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能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荷特点;能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能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问题: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试分析一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4)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5)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问世。

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A、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

B、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1896年,亨利·福特)和汽车工业兴起。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等相继问世。

C、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钢铁工业: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

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原因
A、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B、新兴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大,对资本的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C、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顺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

2)垄断组织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垄断很快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影响:
A、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政治上,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C、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
1)相同点
A、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不同点
A、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B、产业结构侧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C、广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D、日、德、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课堂小结】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领域:垄断组织的出现。

3、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