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媒体艺术考研

数字媒体艺术考研

核心:数字影视、动画、网络多媒体
应把握的:高新数字技术(主要是影视、动画、移动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方面,以及当前一些网络、学术热点,主要出名词解释),艺术学和美学(这个在复习综合考试艺术学的时候也就顺带复习了,名词解释考过构成主义、巴洛克风格等,答大题也经常用到),视听语言基础、传播学基础(答大题经常用到)。

对参考书目的分类:
第一重点:《数字艺术论》(下),《重构美学》的中篇和下篇,《电影的元素》(适合视听语言初学者),《传播学概论》
把握核心思想,认真做笔记。

第二重点:《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数字艺术论》(上)
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方面的东西。

李停战老师的书结合《电影的元素》,完成视听语言的学习。

《数字艺术论》(上)主要看宏观论述,具体到技术细节有个大概的了解。

能够弄清楚什么是数字艺术,数字艺术的理论层面主要有哪些东西,大致分类有哪些,发展状况如何。

非重点:《第二媒介时代》,《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世界是平的》,《技术的艺术》,《二十世纪视觉设计传达史》
泛读
杂志:《现代传播》,《CGM》,《互联网周刊》
《现代传播》对应试很有帮助,从里面选一些数媒方面的论文,既可以学习答题的写作方法,又可以把握老师的思路和当下的学术热点,中国知网有下。

把书里的知识吸收成自己的东西,让老师觉得你认真看过书,但却没有直接照搬书上的东西。

数媒这门课答题很难从书上直接照搬,不像综合考试艺术学一样脉络清晰。

看书时要动笔。

笔记写三遍:第一遍感觉有用就写,第二遍总结出一个框架(做一些记号),第三遍过一遍。

把握前面框架并加深记忆。

答题一要有自己的套路,二要有自己的亮点,三要有规范的言辞。

答题可以开发自己的方法,别局限于传统思路。

几个要点:1、一定要结合实际。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举例子。

2、最好能分条分点,或像论文一样每段有自己的核心思想。

3、辩证地答题,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你判断是对是错,就要正反辩证说。

不要全盘肯定或否定。

4、字数方面,能多尽量多,但要言之有物。

名词解释把握在200左右;大题,简答一页,论述2页。

要算好时间,自己一分钟最多能写多少字,思考多少时间。

先制定规划,多少天看完哪本书之类都写清。

暑假重点看专业书,看四五遍。

9月开始看政治。

11月把各科真题详细做。

12月进行查缺补漏和最后温习,以自己的笔记为主,过几遍。

从9月起每天八九小时,按照考试时间顺序安排每天的科目。

政治-序列1234,外加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英语反复啃真题。

综合考试艺术学重点把握《艺术学概论》,有彭吉象和王宏建两个版本。

都看,前者适合条理、入门,后者适合深入补充。

答题要举例,没问观点的要辩证。

《香巴拉信使》人物塑造、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我国主旋律影片的创新方面
自我介绍:姓名,本专,跨专业的为什么要跨,有什么创作经验,对专业有什么见解,想在这里实现什么突破等等
研究定位与研究方向,重点就是讨论你的科研设想。

一定要有作品,有一个出彩的视频作品或动画作品都是非常好的。

老师可能会问你在其中负责什么工作,有什么制作经验感想之类,以及同数媒专业的联系。

重点考查的是你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
初试最重要的几本书:
数字艺术论
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数字化生存
第二媒介时代
一航出品的《中国传媒大学2010数字媒体艺术复习指南》
复试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考试方式:命题论文写作)
①《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
②《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
③《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译者:陈旭光,北京大学,2004
④《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中国传媒大学
⑤《数字媒体导论》,Richard Lewis、James Luciana著郭畅译,清华大学
⑥《现代传播》和《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