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角色转换分析

护士角色转换分析

成功转变护士角色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 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 往往出现只见疾病、不见人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对从事维护人类健康的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 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 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化。

然而我们的护理队伍多以中专毕业生为主, 对整体护理模式缺乏应有的学习和认识, 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 工作中经常出现角色失调, 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因此, 成功转变护士角色,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是当前护士的首要职责。

一转变护士角色, 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要求 1.转变护理理念, 增强角色转化的自觉性护理理念是护士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思想与行为的信念和价值观。

在传统的护理认识中, 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执行医嘱, 护士对护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心, 常常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疾病的治疗, 对病人恢复到健康状态缺乏有效的积极刺激, 从而使护理质量大打折扣。

在整体护理模式下, 护士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 更是恢复病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参与者,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主动更新护理观念, 自觉转化角色以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

2. 认识护理叶象的变化, 增强角色转化的主动性医学是”人学” , 解决的是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传统护理模式中只见病不见人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医学的初衷,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诡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整体护理模式以对人、对人的健康的关注越来越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所认可和接受, 护理工作的对象也由“疾病”向“病人”转变,面对如此变化, 护理工作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认识到护理对象的变化, 增强角色转化的主动性, 更好地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新要求。

3.认识护理工作范围的延伸, 加强角色转化意识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社区医学的兴起, 护理工作的范围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 大量的护士需要进入家庭、社区, 对慢性疾病患者、疾病康复期患者等进行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

要使家庭、社区的护理工作能够卓有成效, 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在当今社会护理范围井不局限于医院, 而是越来越多的走入家庭和社区进行上门护理, 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化, 有效维护病人的健康, 达到整体护理的要求。

4.拓宽专业范围, 储备角色转化的知识医学是对人的学科, 护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改进, 人类的健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等, 人们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从单一的生物因素扩展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联合作用, 现代医学也就越来越关注心理、社会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晌, 它要求护士除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之外, 还必须具备人文社科知识。

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医学之于人, 就必须把人当作一个社会性的人来对待, 而不是仅当作一个生物性的人来对待, 护理工作亦是如此, 把护理对象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看待, 需要护士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为适应整体护理模式储备知识。

二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提高整体护理质 1 加强专业素质培训角色一词原是戏剧影视中常用的名词, 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首先必须认识到人们对护士的角色期待, 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 专业素质的倍训通常通过两个途径完成, 一是学校的专业知识训练, 二是护理实践中的不断倍训和学习。

因此, 学校在进行护士角色训练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早期接触床, 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改革基础护理试验教学, 倍养独立性的护士, 尽可能确保每一位走出校门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 护理工作者从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 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充电” , 学习新理论, 掌握新技术, 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 在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 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达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

2 改善护士职业形象充分认识护士角色并且具备了专业知识之后, 需要在工作中把护士角色表现出来, 通过改善职业形象能够恰当演绎护士角色。

改善护士职业形象需要做到“三美” , 一是形象美, 二是语言美, 三是技术美。

正如舞台表演需要道具一样, 护士也需要得体的衣着, 形象美指护士的着装与自己的职业、年龄、性别、形体相符合, 扬美显善, 避短藏拙, 尽可能使每位患者感觉舒心。

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最基本工具, 语言美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护士要养成语言亲切、文雅、谦虚的用语习惯, 对待病人态度诚恳, 肢体语言得体和谐符合规范, 尽可能使每位患者感觉到关心。

技术美意指护士专业技术扎实, 头脑清晰, 做事干净利落严谨有序, 从而使病人感觉到放心。

3 有效避免角色失调护士角色随着疾病的进程不断变换,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却又常常被人误解的工作。

21世纪人们对护士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 在这种种的压力下, 护士往往身心俱疲引发角色失调, 而护士是医院这一社会组织中的重要角色, 护士角色的失调必然影晌整体护理质量, 进而影响医院的声誉。

引起角色失调的原因很多, 包括角色丛内冲突、单一角色内冲突、角色认识不清、角色转移障碍等。

主要原因一是护士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中, 没有完成好角色定位, 导致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二是现代社会, 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发生了变化, 对护理人员的角色期望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以往统一的社会期望受到了挑战。

解决角色失调, 需要护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护士在学校的专业训练中应该努力学习专业技术, 工作后继续加强学习。

同时, 要改变传统的观念, 明确现代医护工作的特征。

对于因为社会对角色规范不一致导致的角色失调, 社会一方面应该给予个体一定的宽容, 另一方面, 要加快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的确定。

护士素质与病人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的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她们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素质。

现就几点护理体会浅谈感想。

护士的道德与病人健康一名合格的护士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每一位病人。

正如我国古代良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同普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使患者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帮助。

这需要护士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蔼热情的服务态度,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按规程一步一步去做,且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即护理道德。

因为护士为病人治疗护理,大部分时间是单独操作或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此时是凭着良心、责任心来行事。

如对血压、体温随便记录,2次用药只用1次,消毒不严格,违反操作规程等,这都是极不道德的护理行为。

护患沟通与病人健康护士的工作就是把医师治疗的方案具体实施于患者,所以直接与患者接触较多。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用礼貌、通俗、艺术的语言与病人交流,建。

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且多是被疾病折磨的患者;人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安危,且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疾病的种类很多,病情又有千变万化,护士如何保证患者能处于接受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称护理工作是最精细的艺术),所以根据护士的服务对象和职业特点,要求她们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使它成为护理实践中思想和行动的准则。

概括起来,护士的素质应该是: 1热爱护理工作并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护士政治素质的根本立场,是做一个合格护士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热爱自己的专业,培养出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护理工作是高尚的,同时也是十分艰辛的。

尤其在医院里,每时每刻包括所有的节假日也毫不例外,都有大量的护士理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特点。

为使护理人员适应这一特点,要求护士要自觉克服个人的种种困难,必要时放弃某此个人的利益,并努力培养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感情,从而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品德。

2树立整体的护理概念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专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及工作要求均能反映出现代医学的模式。

从事护理学科的专业人员,应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人体各系统的相应配合,才能保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而各种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所以,护理人员应树立“整体护理”的概念,才能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

3热情服务,精心护理护士对患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热情关怀,体贴入微,并做到一视同仁,周到照顾。

护士一上岗就应当摆脱生活中的自我而进入特定的“护士角色”,她的言行都应自然流露出对患者的同情和关切,要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患者都希望从医务人员的言行中获得安慰、依靠和希望。

护理职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们总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痛患者所痛,对待他们能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

做到这些她们就一定会取得患者的信任。

得到患者的配合,而信任与配合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

4讲文明懂礼貌精神文明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礼貌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风貌。

文明护理、礼貌待人,会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安全和信任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5勤奋学习,精通业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

在工作中应联系实际努力学习,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对护理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创新。

6严谨细微,勤快敏捷护士工作中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进行科学严密的观察与准确的判断。

在执行各类治疗护理任务时要头脑清醒地分出先后、轻重、缓急,遇事反应灵敏、动作迅速,麻利地逐项按计划去完成,因为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不允许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拖泥带水、疲疲塌塌;在紧急情况时更要做到谨慎细微、准确无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