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近几年广州和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经常是比喻性的命题作文。

例如,“心中有盏红绿灯”(07年广州),“又见枝头发新芽”(08年广州);“下雨天真好”(08温州),“一道风景”(08南通),“留在心底的风景”(08宁波),“成长的脚印”(08济宁),“仰望蓝天”(08内江),“温暖的时刻”(08盐城),“美丽的瞬间”(08烟台),“我心中的歌”(06河源),“最好的奖赏”(07广东),还有“我们生活中的课堂”,“分享是美丽的”,“那是一首歌”,“春风拂面”,“那一年,应该是上苍赐予我的冬季”,“放弃也是一种美丽”,“风雨也美丽”,“心在刀刃上的选择”,“为了心中的‘青铜菊花’”,“为了心中的阳光”,“心中的彩虹”,“飘落心灵的秋叶”。

许多学生对这类题目感到不好把握,经常出现跑题、不切题的现象。

如何才能写好这一类的命题作文呢?首先,要认真审题。

要想作文不跑题,重点是抓住题目关键词。

很多同学写作文之前,往往没想好到底写哪一点,因此行文时就按事情的原委一一写来,于是一篇文章就出现了很多中心,最后连自己也不知所云了。

看到一个题目后,首先要分析它的中心词是什么?例如“误会终于解除了”,这个题目的中心词就是“误会”,学生要围绕着误会的产生、过程和结果来行文。

同时,还要理解“误会”的含义。

误会不等同于矛盾,如果按矛盾来写就跑题了。

又如“动力来自于……”。

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后,要马上意识到中心词是“动力”,然后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角度,描写动力产生的原因和效果。

对于比喻性的题目,要明白其寓意是什么,然后,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寻觅可以表达其寓意的材料。

例如《心中的彩虹》这道题,笔下的“彩虹”来自心中,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是自己所“向往”“追求”“企盼”的。

这些情感和体验一定是来自生活的,一定是最难忘、最激发活力、最不愿割舍的。

描述自己“心中的彩虹”,每个人都有话说。

只要你是事件的经历者、目击者、代言人,你的所感所悟就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就能在字里行间闪现智慧的火花,为写作回首自己成长的历程;感恩父母师长的抚育;倾诉花季雨季的心房私密;憧憬未来美丽的万里晴空;反思人生履历中的生命“密码”;理解青春岁月的躁动与苦涩;关注同龄人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渴盼生命个性的自由绽放……可见,作文考查的着眼点是语言的表现力。

她离不开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把生活的真实体此考题清新活泼、情趣盎然。

写作要求考生说真语、道真情、叙真事,这与语文教学精神一致。

同时,此考题也体现了人们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彰显品行,品性提升人的品位。

再如今年广州的中考作文题“又见枝头发新芽”,中心词是“新芽”,还有一个关键字“又”字也不可忽视。

“新芽”就是比喻新的事物,所写的事情必须是新事,而且是以前就出现过,现在再次出现。

否则,就可能跑题。

其次,要精心选材。

围绕关键词选材也很重要。

有位同学写一篇名为“战胜自己”的作文,他先写“我”的“节目主持”面临换人,自己差点打退堂鼓,但最终没有放弃,坚持竞争,最终获胜,说明遇事不气馁,坚持很重要。

后来又写“我”上台主持节目,开始很胆怯,但通过不断鼓励自己,结果圆满地完成任务,说明人要不断战胜内心的胆怯才能成功。

这样写文章成了“流水账”,偏离了题目的关键词。

学生在选材时要舍得放弃,一切与题目关键词无关的事例,即使再精彩也不能用,文中所举的详细例子要为中心服务,可浓墨重彩。

而像一些“开头点题,结尾扣题”的老法子也可用在文中。

想要在中考作文时写出锦绣美文来吗?那你就必先做到胸有锦绣。

所谓胸有锦绣,指的就是心里要有足够的、恰当的作文材料,并能使用自然、流畅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还需有比较巧妙的文章结构。

这大致就是作文的要旨。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针对某一篇作文,所需材料往往只是一个两个,开掘得深一点、分析得透一点、联想得远一点,才是有意义的。

作文材料并非多多益善,有时过多的材料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堆砌,也会因此冲淡主题,难于把要说的意思讲清楚,这就成了画蛇添足之举,不值得称道了。

再次,要巧妙构思。

找出关键词后,动笔之前,学生最好打一份腹稿,理清思路,想明白将重点放在哪部分。

如果时间充裕,可列个提纲,开头怎样写、中间分几段、结尾怎样收题等都要事先考虑清楚。

写作思路是影响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

“它(写作思路)就像一个分水岭,如果思路‘对路’了,受其‘牵制’’而完成的作文基本上就是一篇不偏离中心的好作文;如果思路不对路,写好作文就谈不上了。

”对许多同学来说不是找不到写作思路,而是找到思路后却不知道如何打开思路。

打开思路,是我们听到的老师关于写作文的一个最常见的要求。

具体做法就是:一是多模仿、多借鉴———从你曾经读过的好文章中去“取经”;二是从时间———过去、现在;空间———学校、家庭、大自然;因果———原因、结果;对象———自己、周围的人、古人、名人等方面进行思路拓展。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有了好作文,还需要进行加工表达,因此平时的训练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所说的训练加工,主要是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

语言的表达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请看此次中考作文在审题、选材成功前提下的一些例子。

某一作文开篇这样写道:“人生不是‘文摘’,只接受精彩;它是‘连载’,记录的是生活所有的甜酸苦辣……”显然作者在文中要叙述的是自己遭受的挫折,语句颇具哲理意味。

另一作文用“我的心软软的、湿湿的”来描写妈妈为自己剪指甲时内心的感受,以与“我”平常时分对母亲的冷漠形成强烈反差,感情真挚但表达富有新意。

一位考生在写参观松江新城之际体验、感悟历史沧桑巨变时,使用了“老屋废墟”、“峥嵘岁月”和“新楼林立”、“欣欣向荣”等词语,生动地对“历史与未来完美的结合”作了恰切的描绘,语言十分老练……要在考场作文中写出如此能感染人的话来,就非得在平时多学做一些训练加工的功夫。

构思就是要认真琢磨如何把材料与题目紧紧相扣,也就是如何切入题目的问题。

文章开头就应该简洁明了地引入话题,吸引阅卷者的眼球,然后再渐渐深入话题。

有一篇《心中的彩虹》的作文,文章的叙述有生活基础和现实意义,对自由的渴望来自内心。

语言也很流畅,首尾结构上的呼应也是令人满意的。

不足的地方是入题不快,“心中的彩虹”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自由,就是飞翔,但是,考生为了引出这一主旨,用了近半篇的字数,入题太慢,在考场上这是大忌。

本文最后被判为三类文。

有的同学写“风雨也美丽”的作文,写了自己学习上遇到困难,很沮丧,后来发奋努力,终于取得很大进步,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文中一直没有切入题目,始终没有出现“风雨也美丽”的字样,这就不好。

有的同学写“生活中的一朵花”的作文,文中虽然出现了“一朵花”,用“一朵花”联想到生活中自己最敬重的人,但所写内容与“一朵花”的联系不自然,太生硬,这也不好。

所写内容切入题目一定要自然妥帖,要创设一种情景,一种氛围,很自然地由自然中的一朵花联想到生活中的一朵花,过渡一定要自然,要入情入理。

《荔枝蜜》、《白杨礼赞》可以作为这方面的范文来学习。

有一篇《飘落心灵的秋叶》的考场作文,从看到公园里飘落的秋叶,获得生活的启迪,联想到生活中、心中的秋叶,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作者从写景入手,展开联想,想到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事情,最后感悟到:“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叶,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

草木枯荣,飞禽走兽,花鸟虫鱼……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写作的素材。

这就要看你是否善于联想,是否善于去提炼主题,是否能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去发现它的亮点。

本文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比喻性的命题作文写作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多找一些同类的范文,仔细研究一下别人是怎么构思的,怎样联想的,怎样过渡的,自然就学会了。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功到自然成嘛。

一道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一段真情,让你刻骨铭心……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

风景有实也有虚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就是依据所给题目,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

因此,我们作文前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

“留在心底的风景”这个题目中,我们首先要抓住“风景”一词。

风景的含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是实指。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将文章写成游记、写景抒情类作品。

二是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这是从“风景”的比喻意义立意的,其中前者虚指美好的情感,后者借指美好且让人难忘的生活场景。

也就是说,使用“风景”的比喻意义写作时,既可以写实(生活场景)也可以写虚(人间真情)。

无论取哪一种立意方式,都需注意从两方面切中文题:一是关注文题中“留在心底的”这一限制性短语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所绘的“风景”应该是“留在心底永远难忘的”;二是需要切中“风景”一词潜在的意义即那些留在心中美好的事物,文题“留在心底的风景”实际上可以诠释为“永远难忘的美好的事物”。

弄清了这些,我们写起作文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留在心底的风景一直以为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最开阔的天在内蒙古大草原,最柔弱诗情的是江南,海天相接的融合在天涯海角……淡淡的色彩,在静静地回忆里期待着;悄然的声息,在湿漉漉的雨里徘徊着;暖暖的阳光,在蔚蓝的天空下注视着。

突然间,留在心底的那道风景变得宁静了下来。

留在心底的风景,是多彩的天空。

天空,聆听着新生儿呱呱的歌声,聆听着一盏扑不灭的生命之灯;天空,望见青春的花树瑟瑟地低垂了它们苍白的发鬓,悄悄地窥视着那破旧的老鞋又蹒跚游走;天空,映照着情侣互相挽着的手,沉浸在七夕的鹊桥上.....天空下种种交织的风景,任时间徜徉在大海里,是如此的安详。

留在心底的风景,是可爱的家乡。

弯成一弯的桥梁,静静的倒映在湖面上;漫步在老街的青石板,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感伤;路边斑驳的砖墙,青苔点点。

听见谁歌声悠扬,门旁的风铃摇晃着叮叮当当......细数心底的风景,精彩的画面的署名,叫做“家”。

留在心底的风景,是单纯的幻想。

夜晚,我在睡梦中想着自己拥有一双翅膀,飞出束缚的笼子,飞出人们的视野,在无边成长的迷惘里,寻找。

成长的风景,弥漫开,流逝在光阴里,却又不停息的存在着,是那般耐人寻味。

原来,最美的风景在身边,在心底。

留在心底的风景我的心里一直回荡着一首歌,那是自然界里最美丽的四季之歌。

春天,最美丽的是萌芽。

看着冷寂了一冬的树枝突然鼓出些好奇的嫩绿色小眼睛,脚下的黄土与残叶中渐渐冒出些柔细微黄的小绿芽,我知道,那是大自然奏响了一首生命的生机与活力之歌。

在绿芽的萌动之后,天也蓝了,水也蓝了,鸟儿也醒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之歌。

相关主题