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本节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1、中国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4、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热量带、干湿地区的划分
5、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
6、我国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本节需掌握的单项能力: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描述★学习内容
读“中国气候图”(见图册),画出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多样,使我国农作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我国种作物种植北界比其他地区纬度高雨热同期,降水过分集中,易引起旱、涝(洪)灾害 2、气候特征的描述词语:气温的特点:冬季是寒冷还是低温,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

四季的分布降水的特点: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类型;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重要界线是__秦岭—淮河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热带季风气候:云贵高原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季风)、地形、海陆位置等
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和“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写出 5、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成因:①纬度位置,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较低、白昼短,获得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影响,蒙古、西伯利亚寒冷空气南下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受到山岭阻挡,因此南方降温程度比北方小。

夏季: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成因:①纬度位置,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较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白昼长,获得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全国普遍高温;②地形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

一月0℃大体经过的地方:秦岭—淮河
一月最冷的地方及原因:漠河,原因:纬度高,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白昼短
七月最热的地方及原因:吐鲁番盆地,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而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③周围是沙漠,升温快④空气干燥、少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读“中国热量带划分图”,写出 6、中国热量带的划分及界线依据积温的多少,自北向南划分
中国各热量带包括的地形区
寒温带主要:内蒙古高原(东北部)中温带主要有: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暖温带主要有:华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热带主要有:滇、粤、台南部,海南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写出 7、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空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远近不同,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不同)
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6月梅雨)7—8月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9月南撤,10月结束
8、读“中国干湿分区图”,写出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及界线依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界限是: 200mm,400mm,800mm 中国各干湿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湿润区主要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东北三省东部(包括三江平原),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大
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9、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写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包括的地形区
季风区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青藏高原东南
非季风区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 10、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图,写出季风活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正常影响:
我国各地区季风开始的时间及结束时间和各地区的雨季、降水量差异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6月梅雨)7—8月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9月南撤,10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2)不正常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快慢、强弱引起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异常夏季风速度快,南方旱、北方涝夏季风速度慢,南方涝、北方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