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 复习课件
烧杯的空气中出现水雾 ——即发生水汽凝结。
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空气所能容纳水汽的能力 下降而达到过饱和,水汽 就发生凝结。
⑴相对湿度达到100%
⑵气温进一步降低
⑶空气中有微小的尘粒
图2-48 卫星云图
将气压相等的各地连成的曲线
从外向内气压逐渐升高的地区 (一般多晴燥天气)
从外向内气压逐渐降低的地区 (一般多阴雨天气)
图2-57 我国的季风气候
1、夏季:平均气温高;降水较多。 (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2、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图2-58 哈尔滨、上海、广州的年气温和降水量
1、气温: 夏季较高;冬季很低。 (气温年较差很大) 2、降水: 全年降水稀少。
图2-60 乌鲁木齐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四座山脉
第2章 天气和气候 复习课件
五、外 层(人造卫星) 高度/千米
500
四、暖 层(太空站) 85千米以上,气温逐渐升高;
85
三、中间层
55~85千米,气温逐渐降低;
55
臭氧层
二、平流层(民航客机) 12~55千米, 气温逐渐升高;
12
0 一、对流层(人类活动) 0~12千米, 气温逐渐降低;
温度/摄氏度 -80 -60 -20 0 20 50
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到处 是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汽车、 空调的大量使用等,使得城 市地区升温较快,造成了同 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 围的郊区气温,人们把这种 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1、季风区与非季 风区界线:
2、季风区气候: 从南到北分别是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3、非季风区气候: 从南到北分别是 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4)季风:夏季: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主导因素)
冬季:西北季风, 干燥寒冷。 (5)人类活动: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1、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基本因素)
低纬度地区
气温: 较高 降水: 较多
气温: 较低 高纬度地区
降水: 较少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 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降水:一般要比内陆地区丰富。 近海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小,年较差也较小。
气
热带季风气候
候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
温带季风气候
样
非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灾 害 性 天 气 沙尘暴、冰雹、霜冻……
谢谢
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地区缺乏。 内陆地区
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也较大。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迎风坡多地形雨。
地形雨
图2-52 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
季节 气候 气温
冬季 气压 风向 气温
夏季 气压 风向
陆地 海洋
低
高
高
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地吹向海洋
高低
低高
海洋吹向陆地
因人类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排放过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造成地球气温逐年升高。
2、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 1.01×105 帕(760毫米汞柱),通常 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76 cmHg = 760 mmHg ≈ 1.01×105 Pa
生活用品与 大气压
真空压缩袋、吸尘器、 吸盘、滴管、水泵等
大气对天气 高压区多晴燥天气,低
的影响
压区多阴雨天气。
大气压对人体 中医拔火罐、高原反应等 的影响
概念 空气的温度。
测量 用放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
与人类的 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关系
人体最感舒适的温度约22℃
一般日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最低 在日出前后
一般年最高气温7月份,最低气温 在1月份。
日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实验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 压强,简称大气压。
1、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密度直接相关。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同一地方,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厚度约8千米~18千米。
2、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 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固体杂质。
3、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 的对流运动。
密度大 高压区
密度小 低压区
密度大 高压区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_上__升_,冷空气_下__降__,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冷_的地方流向热__的地方。
低压区
风
高压区
8种常使用风向
东风 4级
南风
西风 5级
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8级
风速是指 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
单位: 米/秒、千米/时 、
测量工具: 风速仪 、
风杯
原理:利用风杯在风作 用下的旋转,并以每秒 旋转次数来折算出风速。
相对湿度表
相同气温下,干湿差越大,湿度越小
相同干湿差下,气温越高,湿度越大
大气压对 液体沸点 的影响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 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吹气
吹气
流速小 流速大 流速小 压强 压强 压强 大小大
结论:
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就越 小 ; 气体的流速越小,压强就越 大 。
F升=(P大-P小)S
P小 V大
V小 P大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 上,两个地方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一、空气的湿度
二、降水
充足的水汽
——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成云条件 降温
相对湿度
尘埃微粒
——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水 汽之比。(百分比表示)
决定因素 ——温度越高,所能含的 水汽越多。
测量工具
——干湿球湿度计等。
降水:降落到地表的液态 或固态水。
降水过程:
降水量: 一定时间内地面 积水的深度。
测量工具: 雨量筒等
空气温暖、湿润 过境时使当地气温升高
空气寒冷、干燥 过境时使当地气温下降
由热带低压加强成台风,中心气压低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狂风暴雨
四、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主要是对气温的影响。 (基本因素) (2)海陆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比热不同,海洋比
陆地区的气温变化小,降水丰富,年较差小。
(3)地形: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在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在向阳坡的气温高于背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