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诊断地理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诊断地理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诊断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2.黄赤交角增大,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3.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A.丁—甲段B.甲—乙段C.乙—丙段D.丙—丁段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到该地打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5.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图为我国A市某中学操场(下图所示),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立夏到小暑B.惊蛰到立夏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7.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设的企业是( )A.造纸厂B.水泥厂C.家具厂D.电子厂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风带⑥是()A.北半球西风带B.南半球西风带C.北半球信风带D.南半球信风带9.图中风带⑤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0.读下图,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1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13.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A.高压与低压B.气旋与反气旋C.冷锋与暖锋D.迎风坡与背风坡14.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A.B.C.D.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①B.②C.④D.⑤16.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面小题。

17.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2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21.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2.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西南季风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盛行西风23.下图能正确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季风和洋流的是( )A.B.C.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甲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大洋环流方向与北半球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D.②处洋流对日本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加快对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的范围25.下列四幅洋流图中与上图②处一致的是( )A.B.C.D.二、综合题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000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7.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28.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2)说出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参考答案1.B2.D3.A【分析】1.由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可知,公转轨道的右侧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

因此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赤道(北)移动,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极昼极夜的范围呈减小趋势,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

故B正确,A、C、D 错误。

2.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纬度数相等,与极圈度数互余。

若黄赤交角增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

因此若黄赤交角增大,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范围均增大;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主要受公转速度的影响,与黄赤交角无关,因此极昼天数不变;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

故D正确,A、B、C错误。

3.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

图中右侧为近日点,比较图中四段,丁—甲段,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故A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在公转轨道上找出近日点与远日点,并熟记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时的时间。

第二小题主要利用一个角度关系---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大夹角即黄赤交角。

4.C5.C【分析】4.A. 山顶到甲处有陡崖,甲在陡崖下方不远处,不能看到,A不对。

B. 山顶到乙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猎物,B不对。

C. 山顶到丙地之间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为凹形坡,能看到猎物,C正确。

D. 山顶到丁地之间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为凸形坡,不能看到猎物,D不对。

故答案为C。

5.根据图示信息,①为山麓地带,②为陡崖附近,③为山谷,④为山脊。

根据材料,“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则图中②处是陡崖,最可能捕到山羊;“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则在图中③处为山谷,最可能有河流发育,则最可能捕到水鹿,故答案选C。

【点睛】根据等高线形状可以判断地形部位: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弯曲向地势高处为山谷,为集水区;等高线弯曲向地势低处为山脊,为分水岭;等高线闭合,外小内大,为山顶。

6.B【详解】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依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杆影朝向由东北转向东南;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日影朝向相反,因此日落时太阳方位由西南向西北方移动。

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因此惊蛰到立夏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B正确。

立夏到小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白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立冬到小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

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7.B【解析】本题主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甲为郊区,温度较低,大气下沉形成高压,乙为城市,温度较高,大气上升形成低压,故形成城市风。

因此为了减少对城市的二次污染,在城郊之间不可以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

题目中只有水泥厂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故不可以建设水泥厂。

故选B项。

8.A9.A【解析】8.图中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⑤风带风向向右偏,可推断此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⑤为东北信风带,⑥为盛行西风带,⑦为极地东风带,风带⑥是北半球西风带,A对。

选A。

9.据上题分析,风带⑤是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风,A对。

选A。

10.A【详解】图示中①②两股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后,①沿锋面上升,可知①是从低纬方向来的暖湿气流,②是从高纬方向来的干冷气流,所以甲位于低纬度,甲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在30°N附近,乙在60°N附近,丁位于90°N。

A对,BCD错。

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利用60°N附近的极锋两侧的气流来确定图示为三圈环流的中、高纬环流,再通过两股交遇后的气流在锋面上的上下关系来确定其冷暖性质,进而完成相应的判断。

11.A12.B【解析】11.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大于暖气团势力,推动暖气团后退,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大于冷气团势力,推动冷气团后退;当两气流势均力敌时,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反气旋形成于高压系统。

A对。

选A。

12.在昆明准静止锋控制下,昆明受暖气团控制,贵阳受冷气团控制,由于锋面附近降水一般集中于冷气团一侧,因此贵阳出现阴雨连绵天气,昆明受单一暖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为风和日丽的天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