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应对挫折 培养意志力

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应对挫折 培养意志力

应对挫折 培养意志力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俞光华
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挫折的概念及意义
2、了解高职学生挫折类型及产生原因 3、掌握高职学生挫折合理应对的策略与方式 4、培养高职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力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感悟挫折,引导高职学生理解挫折与人生相伴 2、引导高职学生从自身感悟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会 导致不同结果 3、通过实例分析,使高职学生认识坚强意志的表现 和作用 教学难点: 1、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引导高职学生理解挫折承受力的培养方法及学会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因为: 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 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了, 才会破蛹而出。否则,它很快就会被环境所 吞噬.
人生体验(例子)



初中毕业后,儿子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匠。由于没有考上高中, 儿子的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儿子学刨木板,刨子在一个木结处被卡住,怎么使劲也 刨不动它。“这木结怎么这么硬?”儿子不由自言自语。“因 为它受过伤。”在一旁的父亲插了一句。“受过伤?”儿子不 明白父亲话里的含义。“这些木结,都曾是树受过伤的部位, 结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最硬。”父亲说,“人也一样,只有 受过伤后,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父亲的话让儿子心头一亮。第二天,儿子放下了刨子,要求回 学校读书.
2、社会环境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受到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限制与阻碍,包括 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 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此外,还包括 管理方式的不妥、教育方法的不当、以及缺 乏良好的设施等等。
3、学校环境的影响 (1)如有的高职校园环境设施的简陋陈旧。 (2)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滞后。 (3)校园文化品位不高。 (4)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的冲击。如:奖学 金和贷学金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 择业”毕业分配政策 等 。
我們可以像红萝卜
胡萝卜代表原来 是健康强壮的心 态,面对挫折后 变得软弱、自卑。
一开始 我們强而有力
结束时 我们沮丧且虚弱
我们可以像鸡蛋
鸡蛋代表原来是 内心善良、敏感 的人,可面对挫 折后变得麻木、 冷漠。
一开始 我们有柔软且敏感 的心
结束时 我们没了知觉 失去同情
我们可以像咖啡豆
水并不会改变 咖啡的粉末 而是咖啡的粉末 改变了水
1、对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进度感到不满意 2、认为自己对家庭学校或团体没有做出贡 献 3、认为人很难改变命运 4、认为不好的运气会抵消所有的努力 5、无法相信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友谊 很难适应新环境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挫折行为
高职学生的挫折行为类型主要可以概括为:
生活中的挫折、学习中的挫折、交往中的挫 折。



(五)挫折意义
面对挫折人们的两种态度实际上也体现为
挫折具有两重性。

1、他是坏事 ,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和压力, 造成精神烦恼和痛苦,给生活的道路造成曲折和坎坷 .
2、挫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好事,它使人经受考 验,得到锻炼,积累经验教训,催人振奋精神,重新 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变困难为顺利,变挫折为成功。
课时安排:
2课时
快乐猜猜看:

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 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 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小孩看到蛹中的蝴蝶痛 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就拿起小剪刀把蛹壳剪开,帮 助蝴蝶脱蛹而出……
请你猜一猜故事的结尾.
蝴蝶为什么会过早死去?

(二)主观因素:

挫折的主观因素,即个人内在原因,是指由于个人 在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阻碍和限制, 使人的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而产生挫折。
1、生理因素:

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体、容貌、健康情况、生理 缺陷等先天素质所带来的限制。 例如,近视眼者要求当飞行员,或身材矮小者想 成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然受到限制;患高血 压或心脏病者难以到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带工作; 年迈体胖者难以适应长途奔波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有志于考医学院的学生因为色盲却不能被录取而 备感沮丧和无助;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可能由 于其貌不扬而处于劣势,往往无法在社交场合中 潇酒自如、谈笑风生、展示自己的才能,甚至正 常交友也受影响,使自己陷入孤寂境界等等,都 可能给大学生带来挫折感。
挫折防卫机制
升华 补偿 认同 抵消 幽默 文饰(合理化) 压抑

投射 反向 幻想 否定 退化 转移




升华 人在遭受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需要转化为 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需要。如:嫉妒---发奋学习 单相思 ---热爱集体 认同 指一个人在遭受挫折而痛苦时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 法。如:历史名人、学术权威、英雄楷模等 补偿 当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设 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的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的 失败的痛苦.如:恋爱失败----用功学习;残疾人----某方面突 出 抵消 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 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与不安。

说一说:
请同学们回顾自身曾经遭遇过的印象最深的
一次挫折经历?当时的情绪状态,后来采取 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通过这次经历,你认为 应对挫折最重要的是什么?
(二)内涵分析:
挫折包含三层含义: 1、挫折情境:即阻碍个体行为的情境。 (高考失利、受讽刺打击、) 2、挫折认知: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 价。 (失败乃成功之母、第十名已经不错了) 3、挫折反应: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 行为反应。 (焦虑、紧张、愤怒、攻击等)

(三)产生挫折的条件
1、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 2、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3、必须有挫折情境的发生。 4、主体必须对目标受阻有知觉。 5、必须对知觉和体验产生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具体来说,行为主体在受挫后往往有焦虑、恐惧、 紧张、愤懑等心理状态。

挫折的产生
咖啡豆融入了水里, 代表碰到挫折时, 能够坦然、宽容面 对挫折,改变水的 颜色,代表积极改 变挫折的人
特 性 : 双 重 性 挫 折 是 一 把 双 刃 剑 ——
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
消极性 vs 积极性 挫折的消极性和积极性都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 的。挫折的转化是指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以积极的 态度向挫折学习,将挫折变为动力,以顽强的毅力 继续奋斗,或重新调整目标,从而使需要或动机获 得新的满足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即减少挫折的 消极因素,积极寻找挫折积极的一面,促使挫折产 生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2、心理因素
产生挫折的心理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我认知偏差。
(2)独立精神不够,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期望值过高 (4)人际交往不适。 (5)动机冲突。 (6)青春期性的困惑
高职学生的动机冲突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 二是双避冲突:"二者必居其一“ 三是趋避冲突:“进退两难” 四是双趋避冲突:“左顾右盼,难以抉择”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一、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一) 挫折的含义: 1、生活中: 指挫败、阻挠、障碍的意思,《管子》:“兵 挫而地削”,最开始常用于兵家失利。 2、心理学: 指一种情绪状态。即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干扰或阻碍,致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与之相 应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和 情绪反应。
为什么?
父亲的话给了儿子什么样的启发?
因为他想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战。
儿子已经开始懂得,挫折练就人生一副坚强
的翅膀。 儿子已经明白:人生正是因为有了伤痛,才 会在伤痛的刺激下变得清醒起来;人生正是 因为有了苦难,才会在苦难的磨练下变得坚 强起来。
确实,人生就如同股市一样,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曲曲折折。 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逆境、不如意甚至磨难……
需要 动机 行为
实现目标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克服障碍
无法调整
无法克服
调整目标
挫折反应
实现新目标
1、生理因素:指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 挫折。 ★色盲 美术家 ★聋子 音乐家 ★ IQ40 科学家

2、心理因素:指动机受阻而导致的挫折。
★目标定得太高(认知失常) 无法实现 ★看到他人太成功,而总怀疑自己自信不足 (抑郁)

积极面对挫折的典型案例::
★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下《少 年维特之烦恼》 ★孔子因失意而著《春秋》 ★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屈原在痛苦流放过程而赋《离骚》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无 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积极面对挫折的名言名句:

4、家庭环境因素
部分高职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
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联系在 一起的。
如:自小娇生惯养和过分受保护、被溺爱的孩子进入 大学后,更容易产生心理挫折。家庭贫穷、双亲不和 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管制或放任 不管,他们上大学后,有些人表现得蛮横无礼或做出 一些违背社会规范的反常举动;有些人表现出内向、 孤僻的性格,很少与人交往,不易表露感情,抑郁寡 欢,也容易产生心理挫折。等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 人生。 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垫脚石,使人站得更高; 对于弱者来说却是一块绊脚石,使人止步不前。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 功。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挫折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