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行生物化疗的护理
郭苏玲,黄小花,邵红岩
摘要:[目的]观察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行生物化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13例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配合紫杉醇加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常规检查、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正确处理。
[结果]出现发热伴流感样症状12例,胃肠道反应5例,皮肤变态反应1例,骨髓抑制3例,其中1例因严重骨髓抑制伴感染,中断治疗,经升白细胞、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加强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行生物化疗的护理,是顺利治疗的保证。
关键词:黑色素瘤;生物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5.04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2B-0439-02
基于化疗和细胞因子免疫治疗都对黑色素瘤有效,二者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交叉耐药,许多学者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α(IFN-α)与化疗联合的生物化疗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期能发挥协同或叠加效应,提高总有效率以及延长有效持续的时间[1]。
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对13例转
移性黑色素瘤病人应用IL-2配合紫杉醇加盐酸吉西他滨治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4岁~66岁;均切除原发病灶,经病理检查,均确诊
为
恶性黑色素瘤,伴有淋巴结转移。
1.2 治疗方法 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经手术治疗后,
切口愈合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第1天给予紫杉醇175mg
/m2静脉输注,第2天给予盐酸吉西他滨800mg
/m2
静脉输注,第4天~第8天给IL-2 2MU静脉输注,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50μg皮下注射,
21d重复。
1.3 结果 本组13例病人经上述生物化疗治疗后,
出现发热伴流感样症状12例,胃肠道反应5例,皮肤变态反应1例,骨髓抑制3例,其中1例因严重骨髓抑制伴感染,中断治疗,经升白细胞、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2 治疗前准备及护理
2.1 常规检查 治疗前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协助病人做好血常规、便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等检查,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2.2 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疾病相关知识,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减轻病人及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
如治疗前告知病人及家属治疗的必要性、用药的疗程、治疗费用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使其了解不良反应的可逆行、暂时性,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配合治
疗[
2]。
3 病情观察及护理
3.1 发热伴流感样症状 表现为一过性发热(38℃左右),是IL-2的主要副反应,也可有寒战、高热,通常发生在用药后3h~
4h[3]
,体温最高可达到39.5℃~40.0℃,并伴有肌肉痛、四肢关节痛、
全身乏力等症状。
嘱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寒战时给予棉被保暖。
体温≥38.5℃时,给予冰敷,如高热持续不退,可酌情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退热。
定时监测体温,及时更换衣物,
注意保暖。
3.2 变态反应 输注紫杉醇时易发生变态反应,
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min,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
[4]。
静脉输注过程中加强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常规给
予心电监护监测,注意病人的血压情况及全身情况变化。
为了防止变态反应的发生,
按医嘱在治疗前给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和H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在输注过程中出现变态反应
时,应马上暂停该补液,更换输液管接其他补液,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及药物的对症治疗等。
症状缓解后再接紫杉醇,这时输注速度应非常缓慢,严密观察,如病人无特殊不适可考虑逐渐增加滴数,但输注速度不宜超过40gtt/min,直至输注完。
3.3 骨髓抑制 经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
应给予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有无咽痛、咳嗽、咳痰、体温变化及皮肤黏膜出血情况。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做好病房空气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应嘱病人做好个人卫生,
如饭后、睡前勤漱口,勤换衣服。
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勿抠鼻、剔牙,使用软牙刷刷牙。
防跌倒撞伤,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正确给予升血细胞治疗,及时复查血常规。
如继发感染,应加强上述护理,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运用抗生素。
3.4 胃肠道反应 病人用药后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食欲下降或
恶心、
呕吐。
治疗前给予止呕药,如盐酸托烷司琼(赛格恩)静脉注射,嘱病人多饮水,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胃肠道反应较重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3.5 皮肤不良反应 病人皮肤出现大片斑丘疹、瘙痒。
向病人解释发生的原因,避免抓伤造成感染。
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治疗,
停药后自行缓解。
3.6 局部炎症反应 静脉输注药物时和药物出现外渗可引起
局部炎症反应。
静脉输注时应选择较粗、
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免上方有穿刺点,确保穿刺针在血管无外渗时才输注药物。
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输完后给予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补液快速静脉输注。
药物外渗时,马上停止补液,进行局部封闭疗法。
4 出院指导
嘱病人出院后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告知下次返院时间,注意休息,增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小结
生物化疗是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分子生物学行为,有计划地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以取得最好的治
疗效果,
达到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目的[5]。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掌握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从而保证病人的治疗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实,
陈映,黄文林.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9-202.
[2] 张彦新.
白介素-2加干扰素治疗肾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1):85.
[3] 王晓燕.
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305-1306.
[4] 张晓实,
陈映,黄文林.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2-183.
[5] 罗荣城,
姚广裕.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生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9,16(2):101.
作者简介 郭苏玲,女,护师,本科,单位:51006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小花、邵红岩单位:510060,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收稿日期:2011-11-03
)(本文编辑卫竹翠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
·关于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本刊从2
010年1月开始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作者所投稿件均将进行检测,如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则一律按退稿处理。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有关方面指导,将成为本刊把好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关的重要辅助工具和手段。
———《全科护理》杂志编辑部
·
044·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February
,2012Vol.10No.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