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夫和蛇(两则)》练习题

《农夫和蛇(两则)》练习题

7 农夫和蛇(两则)
⊙收获平台
一、比较括号内的形近字,选择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还可以跟同学比比看,谁能够用这些字组成更多的词语。

1.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疆)了的蛇。

2.(它)在农夫的胸(铺、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

3.一天,农夫带着他的儿子上山(坎、砍)柴。

4.农夫痛苦万分,拿着板(斧、爷),守在蛇出入的洞口。

5.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垦、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

二、仔细阅读第二则寓言,回答问题。

1.“忽然,一条毒蛇从树洞里窜.出来,咬了农夫儿子一口”,“(农夫)
把洞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劈成两半。

蛇吓了一跳,缩.在洞里再也不出来了”,这两
句中加点的两个词很能表现蛇的特点和心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2.你认为农夫妻子的看法有道理吗?
答:
3.假使农夫听了蛇的话,知道和解是没有希望的,决定和蛇斗争到底,请求你帮他出谋划策,你会替农夫想出什么办法来制服毒蛇?
答:
⊙发展空间
一、阅读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的故事,思考问题。

有一个姓张的人,偶尔一次在山谷里行走时,听到山崖上有很大的响声,心生好奇,就找了一条路登上去察看。

看到一条碗口粗的蛇,在树丛里摆动颠扑,尾巴打在柳树上,柳枝都噼里啪啦地折了。

看它翻转跌打的样子,好象有东西在捉弄它,让它痛苦难忍,可是细看,根本看不到什么东西,他非常疑惑。

慢慢靠近它仔细观察,才看到一只小螳螂在蛇头顶上用它那镰刀状的前脚死抓住不放,
蛇怎么颠扑也弄不掉它。

过了不久,蛇竟然死了。

看它额上的皮肉,早已被割得裂开了。

(选自包启新主编《中国寓言故事200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弱小的螳螂是怎样战胜强大的毒蛇的?
答:
2.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3.与课文比较,两位比蛇壮大的农夫反而被蛇打败,比蛇弱小得多的螳螂却能置蛇于死地,在比较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伊索寓言8226;受伤的狼与羊》,说说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狼被狗所咬,伤势很严重,痛苦地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觅食。

这时,他看见一只羊,便请求他到附近的小河里为他取一点水来。

他还说:“你给我一点水解渴,我就能自己去寻找食物了。

”羊回答说:“如果我给你送水喝,那么我就会成为你的食物。


答:
⊙轻松一刻
阅读下面的寓言,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把故事说给父母听听,与父母讨论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类似的事。

牛缺遇盗
《吕氏春秋8226;必己》
牛缺住在秦国上地那个地方,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

有一次,他要到赵国的邯郸去,在一个叫耦沙的地方,碰上了一群强盗。

强盗要他交出袋中装的钱财,他就很顺从地交出自己的财物;强盗又提出要他的车马,他也给了他们;强盗又提出要他的衣被,他也给了他们,没有丝毫的抗议。

强盗用牛缺的车马载着从牛缺那里“要”来的东西欢天喜地扬长而去,牛缺只好步行赶路。

走了一段路,有一个强盗突然对其他人说:“看样子,这个人很可能是天下名声显赫的人物。

今天被我们侮辱到这个地步,他一定会到君主那里去告我们的状,君主一定会动用全国的力量来剿杀我们,我们就再也无法活命了。

我们不如
一道去追赶他,杀了他,灭了这个人证。

”于是,强盗们果真成群结队去追赶牛缺。

追了三十里就追到了步行的牛缺,残忍地把手无寸铁的牛缺杀死在他乡。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强盗等这类恶人切不可讲仁义道德那一套,只有巧妙机智地与他们作斗争才是唯一的办法。

(选自包启新主编《新编中国寓言故事200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有改动)
7 农夫和蛇(两则)
⊙收获平台
一、1、僵;2、脯;3、砍;4、斧;5、恳。

二、“窜”写出蛇袭击时动作迅猛凶残,让受害者措手不及;“缩”表现蛇看到对手强大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2、妻子觉得蛇太凶狠,为善良的丈夫担心这是有道理的,但“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这个想法是错的,往往是你越怕它,它越嚣张。

3. 略。

⊙发展空间
一、1、“在蛇头顶上用它那镰刀状的前脚死抓住不放”,让蛇在想方设法要甩掉它的颠扑中死亡。

2、在貌似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弱可以制强,小可以胜大。

3、对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生它。

二、这故事告诉我们千万别上那些伪善的恶人的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