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语音学概述
喉有两对重要的喉关节,即环杓关节:打开和闭合声门;环 甲关节:拉长和拉紧声带;
声带在喉头里面,喉头对声带起支撑、保护和调节作用。声 带有两片,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发不同的音,声带 处于开合的不同位置。
声带与语音的高低密切相关, 声带绷紧,音调偏高;声带放 松,音调偏低;声调的高低升降由声带绷紧或放松决定
共鸣腔
口腔、鼻腔和咽腔:人类语音的共鸣腔。 a.口腔,下颌、唇、舌 上面各有一些发音器官、发音部位:
上腭: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小舌 口腔
舌尖 下腭:下唇、下齿、舌头舌叶
舌面(舌面前、 舌面中、舌面后(舌根)
共鸣腔
b.咽腔:位于口腔后面,喉头上面,是一个管状 的“四岔口”,上通鼻腔、前接口腔,下连气管 和食道。
频谱
把复杂的振动分解成各种频率成分的过程称傅里叶分析, 也称频谱分析。
声音通过频谱分析仪后分解成许多振幅和频率不同的信 号,将这些振幅不同的成分按频率顺序排列所描绘的图 形称频谱图。
频谱图的纵轴是振幅轴,横轴是频率轴。
频谱的形成
频谱不同,音色不同,不同的音色具有不同的频谱;
噪音
(4)音质是指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 性或特征。它是声音的本质特征。
由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决定的,而音波振动形式又是 声带振动与否、共鸣器的形状和发音方法三方面决定 的。这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 同音质的声音。 语音的音质也是由这三者决定的,人可以主动控制自 己的声带、气流和唇舌,从而发出各种不同的语音。 音质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
共鸣腔剖面图
发音器官示意图
“主动的发音器官” 和“被动的发音器官”
“主动的发音器官” ——在人类的发音器官中, 有些是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小舌、 下腭和声带等,叫“主动的发音器官” 。
“被动的发音器官” ——有些不能活动,如上 齿、齿龈、硬腭等,叫“被动的发音器官”。
发音时,常由主动的发音器官去接近被动的发音 器官,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2)动物声音:发音器官+特定意义→对环 境的即时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
3)人的声音:咳嗽、呵欠→自然反应,不 能形成符号,不表示意义。
语音学的三个分支
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分为“发音→ 传递→感知”三个阶段,语音学根据这三个阶 段又分为以下三个分支:
生理语音学: 研究发音器官在发音阶段的生理特征。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音位、音位变体
音段、音位
音段(音质)
不同的语音,元音和辅音。
超音段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节
国际音标IPA(简介,引出后续章节)
为了学习和研究语音,我们也需要一套符号来记录语音,在 这套体系里,各种语言常用的音都有适当的符号来表示,基 本做到了“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纯音属于周期性声音,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复合音
复合音是由频率不同、振幅不同和相位不同的正弦 波叠加形成的,它也是—种周期性的振动波。纯音 和复音可以互相之间合成和分解。
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成分(分音)称基音,基因频率 称为基频。频率与基音成整倍数的分音称谐音,2倍 或3倍基音的分音分别称二次或三次谐音。
第一章 语音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 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区别何在? 咳嗽、打喷嚏、打嗝能否称为语音? 聋哑人使用手势语时,嘴里常伴随着发出
的各种声音 鹦鹉学舌
一、什么是语音?
1)自然界声音:风、雨、敲门声→不是发 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
IPA(图)
一般女子和儿童声音比男子高的原因:
声带较短、较薄,同一单位时间振动次数多。
音强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振幅的 大小
振幅大的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音的强弱 是由气流冲击声带的力量决定的,气流强, 冲击音波的振幅大,声音自然就强。
人类语音音强取决因素:发音动力的大小。 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轻重音上。
音高
(1)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频率
它是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决定 的。语音的发音体是声带,因此在同一单位 时间内声带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反之则 低。
人类语音的音高取决因素:声带的长短、 厚薄、松紧等。
作用:构成声调(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 义)和句调(表达特定语气或感情色彩)。
划分音素
上 shang
sh a ng 3个
海 hai
h a i 3个
床 chuang
ch u a ng 4个
二 er
er
1个
普通话音素字母对应表
书写方式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音素符号
aoeubpmfdtnlgkhjqx rzcs
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 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音 声音的 时 间 长 长短
pull(“拖”短音)与pool(“水池” 长音)
广州话“三”和“心”区别都在长 短音不同
音 声音的 声波的 发音体、发音 f—v
个性或 形式 色 特色
方法、共鸣器 g—h i—u
语音的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构成
发音语音的生理基础由三大部分构成
肺(动力) 声带(发音体) 口腔、鼻腔、咽腔
早在1888年,“国际语音协会”(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s Association)就制定了这样一套符号,叫做“国际音标”(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s Alphabet),后来经过多次的增补、修 改,它得到语音学家的广泛承认,多用“[ ]”或“/ /”表示。
声音 含 义 要素
音 声音的 高 高低
决定 因素 频率
语音中的影响 因素
能否区别意义
声带的长短、 声调:妈、麻、马、骂 厚薄、松紧 语调:他不来。他不来?
音 声音的 振 幅 用力大小、呼 轻重音:content(重音在前,名词
强 强弱
出气流量大小 “内容”,居中为形容词“满意
的”)
轻声:地道、东西
喉头正侧背面
喉头正面
喉头侧面
喉头背面
喉的关节
声带
声带
1.深吸气,2.正常吸气,3.耳语声,4.清音发声,5.正常发声,6.用力发声
贝努力效应
贝努力效应:是一种由 气体通过狭小空间而引 起的空气动力学现象, 该效应在声带之间产生 瞬时负压,使声带很快 被吸在一起。
贝努力效应是声带闭合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一个字母加一个符号代 表一个音素
i (yi 的 i; z i的i; zhi的 i) er、ng、zh、ch、sh ê、 ǖ
语音的分类
声带振动。
元 音声道不受阻塞,完
全开放,气流顺利 通过。
都是浊音。
辅音
构音器官阻碍或部 分阻碍了气流。
阻碍部位及阻碍程 度不同,形成不同 的辅音
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 听觉刺激。噪音由许多频率、强度和相位不同 的声音无规律性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其特点为 非周期性的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 来感到刺耳。
如刮风下雨,语言中的辅音
语音的四要素
语音作为 一种声音, 有声音所 具备的各 种物理性 质:
音高、 音强、 在发音时只能 起共鸣作用,使音素具有鼻音特色。
鼻腔和口腔之间有软腭和小舌,软腭和小舌下垂的时 候,就会堵住气流往口腔的通道,打开气流通往鼻腔 的通道,这时发出的音就是鼻音,如[n];反之,软 腭和小舌上升的时候,就会堵住气流往鼻腔的通道, 打开气流通往口腔的通道,这时发出的音就是口音, 如[b]。
根据音质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 能再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比如:汉语“lekailehua(乐开了花)”,往下切 分可以得到:l、e、k、a、i 、l、e、h、u、a共10 个单位,从音质角度看,它们已经是最小的单位 了,每一个单位都只体现为一个发音定位。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声学语音学: 研究语音传递阶段的声学特征。
感知语音学: 研究语音感知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语音的物理基础
声波
1、语音的物理基础
从振动到声波 声波是振动源引起空
气等类介质发生扰动, 使得空气等介质的压 强或密度引起变化, 这种变化向周围进行 传播的过程。
正弦波图解
纯音
纯音是含单一频率,同时声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 律变化的声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纯 音,纯音可由音叉产生,也可用电子振荡电路或音 响合成器产生。
•报仇——报酬 (重音、轻声)
音长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 振动时间的长短。
它取决于振动体振动延续时间的长短。语 音的长短是声带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音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长音和短音上 (英语等可以利用音的长短形成对立,区别意 义;汉语个别方言中也利用音的长短来区分意 义;)
音质
(共鸣腔)
肺-动力器官
1.动力器官(发音的动力 源)——由肺、支气管、气 管组成。
言语呼吸不仅在吸气时需要吸 气肌群主动收缩,而且在呼 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稳健地 收缩,以维持充足的声门下 压,继而支持发声活动
呼吸量的大小与声音强弱密切 相关
呼吸 唱歌 平静 比较
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环状软骨、杓状软骨、甲状软骨以及与他们相连的肌 肉和韧带组成。
语音中的音质决定于:
(1)声带振动与否,要看声带振动不振动。例如 英语bin(仓)中的b和pin(别针)中的p。
(2)发音方法,要看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 碍用什么方法克服。例如汉语普通话bu(布)中的 b和fei(飞)中的f声音不同,就是因为二者的发音 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