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肝移植术中心跳骤停抢救

二次肝移植术中心跳骤停抢救

二次肝移植 术中心跳骤 停抢救
副标题
前言
▪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 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病例介绍
▪ M,49岁,主因“乙肝病史30余年,肝硬化8年,体检发现肝癌1 个月”行原位肝移植术。心肺(-),手术顺利。
▪ 术后患者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尿量逐渐减少,机械 通气SIMV模式,FiO2 100%,PEEP 10 cmH2O时,PaO2 60 mmHg左右,同时需要持续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4 ug/kg/min维 持血压。
约为30% ▪ 发生机理:主要包括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温、供肝释放血管活性
物质以及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跳骤停可能原因
▪ 心肺疾患:无。 ▪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ABG中pH基本正常。 ▪ 高钾血症:开放前K+基本正常,开放前冲洗,复苏期间多次复查正常。 ▪ 气栓:多发生在无肝前期有力IVC、PV;开放前冲洗,血管内部压力>
mmol/L) ▪ 术中不常规监测血镁(重视Na+、K+、Ca2+)
低镁危害
▪ Mg2+在机体的生化反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细胞内许多酶系统的激活剂。 ▪ 低镁可致钠钾ATP酶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内K+外流,引起静息膜电位降低,心
肌兴奋性增加,传导减慢 ▪ 低镁时自律细胞的除极加快,自律性及心肌兴奋性增高,易引起室上性和室性
术中过程
5、静脉给予25%MgSO4 10 ml,2%利多卡因5 ml,再次360 J除 颤复苏成功,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6、肾上腺素总用量达0.3 mg/kg; 7、抢救共历时50分钟;
术中过程
术中过程
术中过程
1、CPR成功后,再次给予25%MgSO4 10 ml; 2、多巴胺8至10 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6 ug/kg/min,并给予甘露醇脱水,低温脑保 护,纠正酸碱平衡治疗,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至术毕。 3、手术历时15.5 hr,术中总入量10205 ml,其中血浆3800 ml,浓缩红细胞2200 ml;出血 4000 ml,无尿。 4、离室BP 125/50 mmHg,HR 110 次/分,CVP 9 mmHg,瞳孔缩小。 5、入ICU后急查血清镁0.71 mmol/L。 6、患者术后第六天拔管,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查体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窦房结抑制,不应期延长以及酸碱、电解质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 肝移植术中血管开放血流动力学波动,低温“雪上加霜”。
复苏不宜成功的原因
低镁血症 ▪ 肝功能衰竭(成人体内19%左右镁分布在骨骼肌以外的软组织,其中以肝脏最高) ▪ 术中血液稀释(所输液体不含Mg2+) ▪ 二次肝移植术中持续使用静脉-静脉血滤治疗(置换液中不含Mg2+) ▪ CPR期间一共给予25%MgSO4 20 ml,入ICU后血清镁0.71 mmol/L(0.8~1.2
▪ 体温(鼻咽温)逐渐降低,无肝期降至 34.2 ℃

手术预期:剖腹探查

加温输血、输液装置,调节室温

切口暴露

缺乏充分的保温措施:温毯
术中过程
术中过程
▪ 供肝静脉吻合期间,常规以 4 ℃、2%白蛋白溶液经门静脉冲洗。 开放前BP 100/55 mmHg,HR 110 次/分,CVP 6 mmHg。
心律失常。 ▪ 低镁还可加重儿茶酚胺过多引起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严重低镁
可导致心功能不全或心脏猝死,还可发生扭转性室速和顽固性室颤。
复苏成功原因
▪ 抢救及时; ▪ 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在历时50分钟的抢救过程中,基本维持
MAP在50 mmHg以上,保证了重要器官的灌注。 ▪ 抢救药物和除颤仪的合理使用。 ▪ 脑组织的保护:复苏后期以冰袋包绕头颈部,同时复苏过程中低
术中过程
再灌注综合征
▪ 发生时间:供肝下腔静脉和门静脉血管吻合完毕,血管开放顺时 ▪ 主要特点: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MAP急剧下降30%以上,或者幅度大于
30 mmHg,mPAP、PAWP和CVP升高,以及窦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 通常在5~10分钟内缓解,但有时持续时间长,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
温状态也起到了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小结
▪ 肝移植术中麻醉管理环环相扣,无肝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酸 碱及电解质平和、避免低温,维持有效组织灌注压力以及适当的 容量负荷是减轻再灌注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 低镁血症是临床医师容易忽略的问题,而肝移植围术期存在多种 可能造成患者低镁血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 复苏期间遇有顽固性室颤,应考虑是否有低镁血症的可能。
▪ 门静脉开放即刻静脉分次给予多巴胺3 mg,CaCl21 g,血压无显 著降低,维持在150/80 mmHg。
▪ 门静脉开放后1分钟,心率突然减慢至40 bmp左右,随即出现室 颤,立即行胸外按压,静注肾上腺素1 mg,200 J-300 J-360 J 电除颤无效。
术中过程
术中过程
1、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并反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碳 酸氢钠等药物; 2、多次360 J除颤,并植入临时起搏器,均无效; 3、其间虽有2次自助心跳恢复,但维持时间不足2分钟,顽固性室 颤; 4、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咽温33.6 ℃;
病例介绍
▪ 麻醉采用芬太尼+异丙酚+异氟醚维持。术中探查见肝右叶15 cm*15 cm巨大血肿,压迫下腔静脉,决定行二次肝移植手术 (紧急寻找肝源)。
▪ 考虑到患者无尿,遂经股静脉插管行静脉-静脉血滤治疗,UF 300 ml/h。
术中过程
▪ 切除病肝历时 1.5 hr,血流动力学平稳,氧合显著改善
外部。 ▪ 低温:缺乏有效的保温措施,开放前咽温34.2 ℃,开放瞬间,肝内大
量低温液体进入循环。
低温对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
▪ 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减慢传导; ▪ 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结性逸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者发生室颤。 ▪ 温度上升之前行电除颤往往无效,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应激性增加,
谢谢观看
病例介绍
▪ 术后三天,B超发现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减少,遂急诊行剖腹探查。 ▪ 患者带气管插管入室,BP 135/85,HR 93 次/分左右,
SpO293%,CVP 14 mmHg,查血气:pH 7.334,PaCO2 36.1 mmHg,PaO2 65.4 mmHg,HCT 26%,BE 6.1 mmol/L, K+4.9 mmo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