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三伏贴


8、基本操作 方法 操作

8、基本操作
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 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 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 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 治一次。

9、现代研究

1、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为气道慢性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哮喘气道炎症的主要效应细 胞。而IL-5是嗜酸性粒细胞后期成熟、分化、趋 化及活化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 子蛋白(ECP)是EOS活化后产生和释放的最重要的 一种毒性蛋白颗粒,ECP水平随着IL-5的增高而增 高,随着血中IL-5含量的升高,EOS被激活并释放出 ECP进入血循环中。

9、现代研究
2、IL-5、ECP与嗜酸性粒细胞的严重程度呈 正相关,随着有效的抗炎治疗而下降,因此,血清 IL-5和ECP浓度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指导治疗 和评价疗效。本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血清IL-5 和ECP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穴位敷贴疗法具有较为 明显改善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

5、三伏灸-肺系疾病选穴
《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俞”,故取肺俞、心俞、 膈俞、肾俞, 定喘(C7棘突下旁开0.5寸) 肺俞(T3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T5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T7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L2棘突下旁开1.5寸) ——双侧取穴 可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加减调整穴位,如:膏肓、大椎;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会穴,可振奋阳气,祛邪扶正。

3、三伏灸贴敷时机
于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分 别敷贴一次(肺系疾病多取庚日,以天气晴热者 为佳);

一般为每10天敷贴一次(如果中伏为20天,
中伏的第10天可加贴一次);
连续3年以上。

4、三伏灸(肺系疾病)药物组成
以清·张璐《张氏医通》处方为基本方: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 另选用丁香、肉桂、麻黄、葶苈子、牙皂等中药 按固定比例用生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制成直 径约1cm,厚约3-4mm,重约2g的药丸,供敷贴用。

(1)白芥子,为君药
【性味归经】性味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 。

2、三伏灸适应病症
最适宜的病症以慢性肺系疾病为主,包括: 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 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 部感觉异常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四 肢麻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面瘫、 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表现 阳虚寒甚者。


2、三伏灸适应病症
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 泻、消化不良(疳积)、遗尿、慢性泄泻等; 慢性寒胃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等;

其它如体质阳虚、喜暖怕凉、遇冬怕冷的人群; 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 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 病。
冬病夏治——三伏灸
三树卫生院

1、冬病夏治——三伏灸
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进行 穴位贴敷以防治疾病。 主要用于在秋冬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 迁延性疾病。 来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 具体方法源于《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



7、时机
2. 是贴药的有利时机。三伏天是一年中的 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中医认 为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 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 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 塞,此时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 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可见“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无疑是 提高患者御病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手 段,是中医“治本”的外治疗法之一。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 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 穴进行粘贴。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 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 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 带固定贴敷药物。

9、现代研究
3、 中药穴位敷贴可显著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减少炎性细胞募集,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及IgE合 成,减少气道炎症反应。IgE产生减少,不致发生抗 原-抗体反应,机体的过敏状态受到了抑制。血清 皮质醇治疗后均有明显增高,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 得到改善。


(2)细辛
【性味归经】性味辛温,入肺、肾经, 【功效】有祛风、散寒、开窍之功用。

(3)元胡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肝、脾、心经。
【功效】活血,利气,止痛。有毒。归经:入肾、肺、大肠经。 功能:逐水,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

(5)麝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 催产之功效。

(6)生姜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解药毒。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 吐
谢谢!


6、三伏灸贴敷时间
敷贴完成后,嘱患者静坐5分钟,然后离开。 每次成人敷贴时间为2小时,儿童为30分钟。 如果敷贴部位皮肤瘙痒明显或出现明显疼痛 ,或较大水疱,可自行提前将膏药去除。

7、时机
1.抓住有利时机。有利时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治病的有利时机。对于儿童来说,治疗越 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 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一旦体内的激素、 免疫水平稳定下来,就很难进行调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