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展练”魅力课堂语文导学案(教师)
班级组名姓名日期:编制:审核:编号:021
自研目标:淳淳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念念不忘踏踏实实诚作学问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晨读目标:
【魅力课导学】(课题:《孟子》二章课时:第一课时《富贵不能淫》书海拾贝:
【练的环节】
基础题
一、积累运用
二.词语解释 舳舻相接: 春寒料峭: 跋涉: 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 遒劲: 形态各异: 发展提:
提高题:主旨概括
知识链接: 写作借鉴
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事物。
文章多次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事物。
几乎在文章每一部分都穿插了议论,特别是开头和结尾,都有作者鲜明的观点,“空前的”“无法取代”“重要”等词语充分肯定了北宋汴梁的繁华和《清明上河图》的地位。
这样的议论,能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汴梁的社会风貌,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培育期望】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汴梁( ) 田畴( ) 跋涉( )漕运( ) 舳舻( ) 握篙( ) 摩肩接踵( ) 络绎不绝( ) 长而不冗( ) 遒劲( )
1.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面作品中__ _______的一幅。
2.
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