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PPT课件
四、概括整合——总结提升水平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① ________
膀胱 尿道
提示:①输尿管 ②肾小球 ③蛋白质 ④血细胞 ⑤膀胱 ⑥呼吸系统 ⑦皮肤
肾单位的结构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② ________
肾小管
毛细血管
提示:①输尿管 ②肾小球 ③蛋白质 ④血细胞 ⑤膀胱 ⑥呼吸系统 ⑦皮肤
尿的形成
方法技巧
类比法: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关系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比喻,一 只手握拳相当于肾小球,另一只手拿一较大的气 球,将握拳的手慢慢地向气球按压,气球就会内 陷把拳头包住,这时,紧贴着拳头的气球壁相当 于肾小囊内壁,外面的气球壁相当于肾小囊外壁, 二者之间的空腔相当于肾小囊腔。
3.尿液的形成过程
链接二 考查血尿、原尿、尿液的成分
(湖南邵阳中考)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 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表中能表示尿素含 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 D )
主要成分 水
血浆(克/ 100毫升)
90
原尿(克/ 100毫升)
98
尿液(克/ 100毫升)
96
A
8.00
0.03
0.00
区别: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尿液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
5.血尿、糖尿和蛋白尿的病因及区别
名称
病症
病变 部位
病因
尿中有红细胞、
肾小球因炎症使通透性
血 白细胞,颜色 肾小球 增高,原来不能过滤的
尿 呈鲜红色
血细胞,可以过滤到原
尿中,形成血尿
肾小管有炎症,使重吸
糖 尿中有葡萄糖 肾小管 收作用减弱,不能将葡
1.排泄和排遗
项目 排泄 排遗
概念
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 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 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将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所形成的 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出
器官 肾脏、 皮肤、 肺 大肠、 肛门
排出废物
的形式 以尿液、汗 液、气体的 形式排出 以粪便的 形式排出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静脉
肾脏 形成尿液的场所 泌
提示:①输尿管 ②肾小球 ③蛋白质 ④血细胞 ⑤膀胱 ⑥呼吸系统 ⑦皮肤
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_⑤__(暂时贮存尿液)→尿道→体外 代谢废物排出途径
3.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通过泌尿系统 以尿液形式
通过_⑥____
1.排出二氧化碳 以气体形式
和少量的水
代谢废物排 出的途径
通过__⑦___
归纳总结
(1)肾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肾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肾静脉中的血液里含尿素最少。 (2)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使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并且对肾小管有营养作用。出球小动脉中流出的血液 经过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后,转变为静脉血。 (3)肾小球中的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需经过两层细胞。 (4)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每天出的 尿液约有1.5升,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门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没有进入血液,也不是人
体细胞代谢的终产物。
一语道破:粪便是排遗产物而不是排泄产物。
探究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问题? 很多人都有过晚上睡觉被尿憋醒的经历, 你知道尿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吗?排 尿有什么意义?
1.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外形如蚕豆。从其纵 剖面来看,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里面 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单位。
肾小球
肾静脉 (流静脉血)
7.尿的排出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膀 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膀胱的储尿量有一定限 度),人就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排出的途径:肾脏形成的尿液→输尿管→膀胱→尿 道→体外。 (2)排尿的意义: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 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也有重要作用。
探究三:其他排泄途径
1.肾脏——主要的排泄途径 肾脏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2.皮肤——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 (1)汗腺的分布: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 (2)构成: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个部分。分泌 部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它的周围有毛细血管。 导管细长,开口于皮肤表面。
图说图话
汗腺出口
导管 皮脂腺 分泌部
以汗液形式 2.排出一部分
水和少量的无
机盐、尿素等
提示:①输尿管 ②肾小球 ③蛋白质 ④血细胞 ⑤膀胱 ⑥呼吸系统 ⑦皮肤
素养发展——发展核心素养
发展重点
本节核心素养发展的重点是“生命观念”。
具体体现
探究一、二、三 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知道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肾单 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通过了解尿液的形成,形成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可用此观点解释尿液的形成与泌 尿系统的关系。 通过学习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形成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根据排汗与体温的关系,能在生活中采取 适当措施调节体温。
错解归因:对尿液形成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情况不了解而误选。
反馈矫正
(云南昆明中考)体检时通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下表是某同
学体检报告单中血浆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及含量(克/100毫升),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 不能透过肾小囊内壁
葡萄
无机 蛋白
成分
尿素
糖
盐质
B
0.10
0.10
0.00
C
0.72
0.72
1.10
D
0.03
0.03
1.80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 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 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 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了尿 液。由此可知:尿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而血浆中有, 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明显增加;排尿主要排出 水、无机盐和尿素。故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 无机盐,D是尿素。
科学长廊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透析器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的透析器(血液净化仪器),其 设计灵感源于捕蝇草的抓捕机制。这些材料由纳米宽度的 导线组成,它们的顶端一旦碰到细菌便会卷起来,形成可 牢牢抓紧病原体的爪子。
科学长廊
败血症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肺、肾脏和其他重 要器官功能受损。当抗生素不起作用时,主动净化病人 的血液是清除感染的另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医生将 针头扎进病人的一条胳膊,导出病人的血液并使其通过 某种净化设备,然后再从病人的另一条胳膊将血液输回 其体内。然而,血液流动的速度很快,净化材料有时难 以稳妥地抓住捕捉到的细菌,于是有一部分细菌可能又 会被冲回血液中。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学业要求——要求指引方向
1.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描述泌尿 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观察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分析文字资料, 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3.观察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概述尿液的形成 和排出过程。
二、探究学习——问题导引探究
探究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尿
萄糖全部重吸收
5.血尿、糖尿和蛋白尿的病因及区别
名称
病症
病变 部位
病因
尿中蛋 肾小球 过滤膜的过滤作用发生
白质含
改变,原来不能过滤的
量过高 蛋白尿
蛋白质被滤出,造成尿 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每
日排出量超过150毫
克),形成蛋白尿
6.肾脏内的血液流向
肾动脉 (流动脉血)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的 毛细血管
1.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 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血液 水、无机盐、 尿素、葡萄 糖、蛋白质、
血细胞等
尿素 葡萄糖
大分子__③___和 __④____无法过滤
2.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形成尿液
原尿 水、无机盐、尿
素、葡萄糖等 全部葡萄糖
尿液 水、无
大 部 分 的 水 部分无机盐
机盐、 尿素等
B.尿液中尿素浓度上升是因为大部 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无 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血浆 0.1 0.03 0.72 7.5 尿液 0 1.8 1.1 0.1
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一定 是因为肾小球有炎症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 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因此A错误,B正确,C错误;若尿液中出现了 蛋白质,肾小球可能有炎症,使肾小球的通透 性增大,不能过滤出去的蛋白质,透过去了, 但小分子蛋白质在肾小球没有炎症时也可以透 过肾小球,D错误。
毛囊
血管
汗腺结构示意图
(3)功能:形成汗液和调节体温。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的细胞从血管中吸收水、 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汗液。汗液通过导管到 达体表被排出,同时,也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对人体的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3.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
例题
(广东江门中考)下列哪种物质在人体中的排泄途 径最多( D )
A.尿素 C.二氧化碳
B.无机盐 D.水
解析: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排尿、排汗以及 呼气。尿液和汗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呼出的气 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水。
三、链接中考——直通中考真题
链接一 综合考查人体废物的排出 (四川遂宁中考)有关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B ) A.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体外 B.人体只通过尿液和汗液两种形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 代谢废物 D.人体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只有溶解到 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适量饮水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