶在飞行过程中离地面的高度h(m)随飞行时间t(s)的变化情况,则这只蝴蝶飞行的最高高度约为()A.5m B.7m C.10m D.13m【解析】选D.观察图象,当t=3时,h=13,∴这只蝴蝶飞行的最高高度约为13m.A.3时B.6时C.9时D.12时【解析】选C.由图形可知,在这一时段内心跳速度最快的时刻约为9时.(2022•河北中考)某项工作,已知每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同,且一个人完成需12天.若m个人共同完成需n天,选取6组数对(m,n),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则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选C.∵一个人完成需12天,∴一人一天的工作量为112∵m个人共同完成需n天,∴一人一天的工作量为1,mn∵每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同,∴mn=12.,∴n是m的反比例函数,∴选取6组数对(m,n),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则正确的是:C.∴n=12m1301 (2022•宜昌中考)如图是小强散步过程中所走的路程s(单位:m)与步行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其中有一时间段小强是匀速步行的.则这一时间段小强的步行速度为()m/min D.20m/minA.50m/min B.40m/min C.2007【解析】选D.由函数图象知,从30﹣70分钟时间段小强匀速步行,=20(m/min).∴这一时间段小强的步行速度为2000−120070−30(2022•武汉中考)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A. B. C. D.【解析】选D.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缓,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选项D.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min B.体育场离文具店1.5kmC.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20min D.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用了35min【解析】选B.由图象知,A.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min,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体育场离文具店2.5﹣1.5=1(km),故B选项符合题意;C.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65﹣45=20(min),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用了100﹣65=35(min),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2022•乐山中考)甲、乙两位同学放学后走路回家,他们走过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0分钟,甲比乙的速度慢B.经过20分钟,甲、乙都走了1.6千米C.甲的平均速度为0.08千米/分钟D.经过30分钟,甲比乙走过的路程少【解析】选D.由图象可得:前10分钟,甲的速度为0.8÷10=0.08(千米/分),乙的速度是1.2÷10=0.12(千米/分),∴甲比乙的速度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经过20分钟,甲、乙都走了1.6千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甲40分钟走了3.2千米,∴甲的平均速度为3.2÷40=0.08(千米/分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经过30分钟,甲走过的路程是2.4千米,乙走过的路程是2千米,∴甲比乙走过的路程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D.【解析】选D.过D点作DE⊥AC于点E.∵AB∥CD,∴∠ACD=∠BAC,∵AC平分∠DAB,∴∠BAC=∠CAD,∴∠ACD=∠CAD,则CD=AD=y,即△ACD为等腰三角形,则DE垂直平分AC,∴AE=CE=12AC=3,∠AED=90°,∵∠BAC=∠CAD,∠B=∠AED=90°,∴△ABC∽△AED,∴ACAD=ABAE,∴6y=x3,∴y=18 x,∵在△ABC中,AB<AC,∴x<6(2022•台州中考)吴老师家、公园、学校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家到公园、公园到学校的距离分别为400m,600m.他从家出发匀速步行8min到公园后,停留4min,然后匀速步行6min到学校.设吴老师离公园的距离为y(单位:m),所用时间为x(单位:min),则下列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选C.吴老师从家出发匀速步行8min到公园,则y的值由400变为0,吴老师在公园停留4min,则y的值仍然为0,吴老师从公园匀速步行6min到学校,则在18分钟时,y的值为600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图1中的R1),R1的阻值随呼气酒精浓度K的变化而变化(如图2),血液酒精浓度M与呼气酒精浓度K的关系见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气酒精浓度K越大,R1的阻值越小B.当K=0时,R1的阻值为100C.当K=10时,该驾驶员为非酒驾状态D.当R1=20时,该驾驶员为醉驾状态【解析】选C.由图2可知,呼气酒精浓度K越大,R1的阻值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2知,K=0时,R1的阻值为100,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3知,当K=10时,M=2200×10×10﹣3=22(mg/100mL),∴当K=10时,该驾驶员为酒驾状态,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由图2知,当R1=20时,K=40,∴M=2200×40×10﹣3=88(mg/100mL),∴该驾驶员为醉驾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022•永州中考)学枝组织部分师生去烈士陵园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师生队伍从学校出发,匀速行走30分钟到达烈士陵园,用1小时在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扫和参观学习等活动,之后队伍按原路匀速步行45分钟返校.设师生队伍离学校的距离为y米,离校的时间为x分钟,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关系的是()A.B.C.D.【解析】选A.根据已知0≤x≤3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30<x≤90时,y是一个定值,当90<x≤135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能大致反映y与x关系的是A.(2022•雅安中考)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A.B.C.D.(2022•毕节中考)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条件.某物流公司的汽车行驶30km后进入高速路,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公司的汽车行驶30km后进入高速路,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再在乡村道路上行驶1h到达目的地.汽车行驶的时间x(单位:h)与行驶的路程y(单位:k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2.5hB.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路程是180kmC.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72km/hD.汽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40km/h【解析】选D.∵3.5h到达目的地,在乡村道路上行驶1h,∴汽车下高速公路的时间是2.5h,∴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2.5﹣0.5=2(h),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由图象知: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路程是180﹣30=150(km),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50÷2=75(km/h),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汽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220﹣180)÷1=40(km/h),故D正确,符合题意.(2022•哈尔滨中考)一辆汽车油箱中剩余的油量y(L)与已行驶的路程x(km)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如果这辆汽车每千米的耗油量相同,当油箱中剩余的油量为35L时,那么该汽车已行驶的路程为()A.150km B.165km C.125km D.350km【解析】选A.当油箱中剩余的油量为35L时,那么该汽车已行驶的路程为:(50﹣35)×(500÷50)=150(km).A.AF=5B.AB=4C.DE=3D.EF=8【解析】选D.由图②的第一段折线可知:点P经过4秒到达点B处,此时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E路线匀速运动,∴AB=4.∵12×AF•AB=12,∴AF=6,∴A选项不正确,B选项也不正确;由图②的第二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2秒到达点C处,∴BC=2,由图②的第三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6秒到达点D处,∴CD=6,由图②的第四段折线可知:点P再经过4秒到达点E处,∴DE=4.∴C选项不正确;∵图①中各角均为直角,∴EF=AB+CD=2+6=8,∴D选项的结论正确.(2022•仙桃中考)如图,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中有一条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的面积为S1,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2,若S=S1﹣S2,则S随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解析】选A.随着t的增加,s由大变小,所以排除B;由于边长不同,不能是0,且恒定,然后再逐渐变大,所以排除D;由于t是匀速,所以就对称,所以可以排除C;所以只剩下选项A.(2022•绥化中考)小王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离家a 米的公园晨练,4分钟后爸爸也从家出发沿着同一路线骑自行车到公园晨练,爸爸到达公园后立即以原速折返回到家中,两人离家的距离y (单位:米)与出发时间x (单位: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两人先后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为( )A .2.7分钟B .2.8分钟C .3分钟D .3.2分钟【解析】选C .由图象可得,小明的速度为a12米/分钟,爸爸的速度为:a (12−4)÷2=a4(米/分钟), 设小明出发m 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出发n 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a12m =(m ﹣4)•a 4,a 12n +a 4[n ﹣4﹣(12﹣4)÷2]=a , 解得m =6,n =9,n ﹣m =9﹣6=3.(2022·遵义中考)遵义市某天的气温y 1(单位:℃)随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y 2表示0时到t 时气温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范围气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y 2与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解析】选A .因为极差是该段时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所以当t 从0到5时,极差逐渐增大;t 从5到气温为25℃时,极差不变;当气温从25℃到28℃时极差达到最大值.直到24时都不变.只有A 符合.(2022•临沂中考)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km处,被乙车追上B.A城与B城的距离是300kmC.乙车的平均速度是80km/hD.甲车比乙车早到B城【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A城与B城的距离是300km,故选项B不合题意;甲车的平均速度是:300÷5=60(km/h),乙车的平均速度是:300÷(4﹣1)=80(km/h),故选项C不合题意;设乙车出发x小时后追上甲车,则60(x+1)=80x,解得x=3,60×4=240(km),即甲车行驶到距A城240km处,被乙车追上,故选项A不合题意;由题意可知,乙车比甲车早到B城,故选项D符合题意.(2022•苏州中考)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开始时,先打开进水管注水,3分钟时,再打开出水管排水,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直至容器中的水全部排完.在整个过程中,容器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a的值为.(2022•威海中考)按照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出y的值是2,则输入x的值是1.【解析】当x>0时,1x+1=2,解得x=1.当x≤0时,2x﹣1=2,解得x=1.5,因为1.5>0,舍去.所以x=1.答案:1.家跑步去体育场锻炼,锻炼结束后,步行回家吃早餐,饭后骑自行车到学校.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王强离家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体育场离王强家2.5km②王强在体育场锻炼了30min③王强吃早餐用了20min④王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0.2km/min【解析】由图象中的折线中的第一段可知:王强家距离体育场2.5千米,用时15分钟跑步到达,∴①的结论正确;由图象中的折线中的第一段可知:王强从第15分钟开始锻炼,第30分钟结束,∴王强锻炼的时间为:30﹣15=15(分钟),∴②的结论不正确;由图象中的折线中的第三段可知:王强从第30中开始回家,第67分钟到家;由图象中的折线中的第四段可知:王强从第67分钟开始吃早餐,第87分钟结束,∴王强吃早餐用时:87﹣67=20(分钟),∴③的结论正确;由图象中的折线中的第四段可知:王强从第87分钟开始骑车去往3千米外的学校,第102分钟到达学校,∴王强骑自行车用时为:102﹣87=15(分钟),∴王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3÷15=0.2(km/min)∴④的结论正确.综上,结论正确的有:①③④,答案:①③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再选出最符合实际的函数模型,求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当水位高度达到5米时,求进水用时x .【解析】(1)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选择函数y =kx +b ,将(0,1),(1,2)代入得{b =1k +b =2,解得{k =1b =1,∴函数表达式为:y =x +1(0≤x ≤5); (2)当y =5时,x +1=5,∴x =4.答:当水位高度达到5米时,进水用时x 为4小时.【解析】(1)①如图:②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当x=4时,y=200,当y值最大时,x=21;(2)该函数的两条性质如下(答案不唯一):①当2≤x≤7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当x=14时,y有最小值为80;(3)由图象,当y=260时,x=5或x=10或x=18或x=23,∴当5<x<10或18<x<23时,y>260,即当5<x<10或18<x<23时,货轮进出此港口.(2022•天津中考)在“看图说故事”活动中,某学习小组结合图象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已知学生公寓、阅览室、超市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阅览室离学生公寓1.2km,超市离学生公寓2km.小琪从学生公寓出发,匀速步行了12min到阅览室;在阅览室停留70min后,匀速步行了10min到超市;在超市停留20min后,匀速骑行了8min返回学生公寓.给出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琪离学生公寓的距离ykm与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填表: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min 5 8 50 87 112离学生公寓的距离/km0.5 0.8 1.2 1.6 2(Ⅱ)填空:①阅览室到超市的距离为0.8 km;②小琪从超市返回学生公寓的速度为0.25 km/min;③当小琪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为1km时,他离开学生公寓的时间为10或116 min.(Ⅲ)当0≤x≤92时,请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0.08x−5.36(82<x≤92)(2022•陕西中考)如图,是一个“函数求值机”的示意图,其中y是x的函数.下面表格中,是通过该“函数求值机”得到的几组x与y的对应值.输入x…﹣6 ﹣4 ﹣2 0 2 …输出y…﹣6 ﹣2 2 6 16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当输入的x值为1时,输出的y值为8 ;(2)求k,b的值;(3)当输出的y值为0时,求输入的x值.【解析】(1)当输入的x值为1时,输出的y值为y=8x=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