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业务]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业务]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期末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召开了政协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2、2004年5月31日,海南日报设计了一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问卷,对海口四所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一题是“列举我国抗美援朝五位爱国英雄。

”在150份中学生调查问卷中,只有16人能全部正确答出,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填上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董存瑞; ④江姐;⑤刘胡兰。

这些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

请你帮忙纠正一下,告诉这些同龄人,上述名单中,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关于农村工作的问题上,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A、实行了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后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理论。

那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三大改造的完成7、岀现右图所示的报道的原因是()A、“大跃进”时期农村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B、《人民日报》凭空虚构C、当时群众弄虚作假D、当时“浮夸风”盛行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毛泽东逝世②粉碎“四人帮”③林彪叛逃④周恩来逝世A、④①②③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C 、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D 、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9、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岀生的时代特征不符合的 A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C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10、中共八大和■一届三中全会(B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D 、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A 、都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纠正“左的错误”B 、 都决定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C 、 都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D 、所提岀的路线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下去11、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无, 300 250 200 19781 1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面伟大旗帜指导下,中国人民思想大解放, 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理论的精髓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3、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研制出()①导弹②原子弹 ③氢弹④人造地球卫星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4、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外交佳话是( )A 、基辛格博士访华B 、西哈努克亲王访华C 、乒乓外交D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15、 如图所示,这张被署名为《乔的笑》的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6、 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 断提高。

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岀“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②1971 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7、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B 、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抽样份数:18 529户) 1979198019811982 年份 270 223 '16018、下列图片中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的一幅是(19、大型文献记录电影《较量》,是一曲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的战争凯歌,是一首大长中华 儿女志气,扬我军威、国威的恢宏壮阔的战争史诗。

在此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一 战争的情景()A 、北伐战争B 、抗美援朝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见图表中某一网站所出示的《建国后土地制度流变简表》。

据此回答题建国后土地制度流变简表 1949-1952土地农民私有农民独立经营1952—1955 土地农民私有 集中经营1955—1978 土地公有制 共同劳动1979—2003 土地集体所有 ■ 家庭承包(原则上承包期限15年)2()1949-1952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21、图表中1955年,土地农民私有完成向土地公有制转变采取的方式是( )A 、公私合营B 、参加生产合作社C 、土地直接由国家收归公有D 、赎买的方式22、见下面《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的图表,请你说出图表中发生的数据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1952 年 20.6% 7& 7%1956 年 85. 6% 14.2% DC 、“大跃进”运动的实行D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23、在新中国成立后,旨在消灭剥削而进行的革命或运动有( )①抗美援朝②土地改革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24、下图是2011年某网站推出的纪念专题《纪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的版面。

此网站专题是为了纪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多少周年而A 、20周年B 、25周年C 、28周年D 、33周年25、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内 容是( )A 、 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 、 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D 、 阶级斗争要年年抓,月月搞26、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通过了下列哪些法律文件()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27、2008年11月18日,安徽凤阳小岗村档案馆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

档案馆与大 包干纪念馆一起,将成为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

小岗村建立档案馆其具备的特殊意义是()A 、这里最早建立了经济特区B 、这里最早实行了土地改革C 、 这里最早参加了农业合作化D 、 这里最早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28、对外开放,是我国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外资,进而发展自 己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成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试验田”的是()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C 、沿海经济开放区D 、内地29、小明的爸爸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正在阅读右图中的书籍。

由此你可以判断小明爸爸正在学习的思想理论是()创立的(③《环境保护法》 A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④《义务教育法》B 、①②③D 、①②④A、马克思主义理论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30、“你说那一天你要来,我们翘首在等待,等待那一天的庄严,等待那一天的风采,你说那一天你要来,我们痴痴在等待,这是华夏的一方土,百年熬成金一块,送走百年的愚昧,告慰百年的期待……”这首歌写在香港回归之际, 这里的“你”指的是为了香港回归作出重大贡献的领导人,他是()31、“中国人民是一个伟大而富有朝气的民族,他们不能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 我们应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

”这是下列哪一位总统针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发表的谈话。

()A、威尔逊B、罗斯福C、基辛格D、尼克松32、“看得见,跟得上,听得着”是党对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科研人员的要求, 最终科研人员实现了哪一首歌曲在太空中唱响,完成了“听得着”的任务()A、《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B、《东方红》C、《社会主义好》D、《义勇军进行曲》33、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对科技教育与文化高度重视的内容中,与邓小平有关的是()①批准“863”计划②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③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提出“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34、某班级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举办了邮票展,请你结合下列邮票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于什么时期?请你再列举出两例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2)图(b)和图(c)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

请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成就的名称。

①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y3图【人物展台】图②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③图(d)中的英雄人物是谁?他牺牲于哪次战争中的什么战役?(4)图(c)中的人物被称为“铁人”,他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图(f)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请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6)通过这次展览,请你总结我国建国6()周年发生这些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两点)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直接、高效,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这对当时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奎奇材料二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何时迅速地实现工业化,有很多理论,当时就想出了一些方法,像“大跃进”“后院炼钢炉”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数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 但在经济上却过于理想化。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材料三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也认识到,即使“文化大革命”仍在进行,它早晚也是要结束的,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是不实际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泽东开始向华盛顿发出了一些信号。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入江昭请回答:(1)约翰•奎奇所说的“计划经济”指的是中国的哪项经济建设举措?这一举措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就?(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大跃进”和“后院炼钢炉”是指中国在哪一年实行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他对这一运动的评价是否正确n(3)入江昭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怎样的运动?你认为这场“文化大革命”早晚都要结束的原因是什么?(4)在这些人物的评价中,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肯定,也有一些否定,请你说一说在他们做的评价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36、翻开岁月的长卷,3()年,似乎弹指一挥间,当蓦然回眸,带给我们的有惊喜,有震撼,有感动,有深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