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学习理论的流派与争论

第三章 学习理论的流派与争论

斯金纳的强化——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班杜拉的观察——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认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认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是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 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巴甫洛夫的替代——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1)感觉主义: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2)还原主义:复杂观念可以还原为简单观念 (3)联想主义:一起出现的经验的联想过程、观念和心力 成分可以联合起来 (4)机械主义:心似机械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理性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理性主义(rationalism),强调知识产生于推理,不依赖于感觉经验

主要学说 主要观点 发展过程
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主要学说 主要观点 发展过程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鲍尔和希尔加德在《学习论》中,介绍了学习理论中的12个派别。它们被 划分两大阵营:
第三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 主要争论问题
教师:张金萍 时间:2014年9月16日 地点:行远楼A402
本章内容
建构主义派
认知派理论 联结派理论 哲学渊源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经验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理性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学习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经验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第四节 建构主义哲学思潮下的学习流派
——信息加工理论与情景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思潮下的教学观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情景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 个过程
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 和互惠内驱力(与人和睦相处的需要) (2)结构原则:以最佳的知识结构来传授知识,如动作、图像和符号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法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自行发现
第三节 认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位置学习实验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认知地图——行为的目的 性和认知性)
第三节 认知派理论的主要观点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奖励预期实验 两组小白鼠,奖励为葵花籽和麦芽糖;食物对调之后,两 组反应对比明显:原来吃的好而现在吃的差的,跑的比原 来慢了;原来吃的差的现在吃的好的,却跑的比原来快。 启示:在有机体的预期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提高 原有操作水平,而且还会降低原有操作水平。即有机体对 特定目标具有某种预期
经验主义(empiricism),强调经验,尤其是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 来源。
“感觉绝不是感觉自身,而必有某些东西外于感觉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
1650-1850年间,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人 物有洛克、贝克莱和休谟。
人之初生,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的。” ——洛克,《人类理解论》,《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40页
(1)对经验主义而言:我们的经验是感觉资料的复本 (2)对理性主义而言:感觉资料是无结构的、未分化的混沌体,他们仅对理解机制提 供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只能按照某种形式才能被理解)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经验主义哲学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85年发表《论记忆》 美国桑代克1898发表《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 俄国把普罗夫的条件反射研究
理性主义哲学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德国格式塔学派在创造性思维、知觉和问题解决方面进行了研究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学习理论研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学习理论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第一节 学习论流派的哲学渊源
经验主义哲学及其影响
经验主义的三个学习机制
(1)通过感知获得的简单概念可以保存在记忆中 (2)通过联想可以将简单概念组成复杂挂念 (2)反思,能使人从记忆中回忆某个单个概念,经过比较而 得出结论
鲍尔和希尔加德(1987)进一步指出:经验主义对人的 认识分析有四个特征
“真理存在于人的灵魂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从学习来的”。 ——苏格拉底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孟子
不同的理性主义者对于对于感觉资料在构建现实中的作用认识不同
康德和笛卡尔认为:空间知觉不过是人类生而具有的不证自明的几何真理在外部世界 的投射。
感觉资料之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比较
行为与联想论(Behavioral Associationist Theories) 认知与组织论(Cognitive Organizational Theories)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联想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观
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早期两大学习流派的理论之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