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组胚学-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组胚学-女性生殖系统

第16章
女性生殖系统
河套大学医学院 魏宏志
学习目标
1.解释卵丘、排卵、黄体 2.描述卵泡的结构及卵泡的发育过程 3.说出输卵管壁的层次结构 4.说明乳腺的一般结构 5.简述子宫内膜的结构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卵巢:产生卵C、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 输送卵C、受精
子宫:产生月经、孕育胎儿 阴道 外生殖器 乳腺
排卵未受精,黄体退化,螺旋动脉 收缩,内膜缺血导致组织坏死。 螺旋动脉短暂扩张,血液涌入内膜 浅层,内膜表层崩溃,坏死组织及 血液一起从阴道排出。
2.增生期(月经周期的5-14天)
卵泡期 上皮C+基质C分裂增生。 增生早期: 子宫腺少、细而短。 增生晚期: 内膜增厚2-3mm,子宫腺 增多、增长,螺旋动脉增长弯曲。 最后,卵巢内的卵泡成熟、排卵, 子宫进入分泌期。
(三)黄体
1.定义: 排卵后,残留的颗粒层和卵泡膜 向腔内塌陷,卵泡膜的CT和毛细血管也 伸入颗粒层,逐渐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 能的C团,新鲜时呈黄色,故称…。
2. 黄体的细胞构成
颗粒黄体C:孕酮和松弛素。
膜黄体C:雌激素。
黄体
(四)闭锁卵泡
绝大多数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 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停止生长并退 化 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
腺、螺旋动脉
功能层: 浅层, 周期性剥落出血 基底层: 深层, 增生修复功能层
子宫粘膜上皮表面的纤毛
(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功能层每28天左右发生
一次周期性变化:剥脱、出血、
修复和增生, 称月经周期。
月经期: 第1~4天 增生期: 第5 ~ 14天
分泌期: 第15 ~ 28天
1.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
增生期子宫内膜
3.分泌期(月经周期的15-28天)
黄体期。 黄体逐渐形成,子宫内膜显著增厚。 子宫腺极度弯曲,充满分泌物。 螺旋动脉增长,更加弯曲。 卵若受精,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 膜,否则,进入月经期。
分泌期子宫内膜
四、乳腺 (一)乳腺的一般结构 (二)静止期乳腺 (三)活动期乳腺
初级卵母C为圆形,嗜酸性
卵巢
原始卵泡
原始卵泡
2. 初级卵泡
初级卵母C
放射冠: 卵泡C→增生,由扁平→立
方或柱状,由单层→多层,最内侧
一层卵泡C为柱状,呈放射状排列, 称放射冠。
透明带: 富含糖蛋白,由卵母C和卵
泡C共同分泌
卵巢皮质
3. 次级卵泡
初级卵母C: 增大至最大体积
卵泡腔: 卵泡C增至6~12层,其
一、卵巢
被膜:单扁或立方上皮 + 白膜。 实质:皮质、髓质。
皮质: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黄体、
白体、闭锁卵泡、CT.
髓质:疏松CT、弹性f、血管、N、L管。
卵巢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一个卵母C 、许多卵泡C
原始卵泡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1. 原始卵泡
位于皮质浅层
原始卵泡小,数量多
一个初级卵母C+许多卵泡C
卵泡壁越来越薄,卵泡向卵巢表面突

在排卵前,初级卵母C →次级卵母C
成熟卵泡
成熟卵泡
(二)排卵
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C+放射 冠+透明带+卵泡液,一起从卵巢
排出的过程称…。
发生时间: 月经周期的第14天
排卵后次级卵母C的命运
在24h内, 若不受精则退化消失
若受精,则继续完成第二次成熟 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C
二、输卵管
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部 管腔不规则
管壁= 粘膜+肌层+浆膜
粘膜= 单柱上皮+固有层
上皮= 分泌C+纤毛C
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输卵管
输卵管粘膜
三、子宫
内膜
肌层
外膜
子宫横切面
(一)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
上皮:单层柱状:分泌C+纤毛 C
固有层:厚,含CT、基质C、子宫
中的小腔隙逐渐变大融合为一
个大腔,称卵泡腔,腔内充满 卵泡液。
次级卵泡
卵丘:随着卵泡液的增多,卵泡腔
扩大,初级卵母C+透明带+放射冠 +卵泡C突入卵泡腔内, 形成卵丘。
颗粒层:卵泡腔周围的数层卵泡C形
成卵泡壁,称颗粒层。 卵泡C改称颗粒C。
卵泡腔
卵丘
颗粒C
4. 成熟卵泡
次级卵泡V→成熟卵泡 卵泡液剧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