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资格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某法院在网络、微信等平台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失信被执行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主动找到法院配合执行。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道德问题的有效解决总是必须依赖法律的强制手段B.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C.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必须诉诸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D.法律与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关系,法律其实就是道德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1题,单选)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B.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监督C.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D.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探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监督4.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A.执法机关通过网络对妇女和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均衡发展B.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C.执法机关采取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D.执法机关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5.执法为民要求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工作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
下列哪一做法没有准确体现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A.某市公安局借助网络开展执法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判执法公正的唯一标准B.某市法院通过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置、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减少当事人讼累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D.某县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办公室,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所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与检察院五位一体的跟踪帮教机制6.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关于培养全民的守法意识,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普法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B.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就得在公民中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C.弘扬公序良俗、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是培养守法精神的重要内容D.道德和法律有可能是冲突的,所以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就是教导公民以法律为自己行为的唯一规则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实行人治和法治相结合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全面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全面继承传统中华文化8.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司法机关必须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B.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将效率摆在第一位,同时兼顾公正C.司法机关为了保障判决的有效执行,应当对当事人实行一站式服务,即谁立案谁审判谁执行D.人民法院为确保审判独立,应当主动拒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旁听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9.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C.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应借鉴国外法治的经验、理念或模式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10.关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B.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司法、支持执法、带头守法C.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D.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必须通过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1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12.某市律师协会与法院签订协议,选派10名实习律师到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6个月,法院为他们分别指定一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7题,单选)A.法官与律师具有完全相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B.是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新途径C.有助于加深律师和法官相互的了解和信任D.是从律师中招录法官、充实法官队伍的一种方式1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7年卷一3题,单选)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14.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司法公正问题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防线B.坚持司法公正,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综合权衡各方利益诉求,使人民群众在所有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C.司法高效要求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完善司法程序,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改变法定司法程序D.司法权威要求司法权独立行使,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涉司法机关在具体案件上的检察权和审判权,但全国人大和党委组织除外15.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目前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已经确立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D.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得到根本解决16.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下列哪一做法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2015年卷一45题.单选)A.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B.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C.检察院办案中主动听取并重视律师意见D.完善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17.关于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于总揽法治事业的全局,在于为法治事业谋大局、定战略、把方向、主大事B.为了实现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突破法律程序的限制C.坚持党的领导,需要处理好司法的独立性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D.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要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与法治的特殊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1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19.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A.某市公安局对年纳税过亿的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进行重点保护B.某法官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主动到医院咨询相关的医学知识,调查纠纷的事实情况,确保案件及时审结C.某法院审理某官员受贿案件时,考虑到其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给予从轻处罚D.某县李法官因家具质量问题与县城商场争执并起诉商场,法院审理后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李法官败诉20.下列关于法治工作基本格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党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改建议B.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决策调整的,必须报全国人大讨论决定C.备案审查制度只能审查宪法和法律D.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21.司法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于我国的司法改革,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只要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就能实现司法公正B.跨行政区划设立法院和检察院的目的是让司法机关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C.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D.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22.关于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B.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C.建立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为主导,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D.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23.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要完成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C.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实现司法独立、权力分立制衡2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