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

色彩的冷暖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而是视觉和心理上的一种知觉效应 。
冷暖的感受主要体现在色相的特征上,如红色和黄色的系列为暖色是源于 对阳光与火的色彩联想;而对水和冰的联想使人们将蓝色的系列列为冷色。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指的是将原来物象中美的、新鲜的色 彩元素注入到新的组织结构中,使之产生新的色彩形象。

37:30:33
视错现象(心里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 视错”。 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 范畴。

视觉残像
视觉残像是人的 视力对色彩需求的一 种平衡,即色彩补偿 现象。灰色的树干会 显出紫色,这是因为 与树叶的黄色相对应。
在色料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 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降,因此称其 为减色混合。 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所需的各 种色彩,而三原色自身不能被其它颜色 混合而获得。 颜色三原色与色光三原 色的混合相反。
(三)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视觉色彩混合 不是变化色光或颜 色本色,而是在色 彩进入视觉之后, 基于人的视觉生理 原因产生的色彩混 合。混合后的色彩 效果类似于它们的 中间色,亮度既不 增加也不减低,因 此也称为“中性混 合”。
第一单元 : 色彩的物理属性
(一)色彩光谱
现代光学认为,光是一种以电磁 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它主要包括宇
宙射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 交流电波等。电磁波在380毫微米至 78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波被称为 可见光谱,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白色 日光。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第三单元 : 色彩的生理规律
视觉适应
距离适应、明暗适应、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
物理性视错、心理性视错
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 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 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明暗适应

明暗适应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 明适应仅需0.2秒钟,暗适应的过程约5-10 分钟。
颜色适应

人在日光下观察物体的颜色,然后突然改 在室内灯光下观察物体,开始时物体的颜 色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视觉适应了灯 光的颜色,室内照明趋向变白,物体的颜 色也趋向恢复到日光下原来的颜色。人眼 在颜色刺激的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 化叫做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物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物理因素—色光的影响 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 “物理性视错”。 这种错觉直接反映在色彩的膨缩感、进退 感、轻重感等方面。
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
中性混合
旋转混合的原理是视觉暂留与视觉渗合作用混色而产生的效应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按等比例放在圆盘上快速旋转,于是各色混合成一种新的 颜色。这种混合方法与色料混合法近似,混合的明度是混合各色的平均明度,既不降低, 也不增加,故也属于中性混合。
知识要点提示
1、加色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之和。 2、减色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降。 3、中性混合后的色彩类似于它们的中间色,亮度即不增加,也不降低。 4、不同混合方法在色彩应用中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对色彩调和理论的学习及作业练习,在 获得感性认识和体验操作乐趣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色彩调 和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一,类似调和/统一中求变化
(一)同一调和
在明度、色相、纯度三 种属性中有一种要素完全相 同,变化其他要素,被称为 单性同一调和;在三种属性 中有两种相同,便称其为双 性同一调和。
规格、尺寸:30cm*30cm(内部尺寸 为25*25)
作业
5)、色彩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练习 数量:1张
规格、尺寸:30cm*30cm(内部尺寸 为25*25)
6)、色彩联想 苦、辣、酸、甜
数量:1张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五)颜色的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对比的关系
色彩的面积同其形状和位置是同时出现的,因此,色彩的面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状、位置在色彩对比 中,都是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颜色面积调控色调
在面积对比中,当两种颜色面 积相等时,色彩对比强烈;随着一 方的面积增大,另一方的力量就相 应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随之 减弱;当一方面积扩大到足以控制 整个画面色调时,另一方的色彩就 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作业
3)、色相对比 数量:1张 同类色对比调和、中度色对比调和、对 比色对比调和、互补色对比调和
规格、尺寸:30cm*30cm (12cm*12cm横竖分布4张,间隔为 1cm)
4)、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配色练习
数量:1张
色彩混和
(一)色光三原色与加色混合
色光混合会增强亮度,混合的 色光越多,混合色的明度越亮,由 于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 度之和,因此也“加色混合” 。 朱红 + 翠绿 = 黄色光 翠绿 + 蓝紫 = 蓝绿光 蓝紫 + 朱红 = 紫红光 红光 + 绿光 + 黄光 = 白光
(二)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
同样由于邻近色的影响 使一个色看起来象两色。
第四单元 色彩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 冷暖对比构成
明度对比
明度等级
1-3度为高明度
4-6度为中明度
7-9度为低明度
9 8
长、中、短调 7 6 5 4 3 2 1
1 8
9
髙长调
5 8
9
髙中调
7 8
9
髙短调
6
9
中长调
6
3
中中调
6
5
4
中短调
5
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在我们感觉颜色差别的同时,还会感觉到它们之间的明 暗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关系。在无彩色系中,最高明度为白色,最低名都为黑色, 二者之间为系列灰色。
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将光谱中 的青色去掉,剩下红、橙、黄、 绿、蓝、紫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 基本的色相。在色彩学研究中, 人们习惯于使用色环表达光谱中 的色相秩序。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红色与蓝色混入黄色便成为橙黄与 绿色的组合色调。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黑、白、灰可以起到调和作用
(五) 几何型秩序调和
可以在色环上以三角 形、四边形、五边形、六 边形等位置变化来确定色 彩的调和配置.
多色组合在年画、刺绣、泥塑等中国民间美术中被广泛使用。
(二)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 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他 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
1, 同一色相对比
最简单的色彩组合是 单色 性的色彩组合方式,这是一种整 个画面只使用单一色调的配色方 法 ,我们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二,对比属性调和/色彩秩序的设置
(一) 渐变调和
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做要素 的等差、等比渐变系列,也就是说 依靠色相的自然推进和明暗的协调 变化以及纯度的逐渐减弱,来使对 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效果 。
对传统色的采集
对民间色的采集
对 图 片 色 的 采 集
作业
1)、明度对比 数量:1张 调子练习(高长、高中、高短;中长、 中中、中短;低长、低中、低短)
规格、尺寸:34cm*34cm(9cm*9cm 横竖分布9张,间隔为1cm)
2)、纯度对比 数量:1张 基调练习(高纯度基调、中纯度基调、 低纯度基调、艳灰基调)
为恰当的释义纯度对比原理及体现典型的纯 度基调特性,可以把各个色相的纯度值归纳 为9个标准等级色阶序列。1-3度称为低纯度 ,4-6度称为中纯度,7-9度称为高纯度。
1
2
3
4
5
6
7
8
9
纯度也可以组成 鲜强对比、鲜弱 对比、中强对比、 中弱对比、浊强 对比、浊弱对比 6种基本色调 。
冷暖对比
知识点提示
1.两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2.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形状的色彩与周围色彩的明度关系。 3.不管用什么方法降低颜色的纯度,都会同时改变颜色的相貌与品格。 4.色彩面积比例的改变能够有效地起到色调转换的作用。
摄影作品的明度对比关系把握对色彩整体的影响
第四单元: 色彩调和
知识要点提示
1、物体本无色,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感知物体的颜色。 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 3、通过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表 述色彩的相貌。
第二单元:色彩混合
单元学习目标:
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 色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同原理及作用,体会在 配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色彩效果。
5,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是指色环 上处于180度相对位置 的补色对之间的对比。 例如,当红与绿并 置时,一方面红的会更 红,绿的会更绿,所以 对比效果十分强烈、鲜 明;另一方面,生理综 合的结果使得两色又会 主动混合而呈现一种近 似于黑色的深灰色。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指因色彩三要素中的纯度差异关系而呈现出的色彩对比效果。 我们将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使鲜色更鲜、浊色更浊的对比方法称为纯 度对比。
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纯度,同一色相的纯度 也可以有所不同。
色立体
由于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色彩学家研究 的以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
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