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税法基本原则

第三章税法基本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的含义还可概括为: 税收法定原则的含义还可概括为:
(1)税种的开征必须由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国家 )税种的开征必须由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 不能征税; 不能征税; (2)税法要素必须由税法明确,行政机关尤其是征税机 )税法要素必须由税法明确, 关无征税自由裁量权; 关无征税自由裁量权; (3)符合征税条件的征税机关应一律征收,征税机关不 )符合征税条件的征税机关应一律征收, 得随意减免税; 得随意减免税; (4)征税程序应由法律事先规定,征税机关必须依法定 )征税程序应由法律事先规定, 程序征收。 程序征收。 (5)纳税人依法纳税,对税务争议有权依法获得行政救 )纳税人依法纳税, 济或司法救济。 济或司法救济。 上述各项中所谓的税法,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上述各项中所谓的税法,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 括行政法规。此外, 括行政法规。此外,税收法定原则还要求对税法的解释从 不得扩大解释,不得类推适用。 严,不得扩大解释,不得类推适用。
二、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纳税人所承受 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且在纳税人之间 保持均衡。 保持均衡。 因为税收属于分配范畴,收入分配的核心是公平、 因为税收属于分配范畴,收入分配的核心是公平、 公正,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形式之一, 公正,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形式之一,也应当以 公平为其核心。 公平为其核心。 有关税收公平是围绕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 展开的: 展开的: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相同(收入、负担相同)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相同(收入、负担相同) 的人,其税负应当相同; 的人,其税负应当相同; 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不同的人, 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分别缴 纳高低不同的税赋,能力强的人应多纳税; 纳高低不同的税赋,能力强的人应多纳税;开征 遗产税和对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正符合纵向公平 的要求。 的要求。
第三章
税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有关税收原则的理论
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 他在其最著名的代表作《赋税论》中,较 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税收的重大问题,第 一次提由了税赋的“公平”、“简便”、 “节省”、“公民必须纳税”、“税收课 征要平等”、“税收要无害国家的繁荣与 国民的幸福”等六条规则。
第一节
有关税收原则的理论
五、20世纪70年代以来供应学派为代表的新的经济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供应学派为代表的新的经济理论 世纪70 这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受到严重的挑战。供给学派认为, 这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受到严重的挑战。供给学派认为, 治理经济“滞胀”的有效方法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治理经济“滞胀”的有效方法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重新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加强供应管理政策, 重新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加强供应管理政策,利用 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提高私人经济的微观效率。 减税刺激经济增长,提高私人经济的微观效率。 在税收方面,他们从福利效用标准出发评判税制优劣, 在税收方面,他们从福利效用标准出发评判税制优劣,偏重 税收的效率目标, 税收的效率目标,强调优良的税制应尽量减少征税对市场 的干扰,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的干扰,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 他们特别强调税收的中性原则, 此,他们特别强调税收的中性原则,认为征税往往会带来 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扭曲,干扰资源配置的效率, 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扭曲,干扰资源配置的效率,当这种扭 曲超过一定限度时,纳税人或者改变其经济行为, 曲超过一定限度时,纳税人或者改变其经济行为,或者采 取不正当的手段以减轻乃至逃避其税收负担, 取不正当的手段以减轻乃至逃避其税收负担,这种状况被 称之为税收的“超额负担” 又称为税收的负效应。 称之为税收的“超额负担”,又称为税收的负效应。税收 的负效应意味着税收效率的损失, 的负效应意味着税收效率的损失,因此政府在征税时应尽 可能地保持税收中性,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可能地保持税收中性,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以最小的损 失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失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税收中性原则 税收中性原则
到20世纪 年代,世界性税制改革以降低税率、 20世纪80年代,世界性税制改革以降低税率、 世纪 年代 减少优惠、扩大税基、严格管理为共同趋势, 减少优惠、扩大税基、严格管理为共同趋势,提 倡税收尽量少干预经济, 倡税收尽量少干预经济,即通过税收中性化来达 到效率的提高。 到效率的提高。 从理论上说,要真正实现税收绝对中性原则, 从理论上说,要真正实现税收绝对中性原则,只 有在市场的自发配置全面达到帕累托有效时才有 意义。 意义。 但要想具备这些帕累托有效条件是很难的, 但要想具备这些帕累托有效条件是很难的,因此 把税收中性原则绝对化, 把税收中性原则绝对化,完全抛开国家干预只能 是纸上谈兵。 是纸上谈兵。
二、税收公平原则
就现阶段而言, 就现阶段而言 , 我国的税法公平原则应体现出普 遍征税、平等征税和量能课税三个层面的内容: 遍征税、平等征税和量能课税三个层面的内容: 1.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是实现税收横向公平的要 求。 2.量能课税是实现纵向公平的要求。 .量能课税是实现纵向公平的要求。
三、税收效率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税收法定原则具体含义是: 税收法定原则具体含义是:
(1)课税要素法定。就是要求税收实体法必须由法律加 )课税要素法定。 以规定,税法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 以规定,税法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率等课税要 素以及与此相关的征税程序的立法权应由立法机关统一行 使,行政机关未经授权无权在行政法规中对课税要素作出 规定。 规定。 (2)课税要素明确。即税法中有关课税要素等方面的规 )课税要素明确。 定应尽量明确具体,不出现歧义、矛盾、漏洞和模棱两可, 定应尽量明确具体,不出现歧义、矛盾、漏洞和模棱两可, 从立法技术上保证课税要素的法定性。 从立法技术上保证课税要素的法定性。 (3)程序合法。是指征税机关应依照法定程序征税,纳 )程序合法。是指征税机关应依照法定程序征税, 税人应依照法定程序纳税并有权获得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税人应依照法定程序纳税并有权获得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4)依法稽征。是指税务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稽 )依法稽征。 核征收,无权变动法定课征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 核征收,无权变动法定课征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无权自 行确定开停征、减免税、退补税及延期纳税等事项, 行确定开停征、减免税、退补税及延期纳税等事项,不得 多征也不得少征。 多征也不得少征。
二、税收公平原则
在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方面,又出现了两个原则: 在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方面 , 又出现了两个原则 : 即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即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是指要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 受益原则: 中享受利益的多少确定相应的纳税数额, 中享受利益的多少确定相应的纳税数额 , 受益多 的人多纳税,受益少的人少纳税, 的人多纳税 , 受益少的人少纳税 , 没有受益的人 则不纳税。 则不纳税。 负担能力原则: 负担能力原则 : 它是根据纳税人的经洗能力或纳 税能力判断其应纳税额多少, 税能力判断其应纳税额多少 , 经济能力或纳税能 力大的多纳税,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小的少纳税。 力大的多纳税 , 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小的少纳税 。 负担能力原则的衡量标准有三个:即收入标准、 负担能力原则的衡量标准有三个:即收入标准、 消费支出标准和财产标准。 消费支出标准和财产标准。
第一节
有关税收原则的理论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 密 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 税收四大原则,即“平等原则”、“确定 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费原 则”,从而为税收原则理论研究奠定了基 础。
第一节
有关税收原则的理论
三、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 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税收原则理论。他在《财政学》一书中,将税收 原则归纳为四大项九小点内容。即: 1。财政原则,包括课税充足性与课税弹性二原则; 2。国民经济原则,包括慎选税源与慎选税种二原则; 3。社会主义原则,包括普遍性与平等性二原则. 4。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与征收费用最小三原 则。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在充分继承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前人 思想的基础上,在其国民经济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中首创 了税收调节经济的原则内容,这对税收原则的发展作出了 显著贡献。
第二节
现代税法基本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律原则 税收法律原则) 一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律原则
税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规范性( 税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规范性(或固定 ),即税收一般均事先由法律 即税收一般均事先由法律、 性),即税收一般均事先由法律、法令加 以规定,依法征收,从这个角度说, 以规定,依法征收,从这个角度说,各种 类型国家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税 收法定原则。 收法定原则。
“效率”的概念实质是指资源配置的一种状态。广 效率”的概念实质是指资源配置的一种状态。 效率 义的效率分为三个方面: 义的效率分为三个方面: (1)生产效率,即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如何搭配以 )生产效率, 达到投入产出关系的最优,实现“成本最小化” 达到投入产出关系的最优,实现“成本最小化”; (2)配置效率,即当前的生产活动(供给)如何 )配置效率,即当前的生产活动(供给) 与当前不同的需要相适应,以产生最大化的福利; 与当前不同的需要相适应,以产生最大化的福利; (3)“跨时期”效率。 ) 跨时期”效率。
四、税收调控原则
利用税收调控社会活动的做法自古有之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资产阶级倡导自由放 任的经济学说,强调政府无为而治。 任的经济学说,强调政府无为而治。 但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缺陷使“看不 但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缺陷使“ 见的手”常常出现调控失灵。不断产生的污染、 见的手”常常出现调控失灵。不断产生的污染、 失业、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 失业、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出现后,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出现后,现代国家通 过运用税收杠杆大量介入社会性经济生活, 过运用税收杠杆大量介入社会性经济生活,进行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税收固有的调节经济的功能被重视和 自觉运用。 税收调控” 自觉运用。“税收调控”也因此成为税法基本原 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