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控制表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办法1总则1.1为加强**(以下简称“公司”)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增强建设项目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投资或控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
1.3 投资控制管理应贯彻“安全可靠,成熟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结合技术、经济、管理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从投资决策、前期准备到建设实施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1.4公司投资控制管理实行“动态管理,静态控制,分级管理”的项目管理原则。
2 职责分工2.1公司规划发展部是公司基建项目投资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工程造价管理有关办法和措施,并监督实施;负责基建项目概预算管理;负责执行集团公司审定的《执行概算》;负责编制业主预算并监督实施和考核;负责项目合同管理和统计工作;负责审核基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及年度计划投资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和考核工作;负责合同项目竣工决算的审批。
2.2 公司计划经营部负责公司基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的下达、执行检查;负责公司经济活动分析。
2.3公司工程项目部负责公司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基建工程的招标管理工作;负责基建工程重大设计方案、设计变更的审查。
2.4 公司财务与产权部负责公司建设资金筹措和资金平衡工作;负责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指导从项目立项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的财务监督。
2.5公司安全生产部参与主要设备选型和新技术应用;推动采用新的电厂运行和检修模式,参与制定企业内部新的定员标准和非生产性设施及福利设施标准。
2.6 公司监察审计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监察和审计。
重点对工程招标、合同和投资控制等内容进行监督;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
2.7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岗位,应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承担本部门的投资控制管理责任,同时承担与相关部门有管理界面交叉的投资控制管理的辅助责任。
2.8项目建设公司负责从项目建设实施到竣工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工作。
项目建设公司应根据本办法制定项目投资控制实施细则,落实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进行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 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3.1合理规划,科学分析,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对拟开发项目的外部环境、建设规模和条件、项目总投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分析;加强同区域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区域发展调整规划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预测工作,为公司区域发展和项目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3.2公司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电力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划、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拟定公司项目规划,按相应的建设程序开展工作,不得随意确定项目开发计划。
4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投资控制4.1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对建设项目从投资估算、资金结构、资本金回报、贷款条件、资金流、工期、预期运行成本等方面构成综合约束。
4.2工程设计是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要坚决贯彻“安全可靠、成熟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认真执行现行设计规程、标准,对强制性规范必须严格执行。
4.3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主体工程的单价和指标进行初步分析,估算主体工程、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设备投资,采用扩大指标估算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补偿投资,参考类似工程和有关规定分析其它项目费用,提出投资估算。
4.4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调查落实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及价格水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主要施工工艺进行单价分析,编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施工准备工程,特别是施工交通、风、水、电、通讯系统、砂石料生产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等,应根据拟定的分标方案确定工程量;主要机电设备应明确技术参数,分析确定可能的采购渠道和价格水平;施工区征地和水库移民安置实物指标调查应达到实施规划阶段的深度,满足签订移民包干协议的要求,根据准确实物指标进行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分析。
施工区征地以满足施工要求为限,不得盲目扩大。
4.5 可行性研究设计概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融资计划的依据,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设计概算应力求准确,达到深度的要求,有条件的项目应推行实物法编制设计概算,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项目还应进行工程风险分析,确定合适的风险投资。
项目一经核准,其核准总投资即作为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
5 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5.1公司应认真组织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技术施工设计工作。
招标设计和技术施工设计应在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分标方案应遵循科学、合理、利于施工和控制工程总投资的原则,分析不同分标方案对投资的影响。
5.2项目建设公司应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施工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对施工中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周密安排。
要根据总控制进度,对施工的资源配置、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平面布置进行认真的优化设计并组织专题审查。
施工临建、道路等力求永临结合;严格审核特殊施工措施,在满足安全、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投资少的方案。
5.3 积极推行优化设计,推广应用对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有利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设计优化程序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优化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5.4 积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满足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选择对降低工程造价有利的施工方案。
对重要的部位和施工方案应作充分的论证和比选,如砂石料场的选择、砂石加工和运输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大坝和厂房施工机械方案比选、地下工程施工支护措施等。
5.5加强合同管理。
建设公司要规范合同条款,严格按合同履行职责,尽量控制和减少合同的变更。
5.6加强设计变更管理,设计变更必须先做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重大的工程变更须经公司审批;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实施细则(试行)》。
5.7加强工程索赔管理。
工程索赔的依据是合同,因此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索赔内容、范围、责任和程序。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重视论据和资料的积累并依据合同规定处理好承包商提出的索赔问题;同时要做好针对承包商不履行合同的索赔,如工期延误、设计缺陷、制造和施工缺陷、承包商未履行的保险费、对指定分包商付款等问题的索赔。
水电工程索赔金额在30万元以上、火电工程索赔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报公司审批。
5.8认真做好价差管理工作。
合同中应该载明价差管理方式,注意收集和积累各种材料的价格,分析价格变动对合同的影响,合理确定材料的补差。
5.9 加强工程资金管理。
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根据批准的施工网络计划,按关键路径和设备、材料交货计划,做好年、季、月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结算建设工程价款;要优化设备到货计划,压缩设备储备及其资金占用时间。
5.10 应加强建设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贮存工作,为项目合同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为后续项目投资决策、投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逐步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其内容包括定额管理(包括消耗定额管理、取费定额管理、估算指标管理、已完工程数据管理等)、价格管理(包括预算价格管理、单位估价表管理、价格预测等)、造价估计(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造价控制(包括招标与合同管理、计划与统计、工程结算)等。
5.11 严格规范工程招投标工作。
其工作程序内容和要求应严格按国家招投标法、公司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招标实施细则执行。
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合理低价的原则评标和定标。
5.12认真执行《执行概算》、加强《业主预算》的管理。
执行概算由集团公司确定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并经集团公司审核,董事会批准后,作为集团公司对项目造价的控制目标和考核公司的重要依据。
业主预算是公司工程投资控制、计划编制的重要依据;业主预算由公司确定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并经公司审核后,作为公司对项目造价的控制目标和考核项目建设公司的重要依据。
6项目竣工阶段的投资控制6.1加强合同的完工结算和竣工决算工作。
工程合同执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合同项目的完工结算,并报公司审批;首台机组投产后即编制单机竣工决算;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进行工程竣工决算。
6.2 在工程全部完工后应对工程进行后评估。
为顺利进行后评估中对工程造价、经济和财务的评价,在工程建设中应注重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运用。
7 主要技术经济措施7.1 水电站的装机规模应进行正常蓄水位比较和装机容量比较,考虑水库调节性能、负荷发展及负荷特性、地区能源资源情况、系统电源构成及水电站能量指标等因素,按照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力戒盲目扩大总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
7.2 在满足流域规划的基础上,应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天然建筑材料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坝线和坝型。
7.3 应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枢纽布置方案。
建筑物型式应考虑既经济又便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多方案研究。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计算和研究,尽量减小主要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尺寸,降低工程造价。
7.4 厂房装修应力求简洁,主厂房墙面原则上采用素混凝土清水墙面,不做粉刷和装修;交通洞不得装修,尽量减少衬砌;廊道不得装修;其他的建筑结构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装修。
7.5主要机电设备应在满足安全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国产设备。
必须采用进口设备时,应进行专题调查论证。
7.6 施工总体布置应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水工枢纽布置、主要建筑物规模、型式、特点、施工条件和工程所在地区社会、自然条件等因素,根据分标规划,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并统筹规划布置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设施,尽量减少施工用地,降低施工辅助设施建设费用。
7.7合理进行分标。
工程分标应按下列原则进行:综合分析工程特点、建筑物组成和特殊施工技术等因素,力求经济合理;分析国内施工队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便于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考虑土石平衡的要求,使开挖的土石方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尽量减少转运次数;分标界面应清楚,以尽量减少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潜在索赔。
7.8 加强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的管理,严格按“政府负责,投资包干,业主参与,综合监理”的原则进行。
8相关图表8.1投资控制管理办法示意图(附件1)8.2投资控制流程图(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