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 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不足,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完善它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探究生活,热爱生活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 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识和能力 •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欣赏自然,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 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 •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亲社会的态度和热爱社会的情怀
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 自主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指 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 的形式 ▪ 生成性
新的目标不断提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 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从而使活动更富有成效。
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 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江泽民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 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 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 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图书信息 --------------------------书 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实施 作 者:陈时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报告
中国孩子在21个国家中,计算能力最强,创造力倒数第五。 在校做数学题时间,我国中学生每周307分钟,他人217分钟;回家后 ,我们还要花每周4小时,他人不超过一小时。 我国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
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 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 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 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 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 、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相关背景
▪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创新意识不强。 ▪ 中国的教育和世界接轨。 美国: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 英国:设计学习 法国:综合学习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 台湾省:综合活动
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地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
力; ▪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 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
Hale Waihona Puke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
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 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 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1.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 综合性 研究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 实践性 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 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上社会,亲身经历,增强体验
▪ 活动性 有目的地玩 有组织地玩 有设计地玩 有收获地玩
▪ 开放性 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 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 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 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 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 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 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