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数码相机大家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市场主流的都是数码照相机,像以往的胶卷照相机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了。
什么是数码照相机呢?简单的说,所谓数码相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的特殊照相机。
它可以直接连接到我们的电脑、电视机或者打印机上。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数码相机品牌有:佳能、索尼、尼康、三星、奥林巴斯、富士、松下、卡西欧、柯达等等,在这些数码相机品牌里,又分为:消费级数码照相机和数码单反照相机;所谓消费级数码照相机:这种类型的相机在价位上相对来说也较为便宜,机型小巧,也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已购买或正准备购买的卡片相机、还有长焦相机及准专业相机(以物说明),1、卡片机在行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
2、长焦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3、准专业数码相机准专业数码相机的性能低于专业,但明显要高于卡片机和长焦机,准专业的和其他的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相机的镜头上:这种类型的相机,不能像专业相机更换镜头,但是却可以通过附加其它的镜头或镜片来获得更换镜头的效果。
以上我讲的是消费级数码照相机,在这类相机里,绝大多数在拍摄时,相机都是全自动感应,只需对焦后按下快门就行,其他的都不用管,也统称为傻瓜相机;但部分相机,包括所有的准专业相机拥有除全自动功能外,还有程序自动曝光功能(也就是P)、光圈优先功能(尼康A,佳能A V)、快门优先功能(尼康S,佳能TV)、全手动(也就是M)等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运用,会让准摄影爱好者拍摄出自己想拥有的作品效果。
所谓数码单反照相机单反相机,也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
略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较为专业和专业相机,它采用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负责摄影也用它来取景。
在摄影时,它的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感光器件感光;曝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
这就是相机中的单反技术,像很多的著名的摄影家、爱好者,还有在座的部分同仁均使用这种类型的数码相机。
以上我主要讲的是什么是数码相机及其分类,接下来我要讲我们的第二章摄影基础知识。
第二章摄影基础知识一、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数码相机镜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和数码变焦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不但体现出它们的工作原理上,在最终的成像效果上,两者也会有明显的差别。
单单从成像质量来说,光学变焦比数码变焦优秀很多。
但是数码变焦由于成本低廉,也广泛配备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
1、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中镜片的移动!来达到物体放大的效果,所生成的图像是实像!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光学变焦不会造成图像质量降低。
2、数码变焦——是利用影像处理器将感光元件中某一区域的感光单元所获得的图象信息进行单独的放大。
但是,这种单纯的放大事实上和图象处理软件中的局部放大是完全一样的,图片放得越大效果就越不好,完全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在市面上,每一部主流数码相机内,均有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功能,为了避免走进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误区,大家可以在相机菜单内调节关闭数码变焦功能,以保证其作品成像。
对于我们单反使用者来说,就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了,因为数码单反相机是没有数码变焦的。
二、了解光圈和快门在了解光圈和快门之前,我先讲下和他们相关的功能,在目前市面上很多数码相机都具有全自动、程序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全手动功能,那这些功能分别代表什么呢:全自动功能,也就是我们相机转盘和菜单中显示的英文 AUTO,意思是我们的数码照相机自动为你设置一切,决定一切,包括不够亮度的时候自动闪光,是最傻瓜的档位;也是我们在座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相机;P 档:程序自动曝光功能,照相机按照一定的曝光曲线自动设定快门和光圈,一般不会自动闪光;在所有主流数码相机里都有此功能,在此我要对我们在座的初级使用者说,我建议你们都使用此功能,第一,此功能在成像画质上比全自动要好,第二,它可以在不同的被摄环境下调节相机菜单中的各项功能,包括我之后要讲到的感光度、白平衡等等。
都会使你所拍摄的作品更加自然,更加真实。
光圈优先功能,A(或者是Av)档。
它是由我们自己根据被摄体,调节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由相机自动为你决定所需的快门速度;这个功能主要运用在我们日常所拍摄很多方面,比如人像、花卉、风景等等;快门优先功能,S(或者是Tv)档。
它和光圈优先相反,是由我们自己根据被摄体,调节快门速度,由相机自动为你决定所需的光圈;这个功能主要运用在我们日常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和夜景上。
全手动功能,M档,它是由我们自己根据被摄体,自己设定光圈和快门。
这个档位完全依靠你的想法来工作,是最能锻炼摄影技术的功能,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功能。
不管什么照相机,拍摄的时候都离不开镜头。
而镜头上都有光圈,镜头上或者机身上都有快门。
照相机的镜头就好像人的眼睛,看到了才能够拍到,太亮和太暗都不行。
光圈和快门就是用来控制这个亮度的。
我们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就是拍摄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光线。
而这些光线的数量不能是任意的,有一个量度。
太多了,照片就会一片白,太少了,照片就会黑乎乎。
就和我们有些人一样,照相后,呈现出来的图像有时很亮有时很暗,那么我们怎么来控制这个量呢?淡然,肯定要依靠相机的光圈和快门了。
在这补充说下,我们很多使用卡片机的用户就不必担心此问题了,为什么,因为卡片机是相机自动调节光圈和快门的,我们想调节都不行;接下来,我要讲到相机的光圈,光圈就好比人的瞳孔,如果人看到光线很亮,瞳孔就会收缩,这样就可以避免太多的光线进入眼睛,相反,光线不够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好让更多的光线进入。
所以光圈就等于是镜头的瞳孔。
那么快门是干什么用的呢?用来控制感光时间的长度,就好像一个光线的闸门。
闸门打开的时间越长,曝光时间就越长。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张图片,大家就会明白光圈和快门的重要性:在这两张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张照片在背景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在左边这张中,为了使用镜头对准花卉和后面的小草, 拍摄者使用的是F8.0的小光圈,来增大景深,使得背景远处景深更加清晰可见.而右边这一张为了使镜头只对准花卉,不对准后面的小草, 拍摄者使用的是F2.9大圈, 使得背景远处景深减小而且模糊,能更加突出主体.在我们看完这张对比照片后,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使用光圈的规律:如果我们希望拍摄的主体前后都非常清晰,那么我们就要尽量使用比较小的光圈,例如11、16甚至22的光圈。
如果我们只希望主体清晰,其它前后的东西都模糊一点,以便突出主体,例如拍人像特别是大头像的时候,那么就要尽量选择大光圈,例如3.5、4光圈。
记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或者换一个更浅白通俗的说法:数值小,景深就小;数值大,景深就大。
曝光量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曝光组合不同。
最关键的就是快门速度不同。
快门速度高的,图像就被凝固住了,看上去清晰;快门速度慢的,图像就模糊了,那是因为在快门打开到关闭这个曝光过程中,物体一直在运动着,留下的影像就是变化的痕迹,于是模糊了。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拍摄运动着的物体,快门速度就要选择高速的。
到底要多高的速度才合适呢?一般的规律是:拍摄走动的人物,起码选择1/60秒以上;拍运动着的自行车,起码1/125秒以上;拍运动着的汽车就要1/500秒以上。
二、对焦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绝大多数数码相机,连专业相机的全自动功能,都有自动对焦功能,当拍摄者半按快门时,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
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
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涉及不到的功能,它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拍摄者的熟练程度和拍摄者的视力。
现在的准专业及单反数码相机,还有少部分消费级数码照相机都设有手动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三、白平衡在正常光线下,我们人类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始终是白色,但相机在一定环境下或者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大家可以看到这多张图片,他们是在同一环境下用不同的白平衡功能所拍出的不同效果,所以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比如室内、阴天等等)必须要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进行拍照,如果不认真对待它们,它们就会让你的作品整体色彩偏色,从而失去真实感。
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由相机自动为你调整白平衡功能,但在一定环境下(比如室内有灯光、舞台的时候),自动白平衡也会出现一些色彩偏色。
白炽灯白平衡——一般用于由灯泡照明的环境中(如家中)当相机不使用闪光灯在室内拍照时,一定要使用这个设置。
荧光白平衡——适合在荧光灯下作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所以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很多拥有3种。
由于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我们要知道并确定照明是属于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
阴天白平衡——简单的说适合在室内和阴天天气里选择,接下来我要着重讲下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就是我们在一定环境下,无法辨别到底使用何种白平衡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模式,前提是需要给相机找到白平衡的基准点,这个基准点必须是白色,我们可以白色的纸,但有些白纸可能偏黄,有些白纸可能偏白,所以我们在平时,必须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
在没有白纸的时候,让相机对准自己认为是白色的物体进行调节就行了。
在这里我特别建议大家都采用这个功能,能有效加强照片色彩的真实性。
四、感光度感光度用英文缩写叫作:iso,感光度越高,就越适合在光线昏暗的场所拍摄。
但同时色彩的鲜艳度和真实性则会受到影响。
,随着ISO值的调高,那么噪点也被放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照片中的颗粒感,所以,在调整感光值时,请大家根据各场景适当的调整感光值,不要盲目的将感光值过于调高,如果是那样的话,你的作品将会出现很多颗粒,也是人们常常说的马赛克。
对于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使用卡片机的人来说,你可以直接将感光度调整为自动就行了,相机会自动为你选择较好的感光值,不必自己盲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