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邓稼先课件

1 邓稼先课件


( tuò )开拓
拓 ( tà )拓本
( lù )锋芒毕露

义同“露”(lù) 作动词时的意思。
( lòu )露脸
词语解释
鲜(xiǎn )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
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提示内容 划分结构 新颖、醒目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标题和文中的关键词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铺垫背景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科学家— 邓稼先。
第二部分:概述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用“我”的感情震荡,心中的佩服侧面表现贡献巨大。 第五部分:特写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六部分:总写评价,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2.“奇”在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积极投身 到建设中。 3.“奇”在他是两弹元勋,却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 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概。 4.“奇”在他竟能在“文革”说服两派工作,成功制成氢弹 到“四人帮”围攻时,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毫无私心
共赏奇文:学习手法之妙,体味语言之“丰” 邓稼先是一位“奇丈夫”,杨振宁的《邓稼先》这篇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
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 叫作“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 这两种传记的写法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容必须 真实,不能有过多的想象或者虚构的成分,重点是写人 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字词注音
简介邓稼先的生平。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 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 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 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带领几十个 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1986年7月29日因 病去世。
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锋芒毕露(lù):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
气盛逞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热泪盈眶(kuànɡ):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
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一直到死为止。
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调换位置?
一 展示背景,引出邓稼先 (引子)


{ } 二 简介生平,突出贡献
三 人物对比,凸显品格 充

四 衬托突出,巨大贡献 展

沙漠创业,精神崇尚
) (具体化)
六 高度评价,热情赞颂 (总结)
写法特点小结:
一、铺垫写--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家—— 邓稼先。
二、概述写--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 三、对比写--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四、侧面写--用“我”的感情震荡,心中的佩服侧面表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3.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 中华民族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 议书。
4.文革期间,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5.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 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真诚坦白 从不骄傲 最高奉献
6.一封短短的信
7.1982年, “我不能走”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找作者评价邓稼先的语句, 用文中的话概括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2.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 .…………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宰割( zǎi ) 氢弹( qīnɡ ) 选聘( pìn ) 筹划( chóu ) 挚友( zhì )
元勋( xūn ) 奠基( diàn ) 妇孺皆知( rú ) 殷红( yān ) 彷徨(pánɡ huánɡ)
多音字
(xiǎn)鲜为人知 ( yān )殷红
鲜 (xiān)鲜艳
殷 ( yīn )殷实
现贡献巨大。 五、特写--表现沙漠创业,精神赞颂 六、总写--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概括具体事例,把握人物形象
句式:人物+事件+结果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1.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 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2.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 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 两弹。
2. 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难点)
3. 学习邓稼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 神。(重点)
人物背景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 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 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 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热爱祖国,有着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情怀,对祖国、民族的发展 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激情朗读第五部分中所引用《中华男儿的歌词》
请默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用一段话说说邓稼先“奇”在何处?
1.“奇”在功绩举世瞩目,名字鲜为人知,将自己的一生 都无私奉献给科学和祖国。
1 邓稼先
R·七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 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 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 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 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学习目标
1. 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 回忆性传记的特点。(重点)
文章也是一篇奇文,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请再读课文,做好圈点批注,说说这篇文章的
“奇”在哪些地方? (一)“奇”在形式奇特
全文采用了标题的样式小标题简洁凝练,提纲 挈领,使全文思路清晰,意蕴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