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培两年规划-卓越教师培养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泰兴市古溪初级中学尹国东两年成长规划
已取得成绩
在泰兴市初中语文上课比赛两次获一等奖, 在泰兴市初中语文原创试题大赛获一等奖,在泰 兴市教师基本功竞赛两次获一等奖。多次面向泰 州及泰兴市开设语文及动,并 多次面向全市开设讲座,受广泛好评。作为江苏 省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讲课教师,录制的《初中 语文作文批改与点评》3个视频课程,供全省初中 语文教师学习。录制上传泰微课A级22节、B节6节。 近年来发表论文数篇,参与《泰微课》(七年级 语文)上册及下册的编写工作。被评为泰州市第 三届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泰州市第四届特 级教师后备人才。
3、在反思中成长 加强科研意识,提高研究水平。在教研实 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 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与教学对象、教学 环境不断互动,来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重视课题研究,通过教学案例研究,不断总结 教学规律,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坚持反 思总结实践、升华经验,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 或教育随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及能力,积 极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力争两年内每年发 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个人规划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初中的普通语文 教师,从教25年,长期担任班主任,现 任学校副校长,这次有幸被选为泰州市 第三批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我深知这是 荣誉,是鞭挞,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对自身素质、专业技能又提出了新的 更高的要求。
一、自我解剖
1、处于专业发展的成长期,平时 能勤学乐教,对教育教学有一些自己 的思考,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并不成熟,没有形成稳固的思想体 系和鲜明的教学风格。 2、平时能勤于钻研,但创新意识 淡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思维和 探究能力培养不够;理论功底欠缺, 经验总结不足,更不能在理论高度下 反思实践经验。
第二年:
1、加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展和完“自 学-质疑-讨论-积累-自结”的课堂教学模式, 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人教学风格。把名师工作室 成员、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及卓越教师培养对象 作为自己的名片,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 送教下乡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把培养一批 农村教师,提高学校质量作为奋斗目标,为一 方教育造福。
两年培养期拟完成的标志性成果
1、精读两本以上的教育教学专著,认真做好读书 笔记,观看优秀教师课堂实录100节以上,撰写教学 反思或教育随笔100篇,积极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 论文,力争两年内每年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2、发展和完善“自学-质疑-讨论-积累-自结”的课 堂教学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充 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主动承担公开课、 示范课、送教下乡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把培养一 批农村教师,提高学校质量作为奋斗目标,为一方教 育造福。
二、今后两年专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加强培训学习和理论更新,不断提高自身语 文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提高语文教学 研究能力,特别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和作文教学 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 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指导。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 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使自己逐渐成长为 有较高理论修养、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有鲜 明教学特色和地区影响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力 争成为泰州市名教师或江苏省名师。
2、在学习中成长 加强学习积累,提高个人素养。首先是文化 素养。无论是作为一名有魅力的校长还是做一名 有品位的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用独 特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 去影响教师、积淀学生。其次是专业素养。每学 年精读一两本教育教学专著,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写教育教 学随笔,养成及时思考和勤于积累的习惯。观看 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纳新摒旧,学习名师的教学 艺术和教学智慧。
(三)年度计划
第一年:
1、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内容”课题研究为抓手,抓好学生的日 常行为规范管理,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培养学生 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习惯。 2、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开展“要 找共产党,就到刁家网”的红色校本教材挖掘与 研究,并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初步形成适 合学生身心、喜闻乐见并具有农村学校和地方特 点的德育校本教材。
4、在实践中成长 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卓越教师, 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我觉得应该是学生喜欢,课 堂能给学生智慧和启迪。我希望通过卓越教师 的培训,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农村教 师,不仅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并带动 其他教师,有效提高本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示范课、公开课或讲座,在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二)具体规划
1、在培训中成长 加强培训研修,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各 级各类培训学习,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知识 根基,开阔学术视野,丰富人文底蕴。特别是充 分利用卓越教师培养工程这一平台,珍惜每一次 培训学习的机会,听从专家指导,按时完成各项 培训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 实践、课堂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2、加强科研能力。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积极撰写有质量 的教学论文,确保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并完成“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及 “关于家访语言艺术”的两个课题结题工作。 3、完善“要找共产党,就到刁家网”的红 色校本教材,做好校本教材的实施和推广工 作,积极参加校本教材评比,力争红色校本 教材形成地方特色并具有积极影响。
3、重视“家校”联系,针对农村学校留守 儿童和离异家庭增多、家庭教育缺失、家校缺 少沟通、教师家访缺位或不当等问题,深入开 展“关于家访语言艺术”的课题研究,做好家 访工作及个别指导,建立健全“家校一体”的 教育网络,加强家校联动。 4、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权力交 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精讲点拨,积 极引导,形成成熟的有个性化的“自学-质疑讨论-积累-自结”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