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一)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声律启蒙》的对仗和韵律,积累词语。
.结合注音正确、流利地朗读。
.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能得到成长袋中的四角星。
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经典回放结合注音,自己试着读读吧!师领读,学生自由读。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温馨点击仔细读一读,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笠翁对韵》一样顺口?这是因为《声律启蒙》也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它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广角⑴你能结合注音把它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吗?⑵让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背诵比赛吧,看谁背诵得正确、流利。
四、成长袋将自己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吧: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请将“四角星”涂红。
板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一)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教学反思开学第一节课学生学习状态一般,不过大部分能结合拼音读下来。
但是,能准确读准每个字音困难很大。
尤其是“露重对烟微”这一句,需要老师反复领读才能基本读准。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读音的教学,也要强调朗读的指导。
同时也要考虑二年级孩子的活泼好动的特点,鼓励读得好的孩子们领读,奖励进步的孩子在成长袋中贴小贴画之类的小方法,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读准,都能享受读书、背经典的乐趣。
声律启蒙(节选一)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结合注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声律启蒙一的第二部分。
.举行背诵比赛,看谁能得到成长袋中的八角星。
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熟练背诵。
教学过程.复习前一部分行读、齐读。
.结合注音,自己试着读第二部分师领读,学生自由读。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温馨点击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句?能再背诵几句?.活动广角让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背诵比赛吧,看谁背诵得正确、流利。
四、成长袋能熟练背诵下来,就将“五角星”涂红;如果你的积累和背诵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板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一)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反思这节课较上一节相比,孩子们已进入学习状态,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让全部孩子能准确读准每个字音困难是很大的。
尤其是“犬子对羊羔”这一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这需要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待低年级学生,要不断组织课堂,更不能一刀切,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经典的乐趣。
声律启蒙(节选二)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第课时教学目标.继续了解《声律启蒙》的对仗和韵律,积累词语。
.结合注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节选二的第一部分。
.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能得到成长袋中的小红花。
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经典回放结合注音,自己试着读读。
师领读,学生自由读。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温馨点击仔细读一读,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笠翁对韵》一样顺口?这是因为《声律启蒙》也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它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广角⑴你能结合注音把它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吗?⑵让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背诵比赛吧,看谁背诵得正确、流利。
将自己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吧;能准确、流利地朗读;给自己花一朵小红花。
板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声律启蒙》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这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
声律启蒙(二)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声律启蒙》的对仗和韵律,积累词语。
.结合注音正确、流利地朗读。
.举行背诵比赛,看谁能给自己画一张笑脸。
教学重点、难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熟练背诵。
教学过程.经典回放结合注音,自己试着读读吧。
师领读,学生自由读。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温馨点击对仗的特点。
对联的定义(自己看课本第页).活动广角⑴你能结合注音把它正确、流利地朗读下来吗?⑵让我们进行一次开火车背诵比赛吧,看谁背诵得正确、流利。
四、成长袋词语对仗擂台赛板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二)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能会读本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但由于同学们刚刚踏入校门,对古诗的教学,既要注重读音的教学,也要强调朗读的指导。
同时也要考虑二年级孩子的活泼好动的特点,有认识,所以有部分同学只从字面上会读,但对诗意认识不到位,因此课下应进一步指导。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
培养学生养成背诵优美诗词的好习惯。
续小儿语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对仗。
教学难点熟记文章中的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图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
(老师板书课题)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自己来读一读第页的前四句。
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学生齐读。
.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教师结合页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范读。
.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二、温馨点击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
《《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活动广角.学生练习背诵。
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
板书设计续小儿语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续小儿语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能会读本首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知道这首诗是采用对仗的方法写的。
.初步培养学生喜爱诵读和背诵古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对仗。
教学难点熟记文章中的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图片教学过程.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续小儿语》(节选)的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
(老师板书课题)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自己来读一读。
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学生齐读。
.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教师结合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范读。
.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二、温馨点击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
《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活动广角.学生练习背诵。
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
板书设计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教学反思我尽量以学生读为主线,以识韵、会意、品境、习法为课堂教学板块,尽量运用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四化”的教学策略。
尽量构建“智慧导入、读联识韵,诵联会意,品联悟境,仿联拟对”的课堂教学四环节。
国学课堂教学是中华文化经典再现的基础,学生通过对经典国学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化千古不变的真理及智慧,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养分。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如何为人处事,逐步树立为他们的责任意识,为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通过国学的学习,一定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国学也即将成为我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增广贤文(一)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教学目标.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简介《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
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二、师范读要求.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全班交流。
.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
.学生自读。
()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小组交流。
.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生放声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