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大纲(考研重要资料)

语言学纲要大纲(考研重要资料)

导言
1.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2.简述语言研究的历史。

(段辅5)
3.重要概念: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语文学、小学;历史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4.语言学有哪些重要流派?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及其代表作?
5.语言交际过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6.怎样理解“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7.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本教材讲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说话、说出来的话之间的关系。

(徐辅11)
2.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
3.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5.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怎样理解这句话?
6.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互相依赖:思维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语言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如聋哑人由于不会语言,思维受到很大的限制。

(3)语言和思维并不对等,不能混为一谈。

思维能力是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却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他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2.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哪些因素构成?
3.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什么特点?
4.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5.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6.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7.掌握语言需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狼孩的故事、鹦鹉学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8.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有哪些根本区别?(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第三章语音
1.什么是国际音标,学习和使用国际音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语音的四要素在语音系统中的作用。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4.元音和辅音的分析。

5.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怎么理解“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
6.什么是音位?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7.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8.什么是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并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的关系。

9.音位和音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0.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创制的意义。

11.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2.音位为什么具有系统性?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音位系统的特点。

)13.简述粤语入声字发音的特点。

14.什么叫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结合英语举例说明)
第四章语法
1.语法规则的特性。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关系。

(为什么说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而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3.语法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

其中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

4.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词缀不同于词尾。

汉语语素的特点。

5.汉语和英语、俄语的构词法有何差异?
6.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7.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8.什么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
9.什么是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它的重要性如何?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和层次性之间的关系如何?
10.什么是形态(词形变化),词形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1.什么是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语法范畴的特点。

12.用变换方法区别句法多义(歧义)的句子。

如: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

13.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14.语言的普遍特征有哪些?
第五章词义
1.词义概括性的特点。

2.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特点?词义的模糊性会不会影响交际?
3.北京话吃的对象只限于固体食物,而上海话可以说“吃水、吃酒”等,为什么?4.“言不尽意”现象产生的原因。

怎么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2.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3.谈谈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4.简述文字的发展过程。

5.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7.汉字可以表述为“意音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但不宜表述为“表意文字”,为什么?
8.什么是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9.汉字停留在意音文字阶段的原因。

汉字体系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的原因。

10.结合汉字的特点谈谈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11.造成汉语“言文脱节”的原因。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原因。

(1)外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内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2.语言发展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及两者的关系。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了语言发展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词汇发展的既灵敏又稳固的特点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语言、语法的发展不会随着词汇的迅速发展而发生系统的变化。

词汇的发展最快,语音和语法相对稳定,这说明语言系统各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3)在语言系统各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4)语言内部各部门演变速度的不平衡性正适应了语言渐变性的需要(两者关系)。

(5)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两个特点,反过来又使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新的交际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3.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区别。

4.亲属语言、语言的谱系分类。

汉藏语系的共同特点。

5.通用语、共同语、国语的区别。

共同语的形成。

共同语的规范化。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包括三个方面:借词(词汇的借用)、结构规则的借用(主要是语音和语法的借用)。

2.什么是语言融合?融合的条件。

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融合的过程。

3.洋泾浜(pidgin皮钦)、混合语(克里奥耳语)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

如何看待“土汉语”。

4.世界语(注意不是世界共同语)的特点。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1.尖音和团音是音韵学上两个重要的概念,请说明什么是尖音和团音,在普通话和你的方言中的表现。

2.怎样理解“通过对方言或亲属语言、文字、诗词、借词等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种语言的语音发展的轮廓和线索。


3.请谈谈中古汉语浊音在北京话及在你的方言的清化规律。

4.举例(从尖音和团音的分合)说明语音演变的特点(注意:教材和徐辅不太一致)。

5.语音对应关系产生的原因。

请谈谈你的方言和北京话的语音对应关系。

6.什么是历史比较法?请谈谈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汉语中古音系的入声音值的理据。

7.请谈谈汉语的语法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发展情况,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8.怎样理解“语言是既有规则、有条理,又到处存在着强式和例外的系统。


9.请举例说明类推在语法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局限。

10.词汇和词义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的原因。

词义演变的原因、方式和途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